05.10 坐懷不亂?柳下惠可以,其實你也可以

《左傳》雲:“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誠哉是言!傳至今日,依然是人們評價歷史人物的標準,只是其中次序隨著時代的變遷有所改變而已。

在“三不朽”之中,國人尤重“立德”,幾千年來,不論一個人的功勞、才能如何之高,假如道德操守欠缺,都會受到人們無情的痛斥。反之,如果其人道德高尚,即便才能平平無奇,也會名垂後世,大加讚揚。一褒一貶,天地之別。

坐懷不亂?柳下惠可以,其實你也可以

“坐懷不亂”的故事,在歷代廣為流傳,主人公柳下惠便是其中的道德典範。這則典故最早出現在《荀子·大略》中:“柳下惠與後門者同衣,而不見疑,非一日之聞也。”只是所言甚簡,難免令人浮想聯翩。

直至元代胡炳文的出現,才在《純正蒙求》中對細節進行了發揮。相傳在一個夜晚,柳下惠住在城門中,遇到一個無家的女子前來投宿。當時天氣寒冷,柳下惠恐怕她凍死,讓其坐在自己的懷裡,解開外衣裹住,同坐一夜,並無非禮之舉。事情傳佈開來,立即受到人們的稱誦,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對這個正人君子愈加敬仰。

坐懷不亂?柳下惠可以,其實你也可以

不過,歷來有人認為這則故事並不真實,原因有二:其一、柳下惠與女子同宿一晚,有誰看見?柳下惠被孟子稱為“和聖”,不會自誇其能,出去宣揚。那會是女子自己說的嗎?其二、解衣與女子相擁,無絲毫違禮之處,不符合常理,男人皆好色,柳下惠便沒有生理需求嗎?

在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人們的生活環境與古人相去甚遠,有此疑問,也不難理解。

這其中有幾種情況:女子貌醜,柳下惠不動心;女子貌美,柳下惠不動心;女子不論美醜,皆不動心。說到“不動心”,就要提到孟子,他曾說自己四十不動心,因為集義而生浩然之氣,不為外物所動,所以對自己的修養十分自信。

坐懷不亂?柳下惠可以,其實你也可以

孟子雖然推崇柳下惠,但柳下惠有沒有浩然之氣,我們不能確信。他的言行散見於先秦典籍中,《論語》中多次提到他,如:“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柳下惠三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孔子對他的評價是:“降志辱身,言中倫,行中慮,斯而已矣。”意思是柳下惠雖然降低了理想,有辱身份,但言行合乎道德規範。可見他的道德很受人們的肯定。

坐懷不亂?柳下惠可以,其實你也可以

這則故事的重點在於,那女子當時是不是凍壞了,否則柳下惠怎能用衣服將其裹住,而且讓她坐在懷裡,可見情況嚴重。假如真如此,面對一個將死之人,誰會有生理慾望?當你懷裡有一個快死的人(姑且說是美女),你會做出無禮之舉嗎?

別說是道德高尚的柳下惠,這時任誰都很難產生邪念。並不是說那女子美貌如何,家中妻子如何,而是當此之時,人的惻隱之心總會佔到上風。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筆者也可以做到,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做到,不過也有少數人具有禽獸之心,不在此列。

這則故事還有另外一個版本,柳下惠遇雨,避雨之時,為躲裸衣女子,立於廟外的槐樹之下,受風吹雨打,始終不為所動,“槐”與“懷”同音,其實是“坐槐不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