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一號會議(現代故事)

姜一鵬調任邊城縣委書記。正式接手工作前,他還是像以往一樣,穿著很普通的衣裳,騎著自行車,來到縣城各地方走走看看聽聽。他覺得,只有這樣才能看到最真實的情況,才能聽到老百姓最真實的聲音,上任後才能著手解決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

一號會議(現代故事)

這天,他來到長城腳下的一個小村子。只見這裡山清水秀,長城逶迤,村中還有許多古樸的青磚房子,像風景畫一樣,很是美妙,不覺下了車,想欣賞欣賞這裡的美景。

這時,他聽到遠處傳來一陣爭吵聲。他循聲望去,見那裡圍著一群人,正吵得熱火朝天,不知道出了什麼事。他一時來了興趣,推著自行車就趕過去。來到近前,這才看清爭吵的是兩個人,一個60來歲,樸素中透著文雅,像是位退休老師;另一位40多歲,胖胖的,像個幹部。那位年長者情緒激動地說:“姜主任,這個名字不能改!這麼一改,咱們村的歷史就變糊塗了!”

姜主任一擺手說:“孫老師啊,這個道理你已經講了一百遍了,我都懂,但這是上面定的事,我就是經手辦一下,不辦都不行。孫老師,你跟我說沒用的,這個報告我一定要打,還得馬上就送過去!”

孫老師氣得罵道:“你們這麼做,就是歷史的罪人!”

姜主任卻笑笑說:“孫老師,哪有你說的那麼嚴重?過個三五年,我們再改回來就是了。改來改去,這才有活力嘛。”孫老師更生氣了:“說改就改?你們也太把歷史當兒戲了!”他轉向圍觀的眾人:“鄉親們說說,能改嗎?”圍觀的鄉民們就跟著議論起來。但議論卻也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持孫老師,說堅決不能改;另一派支持姜主任,說這是上面壓下來的,改也得改,不改也得改,頂多過幾年再改回來唄。

鄉親們還在這裡爭論著,姜主任卻推開眾鄉親,上了車,打著火兒就開走了。孫老師懊惱地嘆了口氣,也蹬上他的破自行車,一蹬一蹬地走了。鄉親們議論著就要散去,姜一鵬攔住了一位老大爺,問道:“大爺,你們剛才爭啥呢?”老大爺說:“改村名的事。”姜一鵬:“村名好好的,幹啥要改呢?”老大爺說:“那不是犯了忌諱嘛。”

姜一鵬聽著就可笑,現在又不是封建時代了,還犯啥忌諱?他忙著問老大爺是怎麼回事。老大爺就跟他講,這個古老的小山村,名叫姜下臺。前些日子,縣裡來了領導,說這個名字太晦氣,不吉利啊,讓他們趕緊申請改名。姜主任也沒拿這事兒當回事兒。本來嘛,這個村名再不好聽,那也叫了幾百上千年了,鄉親們都習慣了,也沒覺得吉利不吉利的,就那麼叫下去唄。誰知,縣裡的領導卻生氣了,把姜主任叫到縣裡訓了一通。

姜主任這才知道,即將到縣裡來出任縣委書記的領導姓姜。人家還沒來上任,你就叫上了姜下臺,還讓不讓人家高高興興地來任職了?他馬上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領導也明確地指示他,這事兒要儘快辦,爭取在姜書記上任前辦妥。姜主任一回村,就趕緊找人寫改村名的申請,誰知這事兒被孫老師聽說了,他就找上門來阻攔。可他一個老師,哪裡攔得住這事兒呢。

姜一鵬已經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就問老大爺,孫老師在哪裡教書?老大爺又告訴他說,孫老師並不是教書的,而是縣裡的退休幹部,到村裡來蒐集民間故事,還說要出本書,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些美麗的傳說。大家看他有水平,就尊稱他孫老師。這回真把孫老師氣著了,不知道他還會不會再來。

姜一鵬回到他住的農家院,上網一搜,很快就搜到了孫老師的相關信息。孫老師名叫孫長林,原是縣國土局的幹部,業餘時間喜歡蒐集民間傳說,然後進行加工創作,已經在很多報刊上發表過。他很快就要到了孫老師的電話號碼,打過去,孫老師接聽了。姜一鵬說自己也是個民間傳說的愛好者,想跟孫老師好好談談。孫老師爽快地答應了。兩個人約好,第二天上午10點鐘在孫長林家見面。

第二天上午,姜一鵬準時來到孫長林家。孫長林一見到他,就驚疑地問道:“昨天你也到姜下臺去了啊?”姜一鵬點了點頭說:“是啊。我看那個小山村很美,就想在那裡多欣賞欣賞,結果就看到你跟姜主任吵架了。”一說到吵架的事,孫長林的氣又上來了,生氣地說:“不肖之子,不肖之子啊!”

姜一鵬迷惑地問道:“孫老師,不就是改個村名嗎,有那麼嚴重嗎?”孫長林說:“說得簡單,就是改個村名。可你知道嗎,這個村名,那就是歷史。如果歷史都被我們改了,後代再也不知道這些了,我們是不是就對歷史犯了罪呢?再者說了,為了當官的喜好而改,那就更可恥了!”

姜一鵬迷惑地問:“姜下臺這麼難聽的名字,難道也有歷史?”孫長林說,別看這個名字難聽,但有它的來歷,那就是深厚的歷史啊。他看姜一鵬很有興趣,就跟他講起了姜下臺村村名的來歷。

邊城有許多優美的傳說,尤其是長城的,不僅多,而且悽婉動人。這些傳說更多的是和村民有關。比如這個姜下臺,就和孟姜女的傳說有關。在姜下臺的上面,還有個小村子,名叫望姜臺,那是和姜下臺同在一個傳說裡的。據說,孟姜女千里尋夫,久無音信,這可急壞了她的母親。薑母沿著長城一路尋來,走到這裡,就生了重病,再也走不動了。但她心裡牽掛著女兒呀,就奮力爬到山腰,在這裡停了一停,歇息了一下,往長城上張望了一番,不見女兒,又往上爬,在望姜臺那裡看到了女兒。但孟姜女哭倒了長城,薑母救女心切,一頭撲下望姜臺。眼見著她跌下懸崖就要摔死,這時,兩隻仙鶴飛來,載著她飛走了。鄉民們為了紀念她,就把這個懸崖取名為望姜臺,把她登山歇息的地方取名為姜下臺。這就是姜下臺村的來歷。

聽孫長林說完了,姜一鵬驚呼道:“天吶,一個姜下臺,還有這麼好聽的故事。現在改了名兒,真是可惜。”

孫長林感嘆道:“可不是嘛。我跑了3年,蒐集了姜下臺村附近的許多優美傳說,寫了一本書,就叫《神奇的姜下臺》。你說,我的書還沒出,姜下臺改名了,我這不是對不上題了嗎?人家看了我的書,到咱邊城來找姜下臺村,卻找不到了,人家不該說我是騙子了嗎?唉,我的心血呀,算了白費了。”

姜一鵬正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就聽見一陣門響,接著,房門被推開了,一個小夥子大步走進來,怒氣衝衝地問道:“爸,你在搞什麼?”孫長林一愣:“我怎麼啦?”姜一鵬這才明白,小夥子乃是孫長林的兒子。孫長林的兒子孫小涵生氣地說:“你是不是到地名辦去了?還跟人家說姜下臺不能改名?”孫長林點頭應了,又說了姜下臺村不能改名的理由。

孫小涵生氣地說:“爸,是姜下臺村這個地名重要,還是你兒子的前途重要?”孫長林一聽這話也蒙了,喃喃地問道:“姜下臺村改名,怎麼跟你的前途扯上了?這不是風馬牛不相及嘛!”孫小涵賭氣地說,現在就是這個社會嘛。姜下臺村的村名犯了姜書記的忌諱,大大小小的領導都出面了,極力促成改名。但孫長林忽然跳出來阻止,他又是名人,在縣裡有一定的影響力,他的意見不可不考慮,地名辦的人就把問題推給了縣領導。縣裡的領導找到孫小涵的領導,專門說了這件事,婉轉地問他,是要他的前途,還是要姜下臺的村名?孫小涵哪裡扛得住,趕緊回來勸老爸來了。

孫長林一聽這話,重重地嘆了口氣說:“這是釜底抽薪啊。他們知道,我就你這麼一個兒子,我不能不考慮你的前途。我沒啥怕的,就怕你沒個好前途呀。一本書算啥,那些傳說又算啥,大不了我多等幾年,等到姜書記調走了,高升了,我再推動姜主任把名字改回來,我再去出書,再去傳頌那些優美的傳說。只是不知道,我還能不能活到那個時候。兒子,你去跟縣領導說,我不會說啥了。”

孫小涵一聽老爸同意了,當即興奮起來:“爸,你說話要算數。”

孫長林痛苦地點了點頭說:“算數,絕對算數!”

孫小涵正要走,姜一鵬忽然叫住了他:“你等等!”孫小涵看到他,愣了一愣,忽然驚得瞠目結舌:“你是、你是姜書記?”姜一鵬雖然還沒正式接任,但大家都已經得知了這個消息,為了給他留個好印象,也不讓他查出問題,都提前做足了功課,把他的照片發給幹部職工們認識。孫小涵剛才一進門,忙著跟父親說那件重要的事,只是瞥了他一眼,並未真在意,更何況,在他的意識裡,也想不到書記會到他家來,所以一下子沒認出來。現在,父親已經答應了他的要求,他心裡一放鬆,姜一鵬又在這時叫住了他,他著意一看,才真上了心,認出了是姜書記,那吃驚可就非同小可了。姜一鵬見他認出了自己,也就不再回避了,點了點頭說:“是我。你坐下,咱們好好談一談。孫老師,你也過來坐。”

孫長林這才知道面前坐著一個大官兒,倒有些不知所措了。他坐到姜一鵬對面,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孫小涵坐到他身邊,小聲責怪他:“爸,姜書記就在咱家,你怎麼不早告訴我?咱說的話,他可都聽到了。”孫長林說:“我哪知道他是書記啊。”兩個人面面相覷,然後就一齊望著姜一鵬。

姜一鵬生氣地說:“我最煩他們搞的這一套。為了迎合領導,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我來了,姜下臺就得改名,我走了,再改回來,這不是勞民傷財窮折騰嗎?有這心思,用在正道上好不好?孫老師,小孫,我想好了,咱們就得向這種亂拍馬屁的行為開戰。我馬上就去接任,召開的第一個會,就是姜下臺村的改名問題!你們兩個都是我的證人,要在會上做陳述性發言,這更具有說服力。你們準備準備吧。”

孫長林又和孫小涵對望了一眼。孫長林說:“他們為了迎合領導,無所不用其極,我早就煩他們這一套了。沒問題,姜書記,我來寫這個發言稿,保準讓你滿意。”孫小涵也拍著胸脯保證。姜一鵬在心裡規劃出了這次會議的大致議程,就大步走了。

兩天後,姜一鵬找到孫小涵,想問問他發言材料準備的情況,他就可以計劃召開會議了。沒想到孫小涵一進他辦公室,就低著頭不說話。姜一鵬感覺事情有變,忙著問道:“小孫啊,出什麼事情了?你們的發言材料都寫好了嗎?”

孫小涵苦笑著搖了搖頭:“姜書記,對不起啊,那兩份發言材料,我們都不寫了。”

姜一鵬一驚,慌忙問道:“出什麼事情了?”

孫小涵告訴他,就在今天上午,他老爸得到一個消息,說姜下臺村正式改名為姜上臺村。他馬上給姜主任打電話核實這件事。姜主任說,縣裡早兩天批了,他拿到批文,到鎮上刻了公章,也做了新牌子。今天,他取回新牌子,掛到了村委會門口,姜下臺這個村名已經永遠地成為了歷史,他們村正式改名為姜上臺村。孫長林聽到這個消息,氣得一口氣沒上來,竟病倒了。

姜一鵬愣住了:“你是說,姜下臺村的村名還是改了?”

孫小涵說:“改了。現在叫姜上臺村。”

姜一鵬氣得一拳砸在桌子上,但他很快就鎮靜下來。他決定了,馬上就開這個會,主題不變,仍然是各級領導的拍馬屁問題,就從姜下臺村改村名開始。本來他是想讓孫長林和孫小涵來講的,現在不用他們兩個人講了,他有了更有說服力的證據:給姜下臺村改名的事推波助瀾的各級領導,就是最有說服力的證據。他們在改名報告上的簽字,那是賴不掉的。他要讓他們說說,憑什麼就要割斷姜下臺村的歷史?還有,他一定要把姜下臺村的名字改回來,不光是為了安慰孫長林,更要讓鄉親們看看,他姜一鵬作為縣裡一把手,要帶著領導幹部們去幹正事,別總在邪門歪道上下功夫。

想到這裡,他就平靜下來,寫起了會議議程,這就是他到任後的一號會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