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深秋魚口輕,怎樣開餌料?

風78716562


深秋魚口輕,怎樣開餌料?

深秋魚兒口輕原因 :

深秋過後,就會進入寒冷的冬天。魚兒是趨溫性動物,對氣溫的變化非常敏感,特別是處在兩個季節交換的時期,尤為明顯。

這就造成了魚兒吃口輕的特點。鯽魚還好一點,一年四季基本上都會進食。鯉魚一但交冬數九,很難再會吃口。白條、鰱鱅、草魚……更是難覓蹤跡。


針對天氣的變化,深秋魚口輕,該如何垂釣,具體分析如下 :

1.釣位——早晚要釣深,中午釣邊。深秋時節,溫差較大,深水暖,淺水冷,而晴天的正午時分,淺水區溫度會有所升高,魚兒會抵近覓食,時機不容錯過。

2.釣技——氣溫越冷,魚兒活動量越小。想要有所收穫,千萬不可死守,必須人找魚。因此,傳統釣要憂於臺釣,輕裝上陣,長竿配短線,專攻草洞、荷花池、蘆葦處……


傳統釣逗魚絕對簡單方便,蚯蚓或紅蟲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對魚兒越冬儲存體能來說絕對是個致命的誘惑,在提拉中鯽魚根本無法拒絕這到嘴的食物。

3.打窩——要提前,上魚在推遲。由於魚兒活動量低下,不會脫離魚群太遠,所以打窩不一定立馬見效,往往需要等上一兩個小時,甚至更久。

4.線組……

對於喜歡使用商品餌的釣友,怎樣開餌料?

深秋垂釣,小魚鬧窩在逐漸減少,餌料霧化效果一定要好,同時要以腥味餌為主。能夠滿足魚兒即將抵禦寒冬所需的蛋白質、脂肪………

新手如果不會挑選腥味餌,可從餌料的顏色上去進行區分 :

紅色——多數是腥味餌,裡面加入了大量的蝦粉、紅蟲粉……同時還有人工色素。如 : 藍鯽、九一八、化氏4號……

黃色——多數是穀物餌,裡面含有大量的天然穀物粉,如 : 小麥、玉米、紅薯粉……再加入白糖、香精……如 : 天元鯽、第五元素……



餌料之所以分為紅色和黃色兩種,是因為魚的視覺模糊,但對紅色和黃色特別敏感,所以市場上不管是釣魚的窩料還是餌料,顏色幾乎都被紅色和黃色壟斷。

開餌要鬆軟,能夠適應魚兒的口輕,同時要有附鉤性,延長在水底的時間,誘魚吃口。比如 : 深秋,拉餌釣底層鯽魚,餌料既要有所霧化,同時還要留有餌芯能夠到達釣點底部。


這就說明開餌需要考慮三個方面 :

1.霧化——能夠形成區域,是誘魚的基礎,商品餌中粉末狀物質就是起到霧化的作用。

2.附鉤性——需要拉絲粉、雪花粉……來調控餌料的粘稠度,增加附鉤性。

3.軟硬度——決定魚兒吸食的口感,口輕一定要軟,入口即化。這就需要同種香型餌料,不同顆粒進行比例搭配。

當然,開餌的手法也很重要,深水、溫度……同樣影響餌料在入水後的狀態。深秋,雖然魚兒口輕,但很實,釣魚人一定要抓住這個黃金季節,好好過足手癮。

謝謝你的閱讀,好的方法與技巧希望你不要吝嗇,與大家一起分享,喜歡的可加關注,頭條號——垂釣小憩。


垂釣小憩


輕口魚最好用拉餌,拉餌比較容易吃鉤。拉餌中加一些紅蟲,能增加餌的活性,誘魚效果更好,

對於輕口魚不但餌要調整,魚漂也要調整的靈敏度高一些,使用小魚漂,輕鉛皮能及時發現輕口魚在吃餌,

另外線組和魚鉤要小。用小魚鉤細線,提高上魚率。

希望可以幫助你,可以關注我頭條《野釣鯽魚》有更多解釋


野釣鯽魚


魚口輕,應該從魚餌的狀態選擇就非常的重要,其次,魚口輕的情況下。線組也很關鍵,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魚餌狀態和線組如何搭配。

魚餌的選擇。

由於水溫太低,鯽魚的活動範圍、攝食量及魚餌味型都有很大的不同,鯽魚為了提高自身的抗寒能力,會喜歡攝入一些高熱量的食物,主要以“葷餌”為食,所以可以選細蚯蚓作為首選釣餌(由於紅蟲帶有病菌,不太建議釣魚使用紅蟲)。如果開商品餌的話要選用腥香餌,餌料不能太硬太粘,餌料一定要蓬鬆一些,軟一些,附鉤性要好,讓魚很輕鬆的就可以把餌料吃到嘴裡。

線組的搭配。

由於冬季鯽魚口比較輕,如果目標魚在半斤以下,主線選用0.6至0.8的主線,0.2至0.4的子線就可以,魚鉤選用3號或4號袖鉤;如果目標魚在1斤左右,為了保險可以將主線和子線的磅數增大一些,選用0.8至1.2的主線,配0.4至0.6的子線,選用5號或6號袖鉤。由於魚情實時都在變化,對於魚鉤及線組的選擇大家一定要根據實際垂釣情況實時進行調整。

對於魚漂的選擇,前一段時間已經發過一篇關於魚口輕如何應對的文章,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去公眾號搜索。

更多的好文章分享,及釣技釣法,請關注“野釣老韓”!


野釣老韓


最近釣友們可能會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霜降過後,魚口變得越來越稀,而且吃口動作非常的輕,不易被察覺。據我所知,這主要還是由於水溫變涼造成的,水溫變涼會對魚的消化系統帶來消極的影響,導致魚覓食不積極,表現為吃口兒變輕。魚的吃口變輕,勢必會增加了垂釣的難度。在實際垂釣中,我們只有考慮周全,做得更加細緻,才有可能在不利的魚情下有所斬獲。下面我來簡單談一下釣輕口魚時需要注意到的三方面問題。

1、在漁具裝備方面,我們要針對釣輕口魚搭配釣組。在魚鉤和魚線的選擇上,我們要選用比平時小一兩號的鉤線,以保證線組的靈敏度,能夠更及時的傳遞小吃口信號。此外,使用的鉤線越精細,魚的警惕性越低,其覓食的幾率越大。(ps:野釣鯽魚的話,我一般選擇1.0主線,0.6子線,3號袖鉤)在浮漂選擇上,我們要儘量選擇漂腳和漂尾偏細的小號浮漂,因為這樣的浮漂反應更快,更能夠及時產生信號。

2、在釣魚餌料方面,我們儘量要選用紅蟲蚯蚓等對魚有強誘惑力的活餌,因為魚在這個時節需要貯存油脂,所以對活餌的需求是非常強烈的,在吃活餌的時候魚口兒會猛一些。如果使用麵食作釣的話,那麼應該在其中加入一定的動物性蛋白成分,以滿足魚的生理需求,此外,我們還要多添加一些經過膨化的輕質粉末商品餌,因為用低密度的粉末商品餌和製成的餌團比重才會小,魚吸食起來才能更順暢,給出的浮漂信號才會更大一些,我們才能更好的抓住魚口。

3、在釣法方面,因為魚口很輕,所以建議採用靈敏度比較高的臺釣法作釣,不建議使用比較遲鈍的傳統釣法進行垂釣。在浮漂的調釣上,不要調釣的太鈍,因為輕口魚吃餌的動作很小,如果調釣比較鈍,那麼浮漂產生的信號會不明顯,容易錯過最佳提竿時機。在實踐當中,我們應該從靈釣起,然後根據具體的魚口情況改變調釣,最終找到最適合上魚的狀態。

魚餌是垂釣過程中吸引魚的關鍵,一個好的魚餌可以讓我們釣魚事半功倍,但是拌餌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成品餌的質量甚至關係到我們釣魚的結果,關注微信公眾號:漁樂生活家,回覆【拌餌】告訴你牛逼的拌餌技巧


天才小魚哥


我們知道魚的活躍程度是隨著水溫變化而變化的,隨著時間進入深秋季節,水溫開始迅速變涼,魚的活躍度也會迅速下降。於是我們便會發現一些問題,那就是魚口變輕了,魚沒有那麼好釣了。同樣我們知道魚吃餌多是吸食,到了深秋時節魚口變輕後,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加餌料的適口性,只有魚餌能夠輕鬆將餌料吸食進去,浮漂才能夠呈現出我們想要的漂相。接下來我們就說說,這個時節遇到輕口魚要怎麼釣。

上面已經說了,首先就是要改變一些我們餌料的狀態,要讓餌料既能適應比較慢的魚口,也要適應比較輕的魚口。魚口慢,要求我們餌料不能夠太快的霧化掉,魚口輕,又要求我們的餌料不能太硬、太重。那麼究竟要什麼樣的餌料才合適,根據這兩個要求,我們可以知道軟粘的餌料是最適合這個時節釣輕口魚的餌料狀態。粘一些可以有些增加餌料的附鉤性,軟一點則可以增加餌料的適口性。

除了餌料,我們的釣組還要靈。釣輕口魚自然是釣靈不能釣頓,尤其是小體型的鯽魚,在裝備上的選擇,我們就應該選擇小鉤、細線、細漂,釣竿也可以選擇一些軟一點的。因為魚小,口輕的時候,軟竿更有利於刺魚。當然,鉤子也不能夠太小,如果我們是釣生口魚,鉤子則可以稍大一點,這樣釣起來會更穩。而且魚吞鉤後不易吐出來,可以有效的減少空杆幾率。

最後就是看漂,釣輕口魚等大漂相是不現實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抓頓口。如果選擇釣靈,漂像是上送一目,下頓一目(干擾小的環境下),就要及時提竿。如果將浮漂調得很靈敏,出現微微上送下頓或者抖動的漂像,則不宜提竿,這可能是魚蹭餌或者探餌的虛假漂相。還有就是餌料的選擇,釣小鯽魚可用香餌,釣大鯽魚可用腥餌、腥香餌。水質較肥,可用本味餌或大腥大香的餌料。水質較清,餌料的顏色要醒目一點,更易於魚兒發現餌料,在霧化和溶散效果的引誘下,能促進魚兒的進食慾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