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養牛前景十分好,散養戶為啥賺錢還這麼難?

養牛前景十分好,散養戶為啥賺錢還這麼難?

養牛前景十分看好,然而養牛賺錢卻不太容易,有超過一半的養牛戶都難以獲得理想的效益收入,這顯然與養牛前景相差甚遠。

养牛前景十分好,散养户为啥赚钱还这么难?

養牛不賺錢的原因非常多,可有時牛養的膘肥體壯、飼料成本同樣控制在合理範圍內,但等牛出欄後一算賬卻發現沒有利潤可言,甚至還可能會倒貼錢。這種情況很可能買牛與銷路出現了問題,其實對於相當一部分養牛者而言這兩點問題一直是硬傷。

買牛

買牛比養牛難,相信不少養牛戶都有這樣的感覺,特別需要到外地買牛的情況下。

养牛前景十分好,散养户为啥赚钱还这么难?

1、價格與質量

一些牛販子、牛經濟報價特別低給人一種“撿漏”的感覺,可真要買牛時價格卻又高的離譜,甚至一頭牛比市場價格還要高一兩千元,可以說幾乎每個新入行的養牛戶都交過類似的學費。

買牛時要想不多花冤枉錢又能買到稱心如意的牛,就必須掌握一定的選牛知識。首先需要能夠準確認知所準備購買牛的品種特性、代別與質量,其次則需要有一定眼力能夠估出牛的大致體重,自己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一定要找一個可靠且懂行的人幫忙。

养牛前景十分好,散养户为啥赚钱还这么难?

2、應激與發病

不少牛在引進後會大量發病甚至死亡,死一頭牛需要數頭牛的效益來補,一旦傷亡率較高肯定難以賺錢。養牛戶多將其歸結為應激或水土不服的原因,不過這卻是一個錯誤的認知,牛的適應性比人強得多。

牛在引進後大量發病甚至死亡,應激與水土不服僅能算作誘因,根本原因為牛本身便帶病。在疫區牛感染本病後只要飼養管理得當可能沒有症狀表現,但經過長途運輸與環境變化便會出現發病。

對牛趕著跑幾圈便可將帶病牛或亞健康牛挑出來;其次當從牛傳胸或口蹄疫疫區買牛時,一定要先注射相關血清,等牛到家15~20天后無任何不良症狀的情況下再注射疫苗;最後則需要加強飼養管理與過渡,使牛儘快適應新的養殖環境。

养牛前景十分好,散养户为啥赚钱还这么难?

銷路

當前市場上牛一直比較缺,甚至說成供不應求也不為過,但有一些養牛戶卻苦於沒有銷路。

1、非牛主產區

在牛主產區牛販子比較多一般不用為銷路而發愁,但非牛主產區由於牛數量少牛販子自然少,一個地區可能就幾個牛販子而且可能出現聯合壓價,這樣養牛戶便拿著好牛賣不到好價。可找外地牛販子,不夠一車或不比他們當地便宜的情況下他們肯定不會來。在非牛主產區養牛數量較少的情況下,一定要多與當地養牛戶聯合,這樣才能避免當地牛販子壓價或才能配車賣到外地。

养牛前景十分好,散养户为啥赚钱还这么难?

2、酒香巷子深

當前大環境下酒香同樣怕巷子深,牛養的再多、再好,若牛販子不知道肯定不會來收購。因此養牛戶一定要多與當地養牛戶、牛販子交流,讓別人知道你有牛,這樣牛販子便會問著你買牛而非你求著他們賣牛,一反一正至少要相差0.5~1元/斤,一頭牛則會多賣大幾百甚至上千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