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羋月為什麼和義渠王生的兩個兒子姓贏?

蛋小殼是誘受


孫儷主演的《羋月傳》曾風靡一時,故事情節頗為精彩。主要講得其實是一個女人的故事--秦國宣太后,其中她與秦王結合以及與義渠王的愛恨情仇,都頗有看點。尤其是此劇在快結尾的時候,編出的一個神話理由,不得不讓人大跌眼鏡---宣太后與義渠王所生的兩個兒子,是秦國先王託夢才導致懷孕的,所以這兩個孩子應該姓嬴。



羋月和義渠王早就有情感瓜葛,早就一見鍾情,是在她嫁入秦國時曾被義渠王捋去,要將他她當自己的壓寨夫人,幸被秦王早些要走。

後來,宣太后為了兒子的大位穩固,多次請請義渠王前來相助。以至於夥同兒子秦昭襄王定下下老孃美人計,邀義渠王來秦廷議事,老孃主動引誘義渠王,並在後宮私通。而這又是義渠王早就夢想之中的美差,於是兩人一拍即合。其實,秦國地處西陲,長期與戎狄混居,而且當時民風剽悍、作風開放,從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那麼女追男隔層紙,何況宣太后姿色尚存,義渠王也是巴不得抱著美人歸。


並且,宣太后為了表示自己義渠王的真情實意,還給他連續生了兩個兒子。這下徹底打消了義渠王的戒心,就大力約束手下人的行為,讓秦國的西北部變得相對安穩。

然而,女人心海底針,千變萬化,琢磨不透。你義渠王一個粗人又怎麼能看懂呢?

一次,宣太后在咸陽的甘泉宮,故意宣稱,盛情宴請義渠王。大老粗興高采烈去赴宴,沒想到,他一進去就被設計殺死了。

然後呢?然後宣太后利用義渠國混亂之機,迅速地大發兵力,將義渠王的部落一舉攻滅,就地設置郡縣,於是多年的心腹大患終於剷除。


義渠王被殺後,他的兩個兒子卻安然無恙,宣太后給他倆的戶口本上寫上姓“嬴”,也就是秦國的王族之姓。

那為什麼羋月跟義渠王生的兩個兒子都姓贏呢?

歷史記載說,羋月跟秦王生了三個兒子,又跟義渠王生了兩個,但是在義渠王死的的時候,這兩個兒子也被殺了。但電視劇裡卻不是這樣的,留下了這兩個孩子姓贏。不過姓贏,是生出來之前就設定好的,也就是為了名正言順,據宣太后的意思是:先王託夢給她才懷孕的,所以是先王的孩子。

宣太后為什麼撒謊呢?這其中的原因也是很好理解的:首先她懷孕了,肯定不可能對天下人說:是和義渠王生下的孩子,這樣朝臣肯定是不答應的,並且還會留下讓天下人恥笑的把柄。


而且,最關鍵的一點是,這個時候的宣太后已經不是當年的羋月了,她已經手握大權,想幹什麼還不是自己說了算。於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羋月動了一些腦筋,她叫來了庸芮幫忙,又小找黃歇想辦法。之後,在朝堂上羋月太后宣佈有喜,並且說因為是先王託夢,夢裡與她相會,再孕子嗣。這時,眾臣子面面相覷,但也無可奈何了,其實大家也早已心知肚明,只是感覺此事荒唐至極罷了。於是這事就順理成章,宣太后和義渠王的兩個兒子,也就從此姓嬴了!


超能博士


歷史上沒有記載,羋月和義渠王生的兩個兒子姓贏。但是熱播電視劇《羋月傳》的劇情是這樣演繹的,義渠王被殺,兩個孩子留下來,並且姓嬴。

根據史料記載,羋月跟秦惠文王生了3個兒子,分別是昭襄王嬴稷、公子市和公子俚。而羋月跟義渠王生的兩個兒子,一說是在義渠王被殺的時候,也被殺掉了,二說是二子皆在幼年的時候夭折。具體歷史的真實情況如何,還需要進一步考證。

假設義渠王二子存活下來,那麼為什麼可以姓嬴?

我們必須看到那時候的羋月,確切的說是宣太后,因為兒子昭襄王嬴稷已經是秦王。秦國的朝政史,外戚勢力對朝廷政令影響極大,而太后則是外戚的核心人物。秦昭襄王初登大位,宣太后為主的楚國外戚勢力,牢牢控制政局。

所以,太后生了兒子,該怎麼辦?電視劇裡的編劇的想法還是挺有可取性的:要想名正言順,孩子是先王託夢給她才懷孕的,因此就該是先王的孩子,跟王族的姓。其實,如果極端的話,也是可行的,宣太后手中握有生殺之大權,現任秦王又已經是王族子孫,這些私生子想姓啥就姓啥,只要無關大局,臣子們也可能就認了。


子屠龍


秦王姓趙,搞清楚再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