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女童清晨掛7樓保籠外:6樓鄰居一把抓住腳,消防員速降營救

錢江晚報

女童清晨掛7樓保籠外:6樓鄰居一把抓住腳,消防員速降營救

女孩獲救了。錢江晚報 圖

據錢江晚報6月26日報道:昨天(25日),一段驚心動魄的救援視頻讓很多人屏住了呼吸。

這是發生在清晨的一幕:杭州下沙東岸嘉園某幢7樓,一個小女孩身子懸空在露臺外側,隨時都會掉落,情況非常危急。

萬幸,就在孩子命懸一線之際,鄰居和消防隊員及時趕到,內外合力,最終把女孩平安救下——這是一個二胎家庭,當時父母帶著二寶去了醫院,就把老大一個人留在家裡。

最近,類似的報道有不少。似乎一到夏天,關於兒童墜落等意外就進入了高發期。

第一目擊者:抬頭一看,天哪

有個孩子掛在窗臺外

早上6點不到,垃圾清運員朱志祥剛好路過事發單元樓下。“我聽到哭聲,抬頭一看,真的是嚇壞了!”朱師傅回憶,7樓的小孩子像掛單槓一樣,兩隻手掛在不鏽鋼花盆架上,正在哇哇哇大叫,身子懸空著。

他一邊對小姑娘喊不要鬆手,一邊掏出手機撥打119求助。“當時情況很緊張,接通電話時都有點語無倫次了。”

6樓鄰居:剛把枕頭伸出去

她就掉下來,我一把抓住她的腳

撥打電話的同時,朱師傅看到了暖心的一幕——6樓有個男青年站了出來,他拿出一個枕頭,接住了懸掛在半空的女孩,並一直牢牢抓住她,直到消防趕到。

錢報記者隨後也聯繫上了救人的住戶陶先生。他當時正在睡覺,突然聽見窗外傳來很響的小孩子哭聲和求救聲。

“我往窗外一看,一個小孩雙手正抓著7樓的花盆架,腳在我頭頂上晃。”陶先生連忙拿來一個枕頭,“剛把枕頭伸出保籠外面,準備去接,她就掉下來了。我一把抓住了她的腳!”陶先生一邊安撫,一邊叫醒睡在另一個房間的朋友過來幫忙。不過,6樓陽臺有保籠,孩子身體寬,無法從保籠的槓子之間將孩子直接抱回室內。“我跟孩子說消防員叔叔馬上就來救你了,你抓住保籠槓子不要鬆手,慢慢地,小女孩的情緒也穩定了不少。”

消防隊員:從8樓速降

樓下快遞站也展開大帆布

下沙消防大隊接到報警後,出動了兩輛車14名消防員。據現場指揮官安珂中隊長說,考慮到現場情況,救援人員最終決定從8樓往下救援。

現場負責救援的是下沙消防代理排長劉銀輝,他先將自己穩定在距離地面二十多米高的8樓,通過8樓這戶業主家的保籠外穩固繩索再下放,降到6樓孩子懸空的位置後,用腰帶和繩索把小女孩綁好。靠近女童的時候,她的小手一直緊緊抓牢保籠。“我跟她說不用怕,我們是來救你的。她把手鬆開後,我就抱著她慢慢平移到一個可移動的窗口,然後遞給了裡面的救援人員。” 劉銀輝說。

驚心動魄的十多分鐘終於過去了,女孩被安全救下,也讓在場的所有人大鬆一口氣。

救援過程中,單元樓下的快遞驛站的幾名快遞員也參與了營救:一張大帆布在樓下展開。“有熱心居民也拿來了被子放在上面做保護。”快遞驛站的老闆娘說。

女孩為何會一個人在家中?事後錢報記者向小區警務室的巡訪隊員進行了核實。獲救女孩5歲半,她是家裡老大,事發時,其家長帶著二寶去醫院看病,把正在睡覺的大女兒留在了家中。她醒來後沒看到爸媽,就發生了意外。(記者 藍震 金潔珺 楊茜 見習記者 謝春暉 通訊員 楊博軒 段小虎 王雪飛 鄭佳 張穎穎 文/攝)

實在是觸目驚心

今年5月初,浙大兒院曾發佈數據,4月至5月初,共收治34例墜樓兒童。昨日,錢報記者從醫院瞭解到,5月到6月份以來,墜樓兒童案例數據有所下降,但依然高發。

急診創傷外科副主任趙國強醫生告訴錢報記者,近段時間來,收治的兒童中,因運動傷害帶來的單純性骨折較多。趙國強也依據以往經驗,排列出暑期兒童易見的意外傷害:排名第一的是車禍傷;第二,運動傷害,由於暑期學習旱冰、滑冰、自行車等的小朋友較多;第三是高樓墜落傷。

“意外高樓墜落傷主要集中在3到6歲,這個年紀的孩子喜歡探索。暑假到了,家長千萬不要留孩子一個人在家裡,一小會也不行——出去買菜,意外也會發生。”趙國強說。

另外,暑期中兒童溺水和意外燒傷的情況也比較多。去杭州市兒童醫院看意外傷害的患兒最近同樣絡繹不絕。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楊一華說,照看責任最終落實在家長身上,不要讓幼童離開大人的視線。畢竟不是每一次,都會有熱心人在下面那麼幸運地把孩子接住。

如何防止高樓墜落等意外的發生,怎樣保護我們的孩子,你有好的建議或者辦法嗎?錢江晚報熱線96068等你的來電。

(原題:6樓鄰居:我一把抓住她的腳 消防隊員:從8樓速降緊急救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