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美國和歐盟、日本、英國等簽訂零關稅協議然後一起退出了WTO,後果會怎麼樣?

青天在看


美國與歐盟丶日本及英國簽署0關稅協議,後果會怎樣?

答案:後果不怎麼樣。未必如有的人想像的那麼可怕。

1丶美國與歐盟丶日本丶英國等簽署0關稅協議是一個過程,不會一蹴。目前僅是個意向,細節談判至少3一5年。那時,特朗普是否還在臺上?事情會向哪個方向發展?都是不確定的。形勢發展往往出人意料。

2丶美國與歐盟丶日本等發達國家產業結構趨同,發展水平相近,生活品質相當。如果真的所有商品都達成0關稅,各自為了國家利益,內部必定會打架,競爭將極為激烈。假定發達國家形成了一個封閉市場。那麼:

(1)德國丶日本以汽車業為代表的強大機械製造業將全面碾壓美國的汽車等機械製造業。美國的汽車及其他製造業或破產或繳械投降。

(2)美國農業產品將大舉攻入日本丶法國的農業市場。日本丶法國農業無關稅保護,將會整體消失,無法生存。

(3)美國波音公司與歐洲空客公司將展開商用飛機市場大對決。美國的軍工產業丶半導體芯片產業會全面擠壓歐丶日企業。

(4)各國必定會發明出新辦法,來千方百計地阻止對方公司投資及商品入侵。如果美國在新群內吃了虧,一定不會善罷干休,還會再起么蛾子,祭出新法寶,制服歐洲小兄弟及日本跟班等。總之,吃虧的一定不是美國,倒黴的受災的一定歐盟及日本。

(5)美元在這個0關稅體系內一定要做大,擠壓歐元、日元和英鎊。歐盟丶日本等國,一定會尋找出路,去這個體系外的發展中國家中去尋找市場。金磚5國的龐大市場、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大市場,歐盟、英國、日本人會放棄?他們只會跟一個美國玩?鬼才相信?

(6)可以預測,這個封閉的發達國家新群一定挺不多久,就會吸收發展中國家參加。沒有了發展中國家的廣闊市場,這些發達國家能活得滋潤?他們剝削誰?沒有羊,怎麼剪羊毛?沒有廉價勞動力、廉價市場,沒有比較優勢,他們能活得好?過去殖民帝國主義發動2次世界大戰,目的就是爭奪殖民大市場,爭奪廣大殖民地的資源。如今雖然時代變了,但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實行依然是他們制定的各種有利於他們的國際標準規則,壟斷的高技術及高價值產品剝奪發展中國家的人民。實行的是新形式的殖民主義。所以,他們還會找新興發展中國家談判,讓你加入他們的“0關稅群”。

(7)在美國領著一夥盟友組建0關稅群時,留在外面玩的,不受待見的新興發展中國家自然就會形成一個新群。或者是繼續堅守的WTO群,或者是擴大的金磚國家群。既然是你來找我加入你的群。那雙方要談條件,經過漫長時間的談判磨合,時間不會短,雙方討價還價。最終可能會形成照顧到發展中國家利益的一個“新WTO規則”。

(8)這個過程中,發展中國家只要堅守住底線既不會垮掉,也不會吃什麼大虧。可能發達國家與新興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託美國特朗普的福,都會放緩。打了一陣群架,讓美國人玩鬧一回。人類歷史發展出現一個倒插曲,一個迴旋窩兒。人類社會還會繼續發展前進。美國霸主位置還坐得穩嗎?這個拿不準,20年後再看。


趙凡丁201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最大的後果會讓中國陷入貿易困局。因為美國和歐盟、日本、英國等國家是WTO核心成員國,他們簽訂零關稅協議然後一起退出WTO,實質等於宣告WTO名存實亡和倒臺。

這幾個國家事實上在美國的扇動下已蠢蠢欲動,正在從事這方面的努力,這麼做其實是“司馬昭之心”,其終極目的是針對中國的。他們撇開WTO另搞一套,重建一套貿易規則,讓他們之間實行相互貿易優惠,使中國無法參與到他們的貿易之中,無法分享貿易優惠。

他們這麼做的藉口主要是覺得中國政府繼續對外貿企業和外貿出口產品進行補貼,從而導致了不公平的價格競爭,也即構成了產品傾銷,讓其他國家同類產品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而喪失競爭優勢。對此,美國政府多次對中國開展“301”調查,並以此為藉口發動對中國的貿易戰,現在這場貿易戰正在升級並變得一發不可收拾。這樣做妄圖逼迫中國政府就範,在貿易政府上做出讓步,主要是讓中國放棄對國企的補貼,放棄海外併購和無限度地開放中國國內市場,最終讓中國放棄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優惠待遇,使中國無法享受到各種優惠條件而陷入貿易被動。

對此,中國政府應引起高度重視,重建世界貿易規則,揭露這些國家的陰謀,與其他國家建立友好的多邊貿易合作關係,打破美國及其他國家封鎖和遏制中國貿易擴展的企圖,維護中國國家主權利益不受到侵害。


開偉觀察


世界經貿體系要變了,這話絕不是危言損聽。雖說美日歐一起退出WTO是不可能的,但是美日歐拉上英國,墨西哥等國組成一個新的貿易組織,相互間實行新的貿易規則,從而在實質上架空WTO,這個卻是很有可能的。




特朗普執政以來,已經多次表達出對現行WTO貿易規則的不滿,認為WTO框架下美國的利益不僅沒有得到保護,相反一直受到損害。美國去年的貿易逆差達到5000多億美元。特朗普在推特上說美國就是那個被搶劫的“儲蓄罐”,這對美國不公平,他揚言“如果他們(WTO)不進行整頓,我將會退出世貿組織”。


特朗普不僅僅是口頭上說了,而且已經開始另起爐灶。就在美國東部時間9月25日,美國、日本、歐盟在紐約簽署了“美日歐聯合聲明”,聲明就世貿組(WTO)改革,國際新貿易秩序,以及其他影響國際貿易的問題發表了三方聯合聲明,旨在建立以三方為核心的國際貿易新秩序、新體系。美日歐聯合聲明的部分內容有很強的針對性,包括: 1、第三國非市場化政策。 2、國企補貼。 3、有害技術轉讓等。這個“聯合申明” 雖然並不意味著美日歐三方達成任何有約束力的貿易協定,但可以視為三方就很多國際貿易關係的原則問題達成共識,而且為三方簽署多邊或雙邊貿易協定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美日歐一致認為第三國通過銀行貸款等方式進行工業補貼,造成產能過剩和不公平競爭,第三國國有企業在政府隱性擔保的庇護下進行雙重定價,嚴重扭曲了市場行為。


其實,就這個申明看,其映射中國的意圖很明顯。他們就是認為中國政府的出口補貼導致了不公平的價格競爭,讓其他國家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他們就是想讓中國放棄對國有企業的補貼,放棄海外併購,大幅度開放國內市場,剝奪中國在WTO框架下享受的“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優惠!

我們對此絕不可掉以輕心,因為特朗普是個商人,他不是一個政治家,用現有的國際關係理論已經無法研究其對外政策走向,他的“美國優先”政策簡直已經到了瘋狂地步,只要他認為對美國不利,他就會用各種手段去改變,退群也好,威脅也好,搞小動作也好,甚至想另起爐灶也好,他都乾的出來。



如果WTO在美國壓力下真的改變了規則,或者WTO真的最後被架空,這對發展中國家,對我們中國而言都不是個好事,必須認真對待,不可掉以輕心!


三開其口


有一句話,“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當年,美蘇爭霸。整個世界基本分為兩大陣營。美一方,蘇一方,就好比是五臟俱全的兩隻鳥。後來,蘇聯滅亡,美國獨霸。在美國高端設計強力推行下,(譬如經濟全球化)那整個世界就成了一隻大鳥了。打贏冷戰的西方特別是幾個強國如美英德法日,就逐步進化升級,成為大腦,臉蛋,啥的。總之它成為整體的一部分。當然是高級的一部分。呵呵,不下刀子割自己怎麼分啊?下了刀子就能分嗎?愛你不容易!恨你也不容易啊!

美英德法那所謂的零關稅自貿,好比賣家電的賣藝術品的,賣汽車飛機的幾個大傢伙彼此零關稅。劃出去絕對是個高端區域。聽著很美好。可是特朗普說了,零關稅和25%關稅沒有區別。反正歐洲人不買我們的汽車。這就尷尬了。

第二天去買菜。菜漲價了。想起來了,這彼此加稅了啊!WTO條款還貼在牆上呢!

怎麼都是疼。

象特朗普這樣到處扎刀子,更疼!


恬然滋味


不會怎麼樣!普京曾說過一句話,一個擁有15億人口的國家不怕沒有朋友。實際上我們的經濟陷入一個自己挖的死循環裡。拼命做出口,拼命與歐美接軌,把很多質量很好的產品都銷往國外,而且價格壓得很低,說是能夠換取外匯。但是呢,由於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國內人買不到國產好產品也不得不被迫去買外國的產品,實際上花出去的錢反而比我們想象的多得多。

假如美國攜手歐洲簽署零關稅協議,那麼就擺明要甩開中國玩單飛,不想讓我們的產品出口到他們的市場。那麼我們完全可以將計就計,出口轉內銷,把之前優先供應國外的貨直接供應國內市場,直接提升國內商業市場的產品品質,那麼國產貨物質量好了,國人也就不怎麼需要購買進口產品了。這樣對我們國家並沒有什麼損失。

其次,向日本學習。日本一貫是好貨優先供應國內,次等貨才出口。我們完全可以採用這種方式,把現在國內自用的劣等貨出口到第三世界國家去,這些國家可能很窮,買不起歐美產品,但是他們有礦產有資源,產品廉價出售,礦產免費抵債。我們不僅有15億人口還有40億亞非朋友。


優己


美國、歐盟、日本等傳統的發達國家,包括墨西哥等一些親歐美的發展中國家,正在建立一個類似於WTO的“縮小版WTO”。這個小組織建立以後,其經濟規模和貿易規模將達到世界總規模的一半以上,WTO存在的意義將大幅減弱。

不過,歐美日雖然在籌備他們的小圈子,但是一時半會也不會退出WTO的。歐美日各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讓自己國家在全球化中享受到最大的利益。當歐美日的利益和世界上其他國家衝突的時候,他們自然會選擇他們的小圈子。而歐美日的小圈子不能滿足他們的貿易需求的時候,他們還是會利用WTO的巨大空間來作為補充的。

但是,如果歐美日孤注一擲,執意要退出WRO的話,那麼世界經濟的的形式,必然就會發生大變化了。

歐美日等國這樣的做法,短期內對歐美日各國的經濟是有利的,但是對世界整體經濟的傷害是巨大的。而長期來看的話,無論是歐美日各國,還是世界其他國家,都不會得到最大的利益。

在這個世界上,發達國家有發達國家的優勢,發展中國家也有發展中國家的優勢,雙方合理的進行互補,合作共贏,才會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反之,如果發達國家分成一個陣營,發展中國家分成一個陣營,那麼世界的分工也就破壞了,誰也不可能發展得更好。比如說發達國家需要人力,發展中國家需要資金技術,如果形成了壁壘,則各自都會受損巨大。

歐美日尋求“小WTO”的做法,其實是為了阻止新興國家分享全球化的成果,是為了遏制新興國家的崛起。歐美日認為,新興國家的壯大,蠶食了他們的經濟空間。誠然,新興國家的崛起,的確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歐美日等傳統國家的影響。但是另一方面,發達國家發展到現在的程度,怎麼離得開發展中國家的支持,以及從發展中國家之中獲得的利益?這種只要自己發展,不要別國發展的做法,到頭來,必然會損人損己的。

WTO在世界上廣泛地建立起來並不容易,如果歐美日等國退出WTO以後,WTO還真的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但是最終的結果,還是歐美日與新興國家兩敗俱傷。


蘇綻



WTO是美國主導下建立的一種國際貿易體制,美國是建立者,也是受益者,更是創立者。從1945年以後,美國一直在主導世界貿易體制。但是最近美國方面傳出的消息,2017年時,美國總統特朗普打算退出WTO,也就是退出國際貿易體制,但是最終這樣的想法被放棄,因為美國知道如果美國單獨退出美國就將是孤立國家,美國不僅不能改善現在貿易出現的赤字,而且還會加重貿易的赤字。

如果美國在與歐盟,日本,英國等簽訂零關稅協議後一起退出WTO,也就是要像美國一樣重新從零開始,建立一個新的貿易體系,完全否定過去70年來的各種談判成就。這是不可想象。同時,完全的零關稅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關稅談判就是要讓雙方的關稅降到一個合理的區間,就算90%的商品可以互免關稅,但針對本國實際還是有一部分保護。並且零關稅對經濟規模相差很大的經濟體還是有現實的困難。假設美國,英國,歐盟,日本真的零關稅退出WTO,還是需要建立新的貿易機制,並不是單邊的談判就能解決問題,國家貿易需要多邊談判解決。而沒有了美國,日本,英國,歐盟的WTO,有人說就會解散也是無稽之談,WTO建立時,也是為數不多的國家開始,才慢慢地擴大成現在的規模,就算有國家退出,如果大多數國家認為這個機制有效,WTO還是繼續有效,而退出的國家需要與WTO國家進行多邊談判來獲得一個公平的貿易條件。

歐盟與日本不會退出WTO。美國退出WTO就等於把世界貿易的主導權交給世界經濟第2位的中國,承認中國在世界上的經濟地位,這樣的結局美國是不願意看到,所以美國只會在WTO的框架內,進行貿易談判,這也是去年特朗普總統直到最後還不能下定決心退出的最大理由。


橋本看日本


後果是,中國和他們幾個國家也單獨簽訂協議,最終走向是這些大國達成另一個平衡的多邊主義貿易組織。

其實想想很簡單,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大步推進,中國依然成為下一個消費大國,試問誰願意放棄這麼大的一個消費市場,那不是和自己過不去嗎?美國的單邊主義多是一個政治政策,實際效果不大,隨著人類的發展,多邊主義是大勢所趨,在發展下去就是世界大統一,這是歷史必然趨勢。

美國動不動就打貿易戰,對別國施加壓力,生怕別人超過他,是看不清世界的形式嗎?不是,他是這麼多年來,跋扈慣了,作為近幾年來,唯一的超級大國,沒有別的國家和他競爭,他已經習慣了說上句,我們在這種形式下,更應該大力發展經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在家發大財,早日超過美國,把經濟發展的強大無比,到那時就沒有國家,敢在經濟上欺負我們了。


行說樓市


不論是上一屆總統奧巴馬,還是這一屆總統特朗普,對wto的態度都是想找個新的貿易協定代替wto。奧巴馬的政治遺產中tpp就是一個(特朗普上來後退出了)。特朗普現在在全世界推行的雙邊貿易協定也是一種代替WTO的方案。

在美國看來,中國在WTO一直披著發展中國家的皮,享受特權是無法容忍的。所以,美國一開始是嘗試逼中國承認自己是發達國家(貿易戰算是一種逼迫的方式)。同時又用強迫傳統盟友們與美國重新定雙邊貿易協定的方法,弱化,最終拋棄掉wto,重新制造一個新的貿易體系。

對中國來說,這是危險,也是機遇。危險的是,一旦讓美國成功完成對世界貿易體系的重建,中國將會再次被排除出世界貿易體系之外,無法享受到貿易順差。機遇是,美國為了完成這一套操作也是得罪了幾乎所有的傳統盟友。中國最近搞出來的各種貿易關係組織如果能做強做大,獲得歐洲的認同的話,中國可以反過來將美國一軍,讓美國變成孤家寡人。


金晶林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美、歐、日是同盟也是對手,否則歐洲不會團結起來搞個歐盟弄個歐元,日本也不會有什麼廣場協議。所以,“同盟”只是在某些事務上保持一致,在自身最根本的利益上依然是衝突對立的。

如果說加拿大、澳大利亞因為體量小不得不做美國的小跟班,那麼歐盟、日本跟美國的體量不說不分上下吧至少不至於言聽計從。當初廣場協議把日本坑了一把,十年前金融風暴把歐洲搞得七零八落,從根本利益上,這兩位是極其希望有第二個超級大國能夠跟美國相互制衡的。

再拿關稅來說,特朗普吹的一口好牛逼,真的全部零關稅,美國受得了嗎?更何況,關稅的產生也不僅僅是因為政府要賺錢或保護本國工商業,關稅存在的根本是不同經濟體發展不平衡導致的必然結果,如果官方增加名義關稅,只會導致民間通過走私的方式降低成本,如果官方降低關稅到零,只會導致民間通過各種聯合、抵制、甚至抬價等方式來增加成本。所以,小的經濟體例如香港可以實行零關稅,單靠中轉貿易就能夠活得很滋潤,而大的經濟體從近代西方國家開始以入侵方式打開全球市場至今無一案例。因為,徹底的零關稅只會導致生產率高的成本低的地區得到好處,而生產率相對低成本相對高的地區短時間獲得低廉的商品然而長時間卻會導致失業率上升最終引發社會動盪。

所以,美國只是嘴上喊喊:“咱們要不都脫了衣服裸拼吧?免得扯來扯去的瞎扯淡。”目的只是催促歐洲日本儘快達成新的協議,最好在中期選舉之前能夠讓美國選民看到特朗普的成績。

就算完全不可能的發達國家形成自己的閉環(其實他們之前就是這樣的嘛,搞侵略搞經濟都是抱團的),那麼,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印尼、中東、非洲抱起團來,最後鹿死誰手?當初英國比清朝領先那麼多,為什麼非要敲開大清的國門?因為市場!對於企業來說,市場才是第一位的,而不是關稅!技術再牛逼,那邊只有十億的市場,這邊有五十億的市場,誰贏誰輸?

技術封鎖這麼多年後,中國的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反倒是持續獲得西方先進技術的印度,呵呵……

六國幹不過秦國,非六國不團結,乃是因為秦國自身的實力已經遠勝過六國中任何一個。更何況今天的中國如同當年的秦國一樣與人交好,美國卻如當年的齊國一樣處處佔人便宜。歷史真的是驚人的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