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她是毛岸英的帥媽媽,也是監獄帶領獄友智立奇功的“黨支部書記”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充分挖掘湖南得天獨厚的紅色湘女資源,傳承發揚紅色湘女精神,唱響愛黨愛國主旋律,省婦聯決定在全省開展以“巾幗初心耀三湘”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講好湘女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從7月開始,我們每週在湘妹子上推出一個紅色湘女故事,帶你走近不一樣的她們!今天要和你講述的,是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帥孟奇的故事!

策劃 | 湖南省婦聯宣傳部 製作 | 今日女報/鳳網

文 | 李詩韻 主播 | 文新 插畫 | 潘晶慧

她是毛岸英的帥媽媽,也是監獄帶領獄友智立奇功的“黨支部書記”

坐“老虎凳”、壓槓子、灌煤油水……劊子手惱差成怒,她被折騰得死去活來。

1932年10月上旬的一天,在上海滬東雲慶裡第4弄370號前樓,34歲的帥孟奇被埋伏在附近的特務發現,被捕入獄。

“你到底是什麼身份?”

“陳王氏!我嘛,是十二月初五生的,有個小名叫臘梅,結婚後,因我男人姓陳,就叫陳王氏,沒有別的名字了!”

自入獄的第一天起,特務們就想從這位被意外抓捕的共產黨員身上得到省委機關、中央婦委接頭處的準確地點和重要人物名單,可無奈,帥孟奇死咬著自己就是“陳王氏”,一個來自常德農村的無知婦人。

“軟的不吃就吃硬的!”只見問不出任何機密的警兵提著一個異樣的大茶壺走進來。另一名警兵抱著一包破布爛棉花,腋下扶了一把鐵錘。

“這隻怕是要動水刑了!”帥孟奇打了個寒顫。腦海裡浮現了革命同志曾說過的這種酷刑——這種水壺裡盛滿了藥水,從鼻孔中灌進去人就會暈厥,神經錯亂,最後難以自控,很多人就是這樣從了敵人。

帥孟奇連人帶門板被倒綁在樓梯上,嘴裡被塞進了一些散發著臭味的破爛棉花。一壺、兩壺、三壺……煤油水從她的鼻孔裡灌入,瞬間,她的鼻孔、眼睛、耳朵直流淡淡的血水,奄奄一息。帥孟奇瞪大著眼睛,死死咬緊牙關,控制不住亂動的雙手在牆上劃出了一道道血痕…

“還不開口?那就死在這裡好了!”

“你們搞錯了,我真的就是陳王氏……”帥孟奇強忍著痛,用微弱的聲音堅持地回答。

特務們有些迷茫了,要知道“水刑”可是效率很高的,以往凡用“水刑”的人,無一不會開口說實話,“難道真的抓錯人了?”。但他們寧願抓錯一千不可放過一個,隨後便將只剩下一口氣的帥孟奇押回監獄。

她是毛岸英的帥媽媽,也是監獄帶領獄友智立奇功的“黨支部書記”

帥孟奇被押往南京模範監獄,關在第3號牢房。

“你們都是什麼人?為何被抓到這裡?”在南京,特務們放鬆了對帥孟奇的警惕,她便開始觀察身邊的獄友。同一監獄室的夏之栩告訴她:“這兒以前是關押普通刑事犯的,現在專門關押女政治犯,很多都是共產黨員。”

帥孟奇頓時有了主意,何不將大家組織在一起共同商議開展對敵鬥爭?得知監獄裡沒有建立黨支部,她便與夏之栩、耽建華、何寶珍等3位同志商量,決定臨時成立黨支部,帥孟奇成了監獄裡的“黨支部書記”。

“錢瑛同志你在2號室,那你負責培養2號骨幹!”有了黨支部書記,各監獄室的同志都有了信心,帥孟奇又提議給大家取了綽號,以綽號相稱——帥孟奇眼睛受傷後,看東西總眯著眼睛,便稱她“覷覷”;錢瑛,因個子小,走起路來身體輕,大家都稱她“漂漂”;薛迅臉上有兩顆水痘疤痕,就稱她“二麻子”;紀均叫“小雞”,何寶珍稱“小大姐”,趙蘭英稱“傻子”,羅靜松叫“呆子”……

“覷覷,我們出不去該如何繼續革命?”

“千萬不要灰心,暫時出不去我們就先學習,有了堅實的革命理論基礎,還怕用不著嗎?”帥孟奇是有鬥爭經驗的,為了團結獄友,她和錢瑛、夏之栩一起,把監獄變成了學校。她們利用坐牢的機會,組織和發動大家學革命理論、學文化知識,開展文體活動。很快,牢房裡飄出了琅琅的讀書聲。

讀書學習可不是反動!監獄長見著也是無可奈何。

“覷覷,有個特殊情況!”一天,錢瑛悄悄地跟帥孟奇說:“我發現了一位特殊的戰友,她可只有1歲不到!”

原來,當時同被關在南京模範監獄的還有黃海明,入獄時,她手裡還抱著不足1歲的女兒曼曼,孩子在監獄裡衣食難求,骨瘦如柴。

“這可是陸更夫烈士的遺孤,得想辦法救救孩子!”帥孟奇號召獄中姐妹,每人節約一些吃的、喝的,送到黃海明的牢房。慢慢地,在同志們階級友愛的幫助下,小曼曼在獄中堅強地生活下來了。

然而,曼曼的長大也給帥孟奇帶來了新的希望——由於孩子小,容易被敵人忽視。所以,機智的帥孟奇索性將孩子培養成了“通訊員”:大家在孩子的尿墊或內衣口袋裡藏紙條,互相抱來抱去,以傳遞最新消息。

她是毛岸英的帥媽媽,也是監獄帶領獄友智立奇功的“黨支部書記”

蹲監獄的時間久了,帥孟奇這位“黨支部書記”的作用也就越來越大。

不久後,她又發現了監獄裡關押著的兩位“特殊”人物——一對外國夫婦:即赤色職工國際太平洋書記處主任牛蘭和夫人汪得利曾。

“外國人在中國監獄多少有些優待,我們得請他們幫忙!”帥孟奇得知,牛蘭關在男監,其夫人關在女看守長辦公室的裡間,而監獄長允許他們每天在一起吃一頓飯、一起看報紙。他們有個6歲左右的兒子,經常被保姆帶著來探監。

於是,帥孟奇讓黃靜汶、陶醒馥兩人,佯稱學英文,同牛蘭夫人接觸。汪得利曾便每天在院內散步時,有意走到黃、陶二人的牢房前,悄悄向她們傳遞消息,再由她們二人向帥孟奇傳達。這樣的傳遞方式可發揮了大作用——紅軍離開中央蘇區進行長征和北平爆發“一二·九”運動等消息,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傳到帥孟奇耳中的。

1937年農曆5月,帥孟奇因病重,勉強被同意保外就醫,終於走出了監獄。而當時,黨中央以為帥孟奇已經犧牲,張聞天(洛甫)還在同年5月中國共產黨蘇區代表會議的開幕詞中,把她的名字列入大會悼念的死難烈士名單。

母親瘋了,女兒死了,丈夫離了……5年的監獄生活讓帥孟奇內心更加強大,她擦乾眼淚,重回故鄉尋找黨組織,繼續秘密開展抗日救亡的群眾活動。


人物檔案:帥孟奇(1897年1月3日—1998年4月13日)

湖南省漢壽縣人,192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黨組織戰線傑出的領導者,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組織部原副部長、顧問。1998年4月13日,帥孟奇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2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