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自從和公婆“翻臉”,我也結束了怨婦生活

前幾天和一年未見的好友L聚會,發現她比之前氣色好了N倍,春光滿面,衣著得體,比之前年輕了很多!細聊得知:L終於忍無可忍,和她公婆翻臉了,從此,過上了清淨的日子,小日子舒心了,整個人精神狀態也好了!

自從和公婆“翻臉”,我也結束了怨婦生活

L和老公自由戀愛,一結婚就懷孕了!老公出差,公婆主動過來幫忙照顧,對此,L是感激的。即使和公婆一起生活有諸多不適,也努力的說服自己,儘量去照顧他們的感受。

孕前期、孕後期,她都和公婆一起生活。公婆在她上班期間亂翻她的東西,婆婆有時候甚至用的東西,比如杯子,鞋子,她雖然很生氣還是好好的給婆婆說了,但不料婆婆竟然一點也不注意。一天下班後,婆婆告訴L:“我找了你開店剩貨的一條褲子穿”。L問:“媽,我那麼多東西,你怎麼知道它在哪裡”?婆婆很理直氣壯的說:“我挨個翻的啊”。一次,L拖著八個多月的肚子燉了排骨湯,給婆婆盛了一大碗,自己一小碗,自己的喝完了,婆婆的喝不完,讓L喝,L說:“媽我吃飽了,不吃了”。婆婆來句:“怎麼,你嫌我髒啊”。最可氣的是,晚飯時候,婆婆又把自己剩的倒鍋裡了,等L吃完了才發現。那個氣啊,真不是用語言能形容的。本著家庭和睦的原則,只能自己忍了。諸如很多不順心的事,她整個孕期過的都很壓抑,終於熬到了生孩子,以為生完孩子這種壓抑的生活就要結束了。但出乎意料的是這才是開始!

自從和公婆“翻臉”,我也結束了怨婦生活

整個月子期間,由於公婆不按常理出牌的做事風格,對孩子也不上心,讓L特別崩潰!一次,公公把孩子尿布沒有洗乾淨,L的老公出差回來,剛好發現了就告訴他爸爸,下次注意點把尿布洗乾淨了。沒想到兩天後老公出差,婆婆去找L了。黑著臉問:“哪塊尿布沒有洗乾淨啊”?L被忽如其來的問題問蒙了,過了半分鐘才想起來兩天前的事。考慮到自己月子不能生氣,不想把事情鬧大,就對婆婆面無表情的說:“你去問你兒子,我不知道”。婆婆又嘰嘰歪歪的說了幾句,摔門而出。L對於公婆的行事方式一忍再忍,出了月子就帶孩子離開了婆家,去了老公工作的地方。原以為這樣就可以擺脫公婆的折磨,眼不見心不煩嘛!萬萬沒想到,公公不按常理出牌的行事方式依然對自己和孩子的生活造成影響!

公婆整天想著住進他們新裝修的房子。裝修的時候一分錢不出,裝修好不到一個禮拜就要住進去,美其名曰給房子放放味。L不是不能接受公婆住,而是不能接受他們亂翻亂用東西,直接拒絕了。沒想到過了幾天中秋,L帶著孩子和老公一起回家陪公婆過中秋。公公居然又說:“老大(L的老公)出差,我們得去給你做伴,晚上有人嚇唬你”。L當然也是直接拒絕,實在不想和他們一起生活,情願自己帶娃。後來又接二連三的找了很多借口,弄了很多 事情,把人弄的煩煩的。

起初,L的老公是有點偏向於自己父母的,亦或者他對父母的做事方式見怪不怪了。為此,L和老公多次吵架,最終搞的自己有點輕度抑鬱了。逢人就訴說自己不順心的爛事,就這樣過了一年多的怨婦生活。其中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她經常失眠、流淚,唯一支撐自己堅持下去的就是孩子。那麼需要她的一個小人怎能撒手不管?。

直到孩子一歲,L實在不想過這樣的生活,和老公攤牌,要麼解決父母的問題,要麼離婚。這麼長的時間,L的老公也有點無法忍受父母的行事方式,再加上婚姻出現危機,最後由老公出面,和公婆攤牌事情的種種。公婆才發現原來L也是不好惹的,也有自己的立場,才有點收斂,他們的日子才算清淨點。現在L在家專心帶娃,老公專心上班,日子雖然不是很富裕,但沒有公婆的摻和,和老公的矛盾少了很多,小家的日子也舒心多了。一家三口平平淡淡,安安靜靜地的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自從和公婆“翻臉”,我也結束了怨婦生活

這一年,L邊帶娃邊回老家考了駕照,偶爾看會書,學學烘焙,日子順心了,怨婦模式也結束了!現在孩子上學了,L也準備考試和工作了,生活慢慢向好的方向發展,氣色自然好多了!

我們周圍一直有這樣的聲音:公婆和兒媳有矛盾,受指責的一定是兒媳,人們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指責兒媳的不孝、不懂事,企圖用道德綁架讓兒媳屈服,殊不知,公婆也有不懂事的好嘛!一味的忍受、屈服,最終把兒媳變成了怨婦,家庭生活過得雞飛狗跳!

作為兒媳,要想不成怨婦,就不要一味的退讓、忍受,原則性的事情就得堅持,無理要求就得拒絕。人性都是欺軟怕硬的,寧願做個潑婦,也不要做個祥林嫂一樣的怨婦!這裡的潑婦不是指打罵公婆,而是該說“不”時,堅定的說“不”;該拒絕時堅定的拒絕;該反抗時,反抗到底!

作為兒子一定要做好家庭的潤滑劑,凡事站在理字上,不要偏袒任何一方!不要不作為;更不要以“自己父母不容易”為藉口一味的要求媳婦忍受,人的忍耐度是有限的,總有爆發的一天!出現問題,及時溝通,及時解決才是上上策!

我一直覺得:婆媳矛盾由來已久,不是哪一個人或者哪一代人可以避免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分開住,各過各的小日子。誰都不容易,誰都不能一味的忍受對方!公婆對兒媳的生活不要過多的參與,兒媳也不要對公婆要求太多!合則多聚,不合則少聚!多買東西少見面才是良策!婚姻家庭不是靠任何一方的忍讓、妥協來維持的,而是必須找到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平衡點來平衡這樣的關係。婆媳關係本來就很微妙,再不注意經營,肯定最後是老死不相往來啊!

兒媳需要公婆幫忙帶孩子,就要看到他們的苦勞,忍受別的各種不適。不要,又要求人家帶娃,又全部按自己的標準!同理,如果兒媳不要求公婆幫忙帶娃,或者公婆本來就不出力,那麼就不要打擾兒媳的生活,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不要,既又不帶娃,又過多的干涉兒子參與兒媳的生活,這超過了界限j就有點反人性,各種家庭矛盾也就來了了!

誰的家庭不熱鍋,但能避就免的還是避免吧,不能避免就翻臉,有時候把話說開了,雙方有了距離,相處反倒就容易了吧,人生太短,不要過太多熱鍋裡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