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為什麼結束異地戀同居後,反而更容易分手?

想解決遇到的情感困擾,請移步諮詢微信(ID:ziwohm)

異地戀不容易,基本就是頂著戀愛的名義,過著單身狗的生活。但結束異地之後的同居生活,也絕對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嘉欣還在唸大學那會,跟她的男朋友偉豪就過上了異地戀的生活。他倆是高中同學,本來約好了報考同一所大學,可惜的是偉豪沒發揮好,分數只夠報一所外省的一本,無奈之下,他們只能開始4年的異地戀生涯。

異地戀的時候,他們兩個人是倍兒甜蜜呀。連本來覺得他倆維繫不了多久的朋友都漸漸改觀,還有人打趣:“不如你們領畢業證的時候順便把結婚證也給領了吧。”

為什麼結束異地戀同居後,反而更容易分手?

嘉欣在上海,偉豪在江西,兩個人平時見一面都難,見了面哪還顧得上分歧啊,吵架啊,只恨不能24小時粘對方身上,活像一對連體娃娃。

等到結束了異地戀,偉豪找了上海的工作,他倆正式開啟了同居生活。這下可好,兩個人才發現彼此之間連吃飯放不放辣椒,放多少辣椒都能懟起來。

異地戀的甜蜜熱情消失殆盡,剩下的只是兩個人為了一丁點小事,就能跟烏眼雞一樣鬥起來。說好的王子跟公主結束了異地戀,從此快樂地在一起,全是騙人的童話故事。

究竟是為什麼,讓一對能夠熬過4年異地戀的恩愛情侶鬧到了要分手的地步呢?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是矛盾增多。異地戀每天的交流不過停留在聊天語音視頻,個人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自由的,接觸面少,產生的摩擦碰撞就相對比較少,哪怕平常有什麼壞習慣也不會表現出來,做了什麼壞事想瞞的話也基本不可能會暴露。但是結束異地後就不一樣了,兩個人把真實的自己赤裸裸地展示在彼此面前,接觸增多意味著矛盾增多,

又缺乏處理這些矛盾的能力,就會逐漸消磨感情。

為什麼結束異地戀同居後,反而更容易分手?

二是信仰崩塌。異地戀的時候情侶就算吵架,也會抱有一種念頭:都是異地的問題,等結束異地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這種信仰支撐著雙方去維繫感情。可當真的結束異地以後,就會發現更多的矛盾暴露出來,期望與現實對比形成的巨大誤差,就會使之前的信仰快速崩塌,而失去了信仰的感情,又會進一步去惡化矛盾,形成惡性循環。

在異地戀中,結束異地之後的團圓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並不是所有的異地戀情侶都有機會經歷這件事,一部分情侶已經在異地過程中分手了。在分隔兩地的時候,飽受相思之苦的伴侶雙方都很可能對“重聚”抱有一些美好的期許與幻想,而這些幻想很可能是不切實際的。當雙方最終團圓,現實會一點一點把一些期待打破,這顯然不會是一個輕鬆愉快的過程。

上面的故事還沒有完結:嘉欣和偉豪有想過要分手,但又覺得彼此還有感情,具體一分析,雙方都沒原則性錯誤,無非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問題。於是,兩個還不想分手的人,在大吵小吵了很多次後,終於開始理性地交流。總結一下他們的談話內容就是:

1、戀愛都是美好的,但過日子很現實。不要對對方有過多的要求,或者說是要求對方一定要按照自己的節奏跟著自己走,那樣都會使對方很累。

為什麼結束異地戀同居後,反而更容易分手?

2、互相包容,互相遷就。遷就不是貶義詞,兩個人不要針尖兒對麥芒地非要分出誰對誰錯,雙方適當的退一步,其實這些事兒都不是原則問題,都能化解。

3、有話一定要好好說。大多數的爭吵都是一時的情緒爆發,說出傷人傷己的話,在有爭執後儘量讓自己能迅速冷靜下來,不要把什麼話都脫口而出;如果實在控制不住,冷靜下來後也要為自己的話而道歉。

4、互相尊重。尊重對方的生活習慣,尊重對方的朋友家庭工作等。如果他的有些行為讓你感到不舒服,要提出來,告訴他,他這樣做或說,會讓你感覺到不適。

5、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愛。他們熬過了4年異地戀,最後才終於能走在一起,中間的艱辛心酸不是外人能知曉的。他們彼此相愛,這才是願意為對方讓步的最大理由。

為什麼結束異地戀同居後,反而更容易分手?

公主和王子經過重重考驗終於在一起,童話故事結束,現實才剛開始。生活本來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終究是小事,沒什麼大不了,你換一雙新的高跟鞋都還會磨腳,更別提和另一個人開啟一段新的生活歷程了。

一天在一起8個小時,那叫戀愛。

一天在一起24個小時,才叫生活。

每日甜蜜互動

你身邊的異地戀最後的結局怎樣?

為什麼結束異地戀同居後,反而更容易分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