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 為什麼完全相反的觀點,聽起來都很有道理

生活和工作中處處充滿了觀點的衝突,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甚至是兩個完全對立的觀點,好像聽起來也各有道理,就像關於廣告有兩個觀點,廣告大師霍普金斯說廣告是一門科學,廣告大師伯恩巴克說廣告是一門藝術,這兩位大師都在廣告行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顯然他們的觀點都各有其道理,並且都是被實踐檢驗出來的道理,對照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這種類似的爭論比比皆是,這表面上是一種觀點和衝突的對立問題,而實則是我們如何發現真相、洞察本質的問題,因為如果雙方都發現了問題的真相,就不會存在對立和衝突,當然那種完全不理會任何是非的情緒對立,不在這個討論範疇之內。

為什麼完全相反的觀點,聽起來都很有道理

拳勝策劃 策劃拳頭產品 霍普金斯 廣告是科學還是藝術

第一、要發現真相,首先要從文字語言的侷限中解脫出來

阻礙我們看見真相的,往往正是詞語和語言本身。

詞語既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和溝通工具,但同時它也像一個魔法師一樣,使出迷魂陣法,讓人們陷入認知的迷霧裡。因為同樣的詞語,在不同人那裡有不同的意義和內涵。

為什麼完全相反的觀點,聽起來都很有道理

真理真相 拳勝策劃 策劃拳頭產品 伯恩巴克

就像開篇提到“廣告是科學,還是藝術”這個觀點,每個人都會從其認知和經驗出發來回答這個問題,霍普金斯說廣告是科學,是因為他認為廣告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和導向性,要按照科學的銷售規律來創作廣告,比如他發明了優惠券和免費試用等方法,都是為了讓廣告達成銷售的效果;伯恩巴克說廣告是藝術,是因為他認為廣告在正確策略的基礎上,一定要找到一個大創意來引爆這個策略,要不然再好的策略也沒用,因此他強調廣告人要發揮想象力,通過藝術般的想象力來找到這個大創意。

你覺得霍普金斯和伯恩巴克誰是對的?

反正我認為他們的觀點都是對的,因為他們強調了廣告兩個層面的事,在做策略上要科學嚴謹,因此廣告是科學;在圍繞策略進行創意時,要發揮藝術家一樣的想象力,去找到那個大創意,因此廣告是藝術。

基於以上的案例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廣告是科學”和“廣告是藝術”這兩句話,明明從詞語上是對立的,但是在現實中卻並不是對立的,因此我們要想看到真相,避免無謂的紛爭,首先要從詞語的侷限中解脫出來,回到具體事的層面來討論,不要在詞語和觀點上爭個高低,因為關於詞語和觀點的爭論永遠是無休止的,這就是為什麼學術界最容易起紛爭的原因,因為他們的討論往往是就觀點的對錯而討論的,而不是著眼於把事做得更正確,雖然他們可能也是這麼認為的,語言文字的討論和真實的事上,會有很大的落差。

道德經上說“名可名,非常名”,第一個“名”是說具體的存在,第二個“名”是說的詞語、標籤,因此這句話的意思強調的是:事物的名字,不等同於事物本身。因此道德經告訴我們要超越紛繁複雜的詞語、標籤,去看到實相。因為老子很清楚的知道,同一個詞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只有超越標籤,看到實相,才能進入一個討論頻道。“每一個詞語”在被創造時有唯一的意義,有具體的指向,但是詞語在使用過程中,它的意思會被不斷的纂改,即使像蘋果、亞馬遜這麼具體的詞語,都擁有了不同的指向。提到“蘋果”,你不知道到底是水果的那個蘋果,還是手機的那個蘋果,你只有在具體的事上,才能知道“蘋果”所代表的意思。

為什麼完全相反的觀點,聽起來都很有道理

拳勝策劃 策劃拳頭產品 蘋果 亞馬遜

印度智者克里希那穆提說:詞語並非事物本身。他告訴我們不要執著於某個概念和語言體系,要去超越語言,看到事實。

第二、真理從來不是非左即右的,關鍵在於分寸拿捏。

當我們學會從具體的事上去思考對錯時,我們就會慢慢明白一個道理:真理從來不是非左即右的,關鍵在於每件事上的分寸拿捏、火候把握、節奏感的掌握,真正考驗人的功夫在這裡。

這就是中國傳統智慧的“中庸之道”,為什麼古人強調中庸之道,因為那是做事的最高境界、最佳狀態,所謂的“中庸之道”不是“中間之道”,而是“平衡之道”,平衡之道就是要在陰陽的對立面中找到這個平衡點,只有這個平衡點才是恰到好處、才是火候適中。就像炒菜該放多少鹽最合適,這個不會有固定答案的,因為要根據每道菜的特性、根據吃飯人的喜好來決定,有的菜多放鹽就是恰到好處,有的菜少放鹽就是恰到好處,同樣一道菜,給一個口味偏鹹的人多放鹽就是恰到好處,給口味偏淡的人少放點鹽才是恰到好處,運用之妙,全在於對當下那件具體事的度的拿捏。

任正非在華為講“灰度哲學”這是這個道理,任正非說“一個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產生的,是從灰色中脫穎而出,方向是隨時間與空間而變的,它常常又會變得不清晰,並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適的灰度,是使各種影響發展的要素,在一段時間的和諧 ”。

為什麼完全相反的觀點,聽起來都很有道理

拳勝策劃 策劃拳頭產品 任正非 觀點對立 觀點衝突

尤其是戰略節奏更是要講中庸、講灰度,不快不慢的戰略節奏感掌握,是考驗我們拿捏分寸和火候的極大考驗。因此任正非說,一個領導人的水平,就是合適的灰度。

當我們明白了一切道理和一切方法,最終極的考驗就是:在具體的事上去把握火候、掌握分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