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丁建剛論道中國城市群和環杭都市圈樓市

丁建剛論道中國城市群和環杭都市圈樓市

讀懂中國樓市

和世界城市發展歷史一樣,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發展至今,已經呈現出明顯的城市群特徵。

所謂的“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實際上就是“環滬都市圈”,“環深都市圈”,“環京都市圈”。

除這幾個一線城市以外,中國很少有省會城市,形成“環XX都市圈”。

杭州是一個例外。

丁建剛論道中國城市群和環杭都市圈樓市

▲環杭都市圈

既因杭州處於中國經濟極具活力的長三角城市群,又因杭州本身就是一個耀眼的明星城市,此外,歷史上的杭嘉湖紹,本就是近代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

同時,所謂的環杭城市,實際上幾乎都既環杭,也環滬。

因此,環杭都市圈,有了特殊的成因和邏輯。

01

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城市群特徵

中國住房市場化走過了整整20年的歷史。

中國房地產市場,其實僅僅是影響中國乃至世界的一個更大事件的載體,即中國的城市化進程。

過去20年中國的城市化,是一場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史詩般的,波瀾壯闊,排山倒海式的運動,改變了中國,甚至改變了世界。

過去的20年中,不分東西南北,不分發達落後,幾乎所有的城市都有大量的人口湧入。大約有4.3億人,從農村進入城市。

20年後的今天,中國的城市化呈現出明顯的特徵。其實這個特徵是全球城市化共有的特徵,就是“城市群”特徵。

丁建剛論道中國城市群和環杭都市圈樓市

▲中國五大城市群

就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美國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一樣,中國也出現了多個城市群。其中,最大的城市群是

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環渤海城市群),當然還有以武漢和長沙為代表的長江中游城市群,及以成都、重慶為代表的成渝城市群等等。

和世界城市群特徵一樣,中國這五大城市群佔據中國國土面積的11%,但佔中國經濟總量的55%。

其中,長三角城市群僅佔中國國土面積的2%,但GDP卻佔到了中國GDP總量的1/4。

02

城市群中的恆星、行星和衛星

城市群,是在地域上集中分佈的若干個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集聚而成的、龐大的、多核心、多層次的城市集團,是大都市區的聯合體。

如長三角城市群是由26個城市組成的。這些城市的分佈,就像是太陽系中的恆星和行星,以及其他小的星球。

一個大的城市群,一定至少有一個領頭城市。京津冀的北京,長三角的上海,珠三角的深圳和廣州就是領頭的城市,也可以理解成為恆星。

如果說上海是長三角的恆星,那麼長三角都市群中還有五顆大的行星,分別是南京、杭州、合肥、蘇州和寧波。

於是,在長三角城市群中,又形成了五大都市圈,即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杭州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和寧波都市圈。

丁建剛論道中國城市群和環杭都市圈樓市

▲長三角城市群

在這些都市圈中,杭州都市圈是明星級的。這個都市圈中,除了耀眼的明星城市杭州以外,有嘉興、湖州、紹興三顆閃亮的衛星,還有海寧、德清、安吉、諸暨等小衛星。

嘉興、湖州和紹興都有值得驕傲的歷史和文化底蘊,有各具特色的經濟門類,有便捷的交通,也都是非常宜居的城市。

不僅如此,這三個城市,特別是嘉興,既環杭,也環滬。

這三個城市和杭州的高鐵距離都在半小時以內,與上海的高鐵距離,嘉興不到半小時,紹興湖州一小時左右(隨著滬蘇湖和湖嘉杭紹城際鐵路的建設,湖州、紹興與上海的交通時間將進一步縮短)。

這種結構在中國的都市版圖上和城市群中,都極為罕見。蘇錫常三個城市幾乎是平行的,南京大致有兩個衛星城市環繞,即鎮江和揚州。

如果在中國再去找這樣的結構,可能是湖南的環長株潭城市群,福建環廈門的海峽西岸城市群,但論城市能級與經濟體量,都與杭州都市圈無法相比。

03

高鐵改變中國,城鐵形成都市圈

正是由於近十年來中國高鐵的飛速發展和建設,改變了城市的距離。人們以高鐵的運行時間來計算各城市之間的地理距離。

在長三角的都市群中,由於高鐵的串連,生產要素,產業人口,金融資本,都能實現互聯互通。

而半小時以內的高鐵距離是人們認可的“環”。嘉興、湖州、紹興三個城市到杭州的高鐵,時間分別為23分鐘、21分鐘、18分鐘。高鐵助推了中國城市化及城市圈的形成。

高鐵改變中國,城鐵形成都市圈。

丁建剛論道中國城市群和環杭都市圈樓市

▲杭州都市圈城際軌道規劃圖

由杭州出發的城鐵,除杭州自身的第九區富陽和第十區臨安以外,已經開工建設的分別是至柯橋和至海寧的城鐵,已經確定建設的是杭州至德清的城鐵。

城鐵通達之城,“環”,就更無可爭議。

因此,“環杭”的範疇,既包括了嘉興、湖州、紹興三個中等城市,也包括海寧、德清等城鐵通達的城市。

04

“環”是城市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世界城市群發展的歷史同樣適用於中國。

在城市化的初期,城市群的領頭城市(恆星),有著巨大的吸附力,對周邊城市有著強大的虹吸作用。

但領頭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出現人口密度高、交通擁堵、競爭激烈、房價高企等特大城市的諸多問題。

丁建剛論道中國城市群和環杭都市圈樓市

中國的高鐵網,將各個城市放在同一個平臺上比較性價比。

此時,行星城市和衛星城市的價值被人們重新認識。有便捷的交通,優質的環境和完整的生活配套,同時,由於巨大的房價價格梯度,部分人口和生產要素將從特大城市中轉移至環都市圈的城市中。

這是城市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比如,嘉興、湖州、紹興三個城市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優質的自然稟賦、完整的生活配套,便捷的對內對外交通,而房價大致又為杭州的40%左右

城市生產和生活成本的梯度,使一線及二線城市的產業外溢,同時帶來了大量年輕人口主動或被動外溢。除了年輕人口以外,在快速老齡化的中國,也將有大批的老齡和準老齡人口向外溢出和轉移。

甚至有部分人認為,環都市圈中的中等城市,其宜居程度和幸福指數比一線城市特大城市高得多。

05

環杭都市圈主要承接滬杭外溢人口

環杭的這些城市畢竟是中等城市,畢竟是衛星城。而這些城市的房價已經和中西部的二線城市匹敵,甚至已經遠遠超過部分中西部的二線城市。要吸引中西部,如武漢、長沙、重慶、西安等二線大城市的人口可能性不大,在那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就業和創業的機會也很多。

但環杭城市幾乎也都是環滬城市,這些城市與上海和杭州相比,有較大的比較優勢和更可行的替代性。因此,這些城市將主要承擔由上海和杭州溢出的人口與生產要素。

06

環杭城市價值被首次大規模發掘

在過去的多年中,嘉興、湖州、紹興以及海寧、德清等環杭城市,都是浙江省內價格最穩定的城市。2016年以來,是第一次被外來投資者掃蕩。

儘管這幾個城市都是經濟發達、社會穩定、富庶宜居的城市,但在過去的多年中,從來沒有過大量的投資客進入。市場的金融屬性和投資程度非常低。

丁建剛論道中國城市群和環杭都市圈樓市

隨著2015年年底中央“去庫存”政策的實行,2016年開始,這些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量價都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城市價值被髮掘,投資客湧入。

近兩年多的時間內,嘉興市中心的房價大約由近萬元的單價漲至25000元/平方米,湖州市中心的房價由大約8000元/平方米漲至16000元/平方米,紹興鏡湖板塊的房價大約由15000元/平方米漲至25000元/平方米。

07

環杭城市樓市特徵

嘉 興

丁建剛論道中國城市群和環杭都市圈樓市

嘉興是既環杭又環滬,或者說更環滬。嘉興在上海和杭州之間,但在文化和價值取向上,更傾向於上海。近十年來,隨著長三角都市群的形成,特別是高鐵的助推,加之上海至嘉興城鐵的建設,嘉興將成為上海的衛星城,幾乎沒有懸念。但這一過程,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完成的。

伴隨著前兩年受上海、杭州溢出效應影響的投資熱潮明顯消退,進入2018年後,嘉興市場開始轉變為一個“內需型”為主的市場。如今,嘉興市場雖仍具有較高熱度,城區最高精裝均價達24000-26000元/平方米(含車位),但消失已久的買方市場正在逐步迴歸。近期城南、國際商務區、秀湖等熱門板塊項目開盤當日去化出現九成,甚至七、八成現象,“售罄”字眼鮮少。同時,購房門檻降低,貸款客戶已再次成為主力軍。

海 寧

丁建剛論道中國城市群和環杭都市圈樓市

海寧與杭州在地理上的緊密聯繫,使其成為了環杭買房潮中的熱門標地。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落戶海寧,杭州至海寧城鐵也在逐步建設中,再加上其地處長三角多城市的交匯地帶,可承接杭州、上海等地的外溢,城市價值凸顯。

海寧樓市整體熱度高,且呈現出了比較明顯的板塊分化。西邊的許村和長安直接和杭州的臨平、下沙接壤,一直充當著海寧融杭的“急先鋒”,房價在20000元/平方米左右,主要定位為杭州臨平的剛需外溢以及上海的投資外溢區域。東邊的海寧中心城區是市政府所在地,幾個板塊中,康湖的房價最低,單價在13000-14000元/平方米之間;城南由於起步早加上配套成熟的緣故,房價略高,17000元/平方米左右;鵑湖科技城以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為引擎,以低密產品為主,價格最高,毛坯價格已經高達20000元/平方米以上。

但近期,海寧土地市場也已經出現了明顯的降溫趨勢。

德 清

丁建剛論道中國城市群和環杭都市圈樓市

德清是環杭城市中與杭州聯繫最緊密的城市之一,相距杭州主城區約45公里,被稱為“杭州的後花園”。高鐵僅15分鐘,且杭州至德清的城軌已確定將在2018年底之前開工,未來將進一步縮短兩地的距離。德清境內擁有莫干山風景區,自然稟賦優越,加上首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將於2018年11月在德清舉行且永久落址於此,給德清帶來巨大的紅利。現階段德清市場總體仍呈現供不應求態勢。

德清因其市場較小,主要分為老城區、東部新城板塊和科技新城板塊(城南),幾個板塊價格差異不大,熱門樓盤價格都在18000-20000元/平方米左右。莫干山腳下還有以養生養老為主題的小鎮級低密度產品。

湖 州

丁建剛論道中國城市群和環杭都市圈樓市

湖州緊鄰杭州、上海、南京等優質一二線城市,在這些熱點城市開啟了新一輪限購、限貸、限價,甚至限售的空前調控後,像湖州這樣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商業生活配套完善的長三角城市群中的三四線城市受到市場熱捧,前幾年的庫存幾近銷售殆盡。

但自2017年6月以來,湖州土地出地量暴增。截至2018年8月底,湖州共成交涉宅地總體量1226萬方。隨著7月、8月湖州涉宅地連續十多宗終止和流拍使得出讓暫歇,但由於此前已推出大量土地,市場潛藏較大的新的庫存風險。

紹 興

丁建剛論道中國城市群和環杭都市圈樓市

紹興依託近幾年杭州都市圈的迅猛發展,以主動聯杭接滬為核心,打造杭州灣南灣引領性城市,城市地位有望進一步提升。杭紹城際鐵路預計2020年底竣工,未來杭州-紹興無縫連接將成現實。

越城區是紹興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目前住宅均價約18000-20000元/平方米,其中迪蕩湖新區的洋房價格已達到25000元/平方米。柯橋區私營經濟發達,作為紹興融杭橋頭堡,一直是環杭都市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柯橋區住宅均價17000-20000元/平方米,紹興未來新的市中心,地鐵1號線與2號線交匯處,以改善為主的鏡湖區域價格達25000元/平方米。

近期,經過前兩年的高熱市場之後,紹興市場有所冷卻,新盤開盤去化不再頻頻售罄,去化約在六、七成左右。

08

遠期趨勢和近期風險

環杭都市圈,是在中國版圖上特殊的,甚至有耀眼明星光環的都市圈。

處於最具活力的長三角城市群,它們所環繞的“行星”杭州,無論是天然稟賦,還是經濟結構和經濟社會發展勢頭,本身就是一顆耀眼的新星。

環杭都市圈中的各個城市,各有特色,但總體來說,都具有經濟發達、社會穩定、環境優美、人口密度適中、生態宜居等特點,他們中沒有任何一個會是鬼城空城。

這些城市都有較大的土地供應量,將承接一部分上海和杭州的生產要素和人口外溢,這一趨勢,是城市發展和人們居住生活價值觀變化的必然選擇。

從現有的發展和趨勢來判斷,環杭都市圈將進一步形成和發展,幾乎沒有懸念。

但是,在中國,城市的價值並非是影響房價的首要因素,影響中國房地產市場最大因素,仍然是宏觀經濟形勢,金融貨幣政策,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以及由這些因素引發的人們預期的變動。

經過2016年以來近兩年半時間的大漲,無論從政策層面,還是從市場層面來說,特別是房地產市場以外的因素影響,杭州出現市場降溫的跡象。衛星隨行星而動,

環杭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或將也進入一個停頓期,甚至調整期。

遠期的趨勢和近期市場不是一回事,應該既看到遠期的發展前景,也不能忽視近期市場可能存在的風險,其中主要是房地產市場以外的風險。

從長遠看,環杭都市圈以及它所在的長三角城市群,將會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經濟最發達,交通最便捷,社會文明程度最高的城市群之一

這一發展趨勢,並不會由於短期的波動而發生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