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一代宗師去世,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來生分解

一代宗師去世,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來生分解

單田芳評書表演

一代宗師去世,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來生分解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單田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經理肖建陸處獲悉

著名評書藝術家單田芳11日下午3點30分因病在中日友好醫院去逝

享年84歲

文\\範師傅

評書這種曲藝形式,在手機電腦普及的當下,似乎已經漸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但是在那個手機沒有普及,收音機是唯一便攜娛樂設備的年代裡,評書,是當時最火的藝術。

那個時候,公園裡晨練的老大爺,馬路上開車的出租車司機,只要是有收音機的地方,基本上都能聽得到評書。

一代宗師去世,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來生分解

新中國以後,評書這門藝術,講究四個門派:帥賣怪壞。

帥是袁闊成,賣是劉蘭芳,怪是單田芳,壞是田連元。

這四位大師,就好像金庸江湖裡面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一樣。如四座高山,支撐著整個江湖。

袁闊成老師,於2015年去世。

2018年,南天再傾一柱。

一代宗師去世,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來生分解

謹以此文,向藝術大師單田芳老師致敬!

一輩子只愛了一個人

1934年11月11日。漫天的風裹著雪花,在東北的一個藝術世家裡,單田芳出生了。

為什麼說是藝術世家?

單田芳的母親,王香桂,是西河大鼓的名角,而父親單永魁,則是王香桂演出時候御用的弦師。

夫妻二人,宛如郭靖黃蓉一般,天下聞名。

一代宗師去世,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來生分解

但是在解放前,曲藝人的社會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即使父母有一手絕活,但是一家三口,在戰火紛飛的亂世裡,仍然只能勉強度日。

解放後,三口之家的生活有所安穩,但也只是勉強餬口。

1950年,父親被冤枉入獄,母親選擇了改嫁。

這個時候的單田芳,還不到18歲。

他沒有工作,也沒有歸宿。

那要怎麼辦,流落街頭嗎?

一個對他一生都至關重要的女人出現了,這個女人名叫王全桂。比單田芳大八歲的王全桂,給了單田芳一個住處。

一代宗師去世,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來生分解

這無疑是雪中送炭。

後來的故事順理成章,單田芳和王全桂走在了一起。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天意,他們兩個人的名字一個是芳,一個是桂。

1953年,單田芳拜師李慶海,學習評書。

次年,單田芳和王全桂正式結婚。

在那個大家剛剛吃飽肚子的年代,單田芳就留意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很多評書的劇本,正在逐漸散落流失。

他開始有有意無意地蒐集整理。

一邊梳理前輩們的積累,一邊發展自己的特點。

就在他事業小有所成的時候,王全桂卻離開了他。

單田芳曾經說過:我跟全桂不算情投意合,結婚也是湊合。我接受她,一句話,就是為了報恩。

這句話究竟表達的是無奈還是遺憾,我不好下結論。

我只知道在王全桂離開單田芳的幾十年後,他不曾再娶。

一生只一人。

莫說在名花遍地的曲藝界,即便是普通人的情感生活裡,這樣的真摯和專一,都不多見。

一代宗師去世,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來生分解

之後的人生幾十年,沒有了王全桂的陪伴,單田芳的生活裡除了喝花茶逛公園,就只剩下評書兩個字。

從藝五十多年來,單田芳創作了一百零六部電視評書和二十二本實體書。

他的藝術,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呢?

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

前面說了,當代評書四絕,帥賣怪壞,單田芳佔一個怪字。

所謂的怪,就是獨樹一幟,獨成一家。

如果你有看綜藝模仿秀的習慣,你就不難發現,一般在模仿秀裡,模仿聲音。

模仿歌唱演員的,一定會模仿劉歡李娜。

模仿相聲演員的,一定會學馬三立。

而模仿評書的,一定逃不過單田芳。

一代宗師去世,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來生分解

因為那沙啞中略帶威嚴的嗓音,只要聽過的人,就一定不會忘。

除了這獨特的嗓音是一怪,單田芳的另一怪是他的怪話。

他在舞臺之上,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名言。

比如,常見的開場白:“小孩沒娘,說起來話長”。

比如,形容人豪邁:“小馬乍行嫌路窄,大鵬展翅恨天低”。

比如,罵人的時候:“新鞋不踩狗屎”。

這些怪話,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皮。

但是單田芳的皮,皮進了尋常百姓的生活裡,他一個人就創造了幾十年的流行語,以致到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以為這些句子是古代的俗語。

單田芳的第三怪,就是他的語調。

在講評書的時候,有一個專業術語,叫做留釦子。

一代宗師去世,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來生分解

所謂的留釦子,就是說書在最緊張、熱鬧時突然停頓的關節處。又稱關子。

趙樹理《寫作前後》:“評書的作者和藝人,常用說到緊要關頭停下來的辦法來挽留他們的聽眾……叫做‘釦子’。

一般釦子都在評書的結尾處,用來吸引聽眾,讓他們惦記著這個故事,下次還來聽。

單田芳的扣子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原本低沉的嗓音,會在釦子處突然拔高,生生把聽眾嚇一跳。

嚇歸嚇,但是一點都不突兀,反而恰到好處,令人心悸之餘,反而更加回味和期待。

就是這三樣怪,讓單田芳的評書藝術,成為了不朽的也無從超越的經典。

古人說柳永的詩詞傳唱之廣:“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

這句話放在單田芳老師的身上就是:“凡有出租車,必聽單田芳”。

一代宗師去世,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來生分解

在那個沒有手機的年代,大江南北的出租車裡,都是單田芳低沉的嗓音,即便是到了現在,很多司機在長途跋涉之前,也會給自己準備一盤單田芳的作品集。

沒別的,這位老先生的評書,聽著提神。

現如今,老先生駕鶴西去,我們只有追思懷念。我想,這大概是上帝他老人家,也想聽評書了吧。

只可惜我們再也不知道後事如何,再也等不到下回分解了。

最後,我們用單老師的一句定場詩來為他送行。

說書唱戲講古,茶餘飯後助興。是非功過大家評,說書人怎敢——肯,定 (驚堂木)!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