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岳父死前留下絕世珍寶,女婿將寶物無償上交,晚年生活清苦無怨言

在歷史長河之中,總有些令人驚歎的傳奇。有些人的事蹟,卻令人難以理解。

1937年8月,日寇鐵蹄踏入北平。一天,原北洋大總統徐世昌的弟弟徐世璋患病,家人立刻找來“天津四大名醫”之一的陸觀虎探視病情。陸觀虎到達徐家後,卻發現徐世璋並未患病。徐世璋告訴陸觀虎,他得的是心病。

岳父死前留下絕世珍寶,女婿將寶物無償上交,晚年生活清苦無怨言

陸觀虎與徒弟在一起

原來徐世璋得知一商人手裡有一套乾隆掐金絲琺琅冰箱。徐世璋告訴陸觀虎,徐家目標太大,不便出手。於是請他將此物買下,以免落到日本人的手裡。

當時的收購價格是3根金條(一說3500大洋),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但為了避免絕世珍寶流落日本,陸觀虎傾盡家財買下了這一對寶物。

岳父死前留下絕世珍寶,女婿將寶物無償上交,晚年生活清苦無怨言

乾隆冰箱

抗戰勝利後,1947年陸觀虎到北京煤渣衚衕買下了一座院子與女兒陸儀和女婿潘和一起居住,這對寶物也從天津搬到了北京。湊巧的是,陸觀虎買下的院子曾經是美國人埃德加·斯諾的住所,1955年斯諾訪問北京時專門到陸家拜訪了陸觀虎,尋找當年的記憶。

1960年,陸觀虎病重,臨死前他將女兒陸儀和女婿潘和叫到跟前。他告訴女兒女婿,這一套國寶是他留給他們的傳家之寶,也是家中最值錢的寶貝,讓他們好好保管。陸觀虎去世後,女兒陸儀和女婿潘和繼續保管著這一寶貝。

岳父死前留下絕世珍寶,女婿將寶物無償上交,晚年生活清苦無怨言

乾隆御製(出自另一對冰箱題款)

1966年,因為斯諾曾到過潘家,潘家被打上了裡通外國的罪名。家裡的所有東西都被收繳上交,那一對國寶也沒能倖免。陸儀和丈夫、子女則被下放、勞改和插隊。

1978年,陸家終於得到平反,當年被收走的東西也陸續被送了回來。但唯獨少了那一對絕世國寶,在多次索要之後上面才告訴陸儀和丈夫潘和,寶物被放在了學校的地下室裡。丈夫潘和和大兒子潘大衛趕緊去地下室尋找,在陰暗、潮溼和骯髒的地下室裡,他們從臭水裡撈起了這一對傳家寶貝。

岳父死前留下絕世珍寶,女婿將寶物無償上交,晚年生活清苦無怨言

當年捐獻寶物現場

上世紀80年代,潘家有絕世珍寶的消息不脛而走。曾有無數大商人、收藏家前來求購寶物,一收藏家甚至開出了50萬元的高價。這筆錢在當時是一筆鉅款,但陸儀夫妻卻拒絕了收藏家的要求,決定將此寶無償獻給國家。

1985年11月6日,潘和委託大兒子潘大衛到故宮博物院將國寶冰箱捐出。潘家將寶物捐出,沒有索要一分錢。為此遠在柳州的小兒子趕回北京,他哭著問父母:“為什麼要無償捐贈?我現在還在柳州插隊,一句話我就能回北京了!”

潘家人落下了淚,為了保護這件國寶,潘家人幾乎家破人亡,流散四處。而陸儀和潘和生活過得相當清苦,以僅剩的存款度日。90年代後,陸儀患了癌症,潘和花光了家裡的積蓄依舊沒能治好陸儀。

岳父死前留下絕世珍寶,女婿將寶物無償上交,晚年生活清苦無怨言

博物館為陸儀送來證書錦旗

陸儀去世後,潘和的生活陷入了困境。當他從報紙上看到捐獻國寶,經調查發現家庭經濟困難的可以得到補償時,他讓兒子給故宮博物院寫了求助信。然而,信件寄出去後,卻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晚年的潘和雖然過得清苦,卻一直沒有怨言。老伴去世之後,他又將精心收藏的清代櫃櫥、刺繡掛屏、清代朱鶴年繪翁方綱畫等一品珍寶又一次捐給了故宮博物院。

岳父死前留下絕世珍寶,女婿將寶物無償上交,晚年生活清苦無怨言

故宮博物院

潘老的舉動讓家人不解,讓鄰居困惑,有人罵他們夫妻很傻,有人說他們不值得。但潘老卻說:“東西是國家的,還回去是物歸原主。”

對於潘老和老伴的舉動,你們是如何評價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