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沒有200萬,年輕人選擇不結婚,確實是為了父母

第一批 90 後已經開始油膩了嗎?

第一批 90 後的胃已經垮了嗎?

第一批 90 後已經出家了嗎?

80後陸陸續續都已30多歲,結婚的結婚,生小孩的生小孩,離婚的離婚,而一部分90後結婚的結婚,還有一部分選擇單身。是真愛難求嗎?還是另有隱情?

沒有200萬,年輕人選擇不結婚,確實是為了父母

其實結婚有何難,結婚證才幾個錢。貴的是一顆真心和結婚錢。我們來算一筆賬吧,看看結婚要多少錢

沒有200萬,年輕人選擇不結婚,確實是為了父母

首先要姑娘嫁給你,起碼得有個家吧,一個家多貴,自行腦補一下你們那的房價,2、3線城市8000-20000一平有沒有。裝修、家電十幾萬起步……

沒有200萬,年輕人選擇不結婚,確實是為了父母

其次是彩禮錢,各地要求不一樣,8萬-30萬?

然後鑽戒、金飾也是標配,鑽戒幾千到十幾萬,金子也便宜不了……況且有的地方風俗如下……

沒有200萬,年輕人選擇不結婚,確實是為了父母

最後是辦婚禮的錢,其中有酒水包桌費用(一桌几百到幾千)、婚慶費用(1.5萬起)、婚紗租賃費用(4000起)、婚車租賃費用(4000起)、拍婚紗照的費用(4000起)……

沒有200萬,年輕人選擇不結婚,確實是為了父母

或許這樣算還沒什麼感覺,那就舉個栗子:

拿杭州的男方來說,比如23歲畢業,30歲結婚。7年的時間能從月薪4000元到買房買車有存款?普通90多平的房子,預計得要150萬吧,車子至少20萬吧,存款至少得有20萬吧。這樣就算你在7年內不不吃不喝要掙190萬,平均每年是27.1萬,到每月是2.259萬元。月薪4000千到月薪2.2萬多,這個跨度需要多少年?這樣算起來是很難達到的。

沒有200萬,年輕人選擇不結婚,確實是為了父母

所以小年輕沒有錢買房,結婚要想有房有車只能靠父母。中國社會現狀就是父母會給孩子買房結婚,或者至少付個首付。但父母真的是理所應該的該為子女買房結婚嗎?父母從子女出生開始養育長大,上學,到畢業獨立,憑什麼還要他們為年輕人的結婚買單。中國社會的矛盾點在於,逼著年輕人結婚的就是他們的的父母,可年輕人又沒有那個經濟能力去結婚,所以父母只能為子女的結婚買單。從而形成了這種孩子結婚,父母買房的社會現象。

沒有200萬,年輕人選擇不結婚,確實是為了父母

一旦父母沒有能力為子女結婚買單,懂事的子女就會選擇不結婚。第一不想加重父母負擔,第二不想喜歡的女孩子跟著自己受罪。多少年輕人敗給了沒錢沒房,不是年輕人現實,而是不得不現實,即使愛情能贏過麵包,也得為未來的孩子著想吧。

父母催婚的時候,懂事的孩子們實在說不出這些話——不結婚是因為沒錢。只是用各種其他理由搪塞推脫,心裡有苦說不出。那些已經結了婚的人們好好過日子吧,結婚不易,你不想過的日子,有一些人還得不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