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評價《那些年,我們正年輕》中楊爍飾演的張利軍?

鄭生雜談


《那些年,我們正年輕》一開始最大的矛盾點就集中在部隊軍事化管理和一幫知識分子表達個性的衝突上。張利軍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有技術有理想有拼勁,跟誰都能打成一片,就是整日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為人好面子,嘴上沒把門,有時候會為某些東西而不遵守規則。

張利軍的扮演者是楊爍,雖說他演這個角色是老了點,沙啞的嗓音偶爾也會讓人出戏,但是張利軍這個人物身上的痞氣他詮釋得很好,他嘴賤耍貧騷氣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對了,他就是張利軍啊!”楊爍的演技很有爆發力,尤其記得張利軍因為向晴、陸若文升級助理工程師,出力的自己卻沒升,還被留在工廠給工人上課,高佔武批評他,他從埋怨隱忍到爆發再到明白自己使命的演繹,一氣呵成,讓人印象深刻。


張利軍這種活絡的性格,當領導的好苗子。他最喜歡與人吹牛,跑到臺子上繪聲繪色地講自己所看到的場景,這番話說得誇讚了上級又鼓動了人心,就初顯他將來會有一番作為。果然,他到了工廠和工人們打成一片,教工人們技術還帶領大家一起種菜,分享給整個廠,所有工人都願意聽他的話,廠長都跑來和高佔武搶人。

我感覺這部劇的人設並不討喜,尤其是在處理感情的問題上。張利軍、陸若文、馬朝陽的關係,從大學開始都是擺在明面上的,他跟馬朝陽的深厚兄弟情從來不會因為陸若文而受影響。馬朝陽娶了張蘭,就變成明面上的陸若文、張利軍、向晴,張利軍把向晴當好兄弟似的。他們之間複雜的關係,我這個常人真的還理解不了,總覺得不可思議。

張利軍這個人有點幼稚,當著好多人說過喜歡陸若文,轉過頭跟陸若文鬧彆扭了又拿向晴來當擋箭牌,開玩笑似的宣佈向晴是他的未婚妻。向晴、陸若文還都是笑笑不生氣,真的沒法理解,顯然不合常理。

編劇還給張利軍按上了招蜂引蝶、登徒浪子的形象,我作為一個女孩子,真心覺得張利軍太騷氣,跟陸若文、向晴沒有界限就算了,還和工廠的女同胞語言上相互佔便宜,有點輕薄過了頭,年輕不應該這樣來體現吧。

這電視劇就是開頭不錯,中間有點混,希望最後別爛尾。張利軍,勿忘初心。

就醬了,歡迎探討,順帶關注!


曉墨瘋子


最先認識他是和於曉光一起演的一門三司令,印像還不錯,也記住了他的名字。但在此劇中我也認為他演的有點過,那個時代是特殊的時代,哪怕你出身好,有技術,該收斂時還是應該收斂的。可張利軍好像什麼時候,什麼場合都天不怕,地不怕!


周花5


聚焦“兩彈一星”研發歷史的電視劇《那些年,我們正年輕》於8月15日正式登錄北京衛視黃金檔首播。該劇由著名導演韓曉軍執導,楊爍、蘇青、任程偉領攜主演,主要講述了上世紀60年代,一群有抱負的年輕人懷著滿腔熱血,為了投身國防建設奉獻一生的故事。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新中國剛成立沒多久,國防建設處於一片空白。在“黑雲壓頂城欲摧”的嚴峻國際形勢下,毛主席一聲號令:“好人好馬上三線”。軍人的後代張利軍、農民的孩子馬朝陽、資本家族的千金陸若文等紛紛響應號召,放棄優越的生活,來到西南偏遠地區參與邊界國防科研武器的研發和建設。
其中,楊爍飾演的張利軍原本是一名火箭工程師,之後又成為了為工人謀福利的後勤處長。在西南地區的這些年裡,他為“兩彈一星”事業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在改革開放後,他積極抓“三產”,令工廠重新煥發生機。可惜,一生想當將軍的他卻不幸英年早逝。雖然為國家邊防科研事業奉獻了自己大半的青春,但起初的張利軍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毛頭小子,一身的壞毛病不說還敢頂撞直系上司,甚至不惜為了心愛的姑娘企圖“劫獄”。褪去了“小包總”的油膩,楊爍演繹起身懷抱負和理想的耿直小夥似乎更貼合形象。

理想,有時候不切實際,有時候卻又無比崇高。我們如今生活著的這個安然無恙的國度,背後究竟經歷了多少代人的心血和犧牲,恐怕現在已經很少有年輕人會去關心。《那些年,我們正年輕》通過戲劇的演繹將過去那些不該被遺忘的故事和人展現給世人,既是對過去“兩彈一星”那段歷史的回憶,又能給年輕一代的觀眾重現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去體會一段因為一個理想而為之奮鬥一生的人生。
正是因為國家的背後有著千千萬萬像張利軍一樣的人,我們才有資格生活在陽光下,去談理想,談未來。《那些年,我們正年輕》是一部正能量的好劇,期待楊爍的張利軍帶給我們的感動,也祝福收視率大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