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 揭祕華為財務人員都是什麼人,工資多少?

揭秘華為財務人員都是什麼人,工資多少?

華為財務,憑啥拿高薪?

華為用實際行動來踐行: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人才!華為的高薪可不僅是一線的研發、市場和銷售,任正非女兒執掌的財經團隊,待遇也是相當的優厚。那麼究竟華為財務都一群什麼人?他們的工作內容和要求又是怎樣的?

搜索招聘網站華為基層會計的工資待遇,會發現華為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基礎崗位開價都在1萬5以上,甚至比一些公司財務經理標準都要高了!

華為財務主管以上級別就更不用說了:

揭秘華為財務人員都是什麼人,工資多少?

揭秘華為財務人員都是什麼人,工資多少?

揭秘華為財務人員都是什麼人,工資多少?

招聘網站華為財務崗截圖

除了薪資之外,其他待遇也是相當一流。華為在東莞松山湖投資了100億,給員工造了12個歐洲小鎮,佔地1900畝。

“員工宿舍”分別模仿牛津、溫德米爾、盧森堡、布魯日等12座歐洲小鎮建設,還特地從瑞士引進了小火車,建成後可以坐著小火車遊遍歐洲。

這些,是不是想想都超級激動啊?

揭秘華為財務人員都是什麼人,工資多少?

揭秘華為財務人員都是什麼人,工資多少?

揭秘華為財務人員都是什麼人,工資多少?

華為財務都是一群什麼人?

據華為CFO孟晚舟(任正非之女)在華為內部致辭裡透露的情況,我們大概能夠看出華為財務團隊工作、人員配置的一些細節:

1、華為財經團隊來自牛津、劍橋、哈佛、耶魯等著名大學的優秀學生有數百名;

2、光合同全球就有1500名項目財務跟進;

3、年平均約120萬單的員工費用報銷,員工在自助報銷的同時,機器根據既定規則直接生成會計憑證;

4、98個國家和746個賬戶實現互聯互通,支付指令可以在2分鐘內傳遞至全球任一開戶銀行,付款準確率水平高於銀行100倍以上;

5、在全球實施的RFID物聯資產管理方案,目前已經覆蓋52個國家、2382個場地、14萬件固定資產。RFID標籤貼在需要管理的固定資產上,每5分鐘自動上報一次位置信息,每天更新一次固定資產的使用負荷(或者閒置)情況;

6、經營性現金流已實現12個月定長的滾動預測。從歷史數據的擬合度看,在170個國家實現銷售,收入規模約800億美元,年度現金結算量約4000億美元,最小偏差僅800萬美元;

從中,我們可以得出幾個結論:

1、團隊成員學歷較高,擁有比較高的素質;

2.、財務操作體系比較完善,並且自動化程度較高;

3、每個財務成員的工作壓力較大,工作強度較大;

4、擁有細緻的核查體系,誤差率小。

在2018年與財務員工的座談會上,任正非就再次提到了對於財務人員的要求,並且簽發了13號文,先來看看全文內容:

揭秘華為財務人員都是什麼人,工資多少?

任正非與財務部分員工座談會上的講話

一、財務在經線管理上已是世界一流,要加強緯線的管理優化。同時,努力夯實底座,讓優秀的管理繼續往下沉,到現場去解決問題,在作戰中賦能。

財經管理部下一步的變革,不是追求我們要做成世界第一、世界第二的高水平的財務,而是要建立對業務作戰最實用的財務能力,紮紮實實的將我們的基礎搞好。有了基座,萬丈高樓平地起。

我們要夯實財經基礎,不僅僅是財務基礎,你們要明白自己身上擔負的重任,所有不熟悉業務的財務人員必須抽時間去學習業務,所有業務人員都要知曉財經,才能使緯線管理優秀起來,緯線的貫通,使我們運行效率會加快。知道為誰服務,才能真正提供有價值的服務,也才能深刻解財務服務的意義。

面對客戶需求,財務要走向更加實用化。建議所有財務人員休假時,可以自己有兩次體驗:第一次,坐高鐵“深圳到北京”往返,北京到深圳的高鐵有多少管理點啊,為什麼你一點沒感覺就到深圳了。財務也要走向高鐵化,讓別人感受不到財務在管理,但其實已經安全地讓業務快速通行。第二次,看看東京轉京都車站的七層地鐵站,高鐵轉高鐵只需要幾分鐘,你們去反覆轉車感受一下。除了流程運行快,交匯點也應該運行快。財務是確定性工作,把簡單留給別人,把複雜留給自己,複雜工作可以用人工智能方法來解決。

二、業務人員要懂財務,財務人員要懂業務,形成強固的混凝土體系。

一線用服工程師懂配置、懂工程……很多方面,也曾與我們一同爬冰臥雪,為什麼不讓他們有一部分人轉崗去做項目核算經理呢?有一部分從優秀的核算經理到預算經理,再做到計劃管理,不就是項目CEO嗎?即使僅做核算經理,也可以再幹20年。當然,財務人員也可以擔任此責。這批有實踐經驗的人員走向財務,財務專業出身的PFC,要在財務經驗上豐富自己的業務經驗,螺旋式上來。

業務螺旋到財務,財務螺旋到業務,機關螺旋下去,基層螺旋上來,這樣的螺旋運動,使得我們能夠形成一個非常強固的混凝土體系。

三、加強財經維度的能力建設,率先產生一批財務場景師。

場景師不僅僅是在銷售領域,技術領域可以有,財務領域也可以有。

一個組織的良好運轉,既需要“全科醫生”,也需要“專科醫生”。“專科醫生”,是我們所說的各個財務專業領域的建設,繼續沿著原來的方向補齊能力和隊伍,這是經度,在垂直方向上打通;“全科醫生”,是貼近作戰組織提供支撐的BP財務,這是緯度,在平行方向上實現合縱。財經在各個緯度的能力積累不足,要著重加強。

財經的賦能,可以邀請業務人員一起參與,財經要懂業務,業務也要懂財務。業務的賦能,也邀請財經人員一起參與。我們要設計“全科試卷”,以考促學,業務和財務在考分要求上可以不一樣,既要懂財務,也要懂業務,是我們對主官的期望,也是我們對主官的要求。財務技能與業務知識的融合,業務和財務的主官們才能更加有效地行權。

總結下來,非常重要的一句話就是:財務要融入業務!

財務人員融入業務,好說難做,具體的路徑有哪些呢,如何快速做到?

1、參與項目管理

企業規模越大,財務人員的分工越細,往往只能專注一小段工作,很難窺探財務工作全貌。基層財務人員要想盡快掌握會計整體,最好的選擇是做項目財務。一個項目相當於一個小企業的完整週期,全面且貼近業務,經歷了這樣的循環,財務人員可以為轉身成為CFO奠定基礎。

2、參與經營分析

華為推崇經營分析,而不是單純的財務分析。財務分析一定要結合實際,服務業務部門,否則分析報告的作用有限。具體言之,財務分析要透過財務數據挖掘背後的業務原因,指出問題,找出對策,落實責任,到期考核。這麼下來,財務分析自然突破了財務的範疇,成了一把手工程。

3、參與預算預測

財務人員必須不斷與業務人員溝通才能得出務實的結論。計劃與預算是什麼關係?“計劃是龍頭,制定計劃的人一定要明白業務。地區部要成立計劃、預算與核算部,要讓明白業務的人來做頭。只有計劃做好了,預算與核算才有依據來修正、考核計劃。”計劃是方向,預算是量化,核算是校驗,三者互相促進,其關鍵點是做計劃的人要懂業務。

財務對業務的支持從事後走向事前,預測是可以為之的舉措。準確的預測有助於公司做出正確的決策,可以優化公司的資源配置。財務分析報告在結尾處往往要對全年經營指標進行預測。預測準確與否,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是檢驗財務分析效果的標尺。

作為一箇中小企業的財務人員,如果能熟悉各部門間的業務關係,無論是對自己賬務處理直覺和自信的培養、還是對升職,都有很大幫助。

正如華為CFO孟晚舟所言:

揭秘華為財務人員都是什麼人,工資多少?

當我們財務站在新的高度,此時此刻的超然,只是下一段雄關漫道的開始。

打開作業邊界,責任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

打開管理邊界,機會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

打開組織邊界,人才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

打開思想邊界,方法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

打開能力邊界,工匠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

現代企業,傳統的財務服務,早已不再是我們孜孜以求的目標。那個駝著背、彎著腰、端著水杯、戴著老花眼鏡的賬房先生,絕不再是我們的形象代言。

財務組織與業務組織的關係,是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