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吃粽子過節太單調?古人教你如何過個“高大上”的端午節

吃粽子過節太單調?古人教你如何過個“高大上”的端午節

吃粽子過節太單調?古人教你如何過個“高大上”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千百年來,人們養成了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慶祝端午的諸多習俗。什麼?你以為端午節就是吃粽子這麼簡單,那你一定不知道古人是如何慶祝端午節的。生活緩慢而精緻的古人們,光是一個粽子,就吃得百轉千回,吃一口,還得作詩一首,三個字概括,就是“有文化”。跟隨公號君,一起來領略一下古人們閒適的端午時光吧。

在屈原的傳說尚未廣泛流傳前,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這樣,在此日掛鐘馗圖、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並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

驅五毒的習俗

驅五毒的習俗多流傳至今。

古人以艾草、菖蒲或榕枝,用紅紙配上蒜頭、石榴花等植物花朵,編織成人形或劍型的“艾人”、“蒲劍”,插於門眉或懸於廳堂之上,以防蚊蟲叮咬,並祈禱消除毒災。

吃粽子过节太单调?古人教你如何过个“高大上”的端午节

端午節必掛香囊,香囊內有艾草、菖蒲等香草,還有硃砂、雄黃等物,再包以絲布,配上五色絲線而製作成。香囊有不同形狀,香氣四溢,具有避邪驅瘟的功效而又玲瓏美觀。

吃粽子过节太单调?古人教你如何过个“高大上”的端午节

在手臂、腳腕上繫著五色絲織物或絲線,稱做“闢兵”或是“合歡索”,有祈求戰爭和瘟疫不要發生的意思。

吃粽子过节太单调?古人教你如何过个“高大上”的端午节

還有喝雄黃酒的習俗。雄黃酒是由菖蒲和雄黃等物泡製而成的,雖然古人明知雄黃有毒,但他們認為喝了雄黃酒可以驅妖避邪,這是“以毒攻毒”。在戲曲《白蛇傳》中,白素貞就是喝了雄黃酒而現出了原形,嚇死了許仙噠。

吃粽子过节太单调?古人教你如何过个“高大上”的端午节

大人們還會在端午節這天,在小孩額頭寫上一個“王”字,並以雄黃酒塗抹兒童面頰耳鼻,以祝福孩子。在江蘇南京一帶,人們還用放有少量雄黃的清水洗眼,據說可以防治眼病。

吃粽子才是正經事

當然,“驅五毒”只是走走過場,吃粽子才是正經事。在我國古代,越是文化人,就越講究吃。文人們吃粽子,那粽葉非得是太湖裡的,那糯米非得黃河邊上的才好。粽子的形態也更加繁多,有粽子小如初生綠菱,十分精巧。唐代著名詩人元稹有詩“綠粽新菱實,金丸小木奴。”可見他對“迷你賣萌”粽子情有獨鍾。

吃粽子过节太单调?古人教你如何过个“高大上”的端午节

同為風雅之人,蘇東坡的口味卻又不同:“不獨盤中見盧橘,時於粽裡得楊梅”,說明他對以蜜餞為餡的粽子讚不絕口。而清代林蘇門的“一串穿成粽,名傳角黍通。豚蒸和粳米,白膩透纖紅。細箬輕輕裹,濃香粒粒融。蘭江醃酺貴,知味易牙同。”則暴露了他對火腿粽子的心心念念。可見,“甜鹹粽子之爭”自古而有之。

開party,浴蘭湯

然而,宅在家裡吃粽子可不能滿足古人的精緻生活情懷。真名士自風流,端午“party”也是許多文人雅士慶祝節日的首要之選。宋代陸游就寫過“端午數日間,更約同解粽”的詩句,看來陸游算是個比較喜歡熱鬧的“派對達人”。

吃粽子过节太单调?古人教你如何过个“高大上”的端午节

吃粽子、開party,不洗得香噴噴的怎麼行?西漢戴德在《大戴禮記》中提出,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這裡的“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可煎水沐浴。《九歌·雲中君》亦有“浴蘭湯會沭芳”之句。《五雜俎》記明代人因為“蘭湯不可得,則以午時取五色草拂而浴之”。

吃粽子过节太单调?古人教你如何过个“高大上”的端午节

不過,熱鬧繁華的背後總是寂寞空虛冷,每一個節日都會引發古人對故鄉、親人的思念,端午當然也不例外。宋代詩人朱松就在他的《重五》一詩中寫道:“異鄉逢午節,臥病此衰翁。竹筍進新紫,榴花開小紅。山深人寂寂,氣潤雨濛濛。煮酒無尋處,菖蒲在水中。”古人沒有電話,只能託些個花花草草、菖蒲艾葉什麼的寄託一下對親人的相思,若是如現在這般通訊發達,一個電話便可聽到鄉音,就不會有這些讓人讀來肝腸寸斷的詩句了吧。

皇上與臣子互贈夏衣

百姓要過端午,皇家也是不例外。當然,皇家過端午的規矩也多。比如說節日這天,皇上要向朝中的臣子賜予夏衣。這個工作很仔細,所賜的衣服用輕薄的細葛為料,還要根據臣子的身材縫製,讓他們穿著合身。

杜甫《端午日賜衣》詩中寫道:“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首句表達出乎意料的心情:宮衣的料子真是高級!

最不可思議的是,上面居然還有我杜甫的名字啊!

吃粽子过节太单调?古人教你如何过个“高大上”的端午节

不過,杜甫當時任左拾遺,是個八品小官,他能受賜夏衣,可見皇上端午賜衣的範圍十分廣泛。

一方是皇上賜予臣子夏衣,另一方是地方官吏向皇上敬獻夏衣。關於後者,學霸杜甫再次把它寫進詩中。杜甫有《惜別行送向卿進奉端午御衣之上都》,向卿其人名字不詳,他製成了一件高級的夏衣,去上都(即京都長安)進奉給皇上,杜甫寫詩給他送行。詩中寫道:“裁縫雲霧成御衣,拜跪題封向端午”。

驚心動魄的龍舟賽

有情趣又講究養生的古人,慶祝節日怎會忘記體育運動呢? 賽龍舟是端午重要節俗之一,該俗一說是為懷念屈原,如《續齊諧記》稱:“屈原以五日投汨羅,楚人哀之……當時以舟楫拯之,今競渡是其遺蹟。”而吳地划龍舟則是為紀念伍子胥,如《曹娥碑》雲:“五月五日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

吃粽子过节太单调?古人教你如何过个“高大上”的端午节

傳說,在端午節前,如果有下“龍舟雨”,則是個好兆頭。端午節過後,氣溫將顯著升高,雨量也將更加充沛。下了雨,緊接著便是震人心魄的龍舟賽了。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張建封的長詩《競渡歌》就描繪了一幅空前激烈的“賽龍舟”場景。

放大假,慶佳節

古人為何可以這麼happy地過端午節?假期當然少不了!金世宗在位的時候,端午節放假三天,五月初四放假,五月初七上班;唐朝每逢立春、立夏、七夕、端午這些小型節日或者節氣都會放假兩天。

可謂是非常之人性化。

吃粽子过节太单调?古人教你如何过个“高大上”的端午节

看到古人如此高大上的過節方式,你是不是也躍躍欲試呢?這個端午,來一次優雅的轉身吧!

吃粽子过节太单调?古人教你如何过个“高大上”的端午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