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赴美上市4週年,我們用4個關鍵詞來談阿里巴巴

距離馬雲宣佈傳承計劃已過去9天,阿里巴巴今天也迎來了上市4週年紀念日。

截至昨天美股收盤,阿里巴巴股價報收156.65美元。與四年前上市的開盤價92.7美元相比,阿里巴巴股價已經是當時的1.68倍。

在市值上,阿里巴巴已經位列世界前十,全球銷量也已超過了沃爾瑪,並且進入了全世界所有主要市場。


赴美上市4週年,我們用4個關鍵詞來談阿里巴巴


儘管體量已經如此龐大,阿里巴巴依然還在為企業的發展尋找新的突破口。

無論是在外部拓寬新的業務,還是在內部進行管理上的優化,阿里巴巴都在不斷進行著嘗試。

上市4年,阿里巴巴在發展過程中做過哪些抉擇?又取得了怎樣的效益?

為此,我們總結了4個關鍵詞。透過它們,我們將一窺在這4年中,阿里巴巴的得與失,喜與憂。

新零售

“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

2016年10月的阿里雲棲大會上,馬雲在演講中第一次提到新零售。

此語一出,社會立刻掀起了探討“何為新零售”、“新零售將帶來什麼改變”的熱潮。

而在行業內部,各大企業紛紛緊跟潮流,鉚足精力使業務與“新零售”靠攏,生怕錯過新一輪風口。


赴美上市4週年,我們用4個關鍵詞來談阿里巴巴


而此時,生鮮商超、無人貨架、無人便利店等創業項目如雨後春筍,應風而起。

為了以示區分,京東提出了“無界零售”,騰訊則稱“智慧零售”,翻版概念層出不窮。

作為首個概念提出方的阿里巴巴,則率先開啟了新零售佈局的序幕。

在戰略上,阿里巴巴計劃在全國範圍內打造“新零售之城”。

以首都為例,作為新零售模式踐行的主要陣地之一的北京,阿里巴巴搭建了數千個“天貓小區”;而推行的“天字號計劃”則致力於復興 117 家北京老字號品牌;在北京各大商圈,通過線上線下數字化的方式打通了4500 家品牌智慧門店;菜鳥網絡在京津冀佈局智慧物流,刷新“兩小時達”“一小時達”“半小時達”的配送速度;口碑上9萬北京商家入駐,與大悅城等共創“智慧商圈”……

另一方面,作為阿里巴巴進軍新零售的重要一環,盒馬鮮生於2016年3月獲得阿里巴巴1.5億美金投資,並與天貓超市、喵鮮生、易果生鮮等組成了阿里巴巴生鮮業務矩陣。

面對已經增長乏力的線上市場,阿里巴巴意圖將線上線下和現代物流結合在一起,從而為開闢新的市場提供基礎。

從提出概念到計劃落地,阿里巴巴一直引領著新零售的發展。一旦整個商業模式打通,阿里巴巴將成為紅利的最大獲益者。

大文娛

“阿里大文娛就是要將娛樂消遣轉化為生產力。”

在湖畔大學的課堂上,針對學生提出的“阿里巴巴為什麼要做文娛”的問題,馬雲回應道。


赴美上市4週年,我們用4個關鍵詞來談阿里巴巴


2016年6月,阿里巴巴集團宣佈全面整合優酷土豆、阿里影業、阿里音樂、阿里體育、UC、阿里遊戲、阿里文學與數字娛樂事業部等業務,成立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

但折騰幾年的阿里巴巴大文娛業務始終沒有走上正軌:頻繁的組織調整使內部架構一直處在不穩定中;張強、俞永福、樊路遠等高管如走馬燈似的不斷更迭,促使基層員工毫無鬥志,軍心渙散。在這些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大文娛業績表現十分不佳。

阿里相關高管在公開場合表示,阿里巴巴集團大文娛業務遇到如此多的問題,究其原因還是在商業模式與發展戰略上思考不清晰。

“我們的大文娛業務就像在做簡單的加法,通過不斷地併購,把影視公司、在線視頻、在線音樂、在線遊戲、在線體育與在線文學等業務拼湊起來,形成了一個鬆散的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阿里巴巴大文娛前員工事後回憶道。

與騰訊的文娛事業不一樣,阿里巴巴並沒有先天的社交優勢。通過資本注入來換取業務規模的擴張,本身就存在資源調配不清、管理方式複雜等問題。

於阿里巴巴而言,在沒有完善頂層設計的前提下發力大文娛顯然是一次敗筆。

人工智能

今天,由阿里巴巴主辦的“2018杭州·雲棲大會”正式開幕,作為阿里巴巴探討智能發展領域的重要會議,雲棲大會已經成為了引領雲計算行業創新發展的風向標。

一直以來,對於智能科技,阿里巴巴從未停止過發力。

2017年7月5日,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首次公開亮相,其研發方向為消費級 AI 產品。

而在此之前,阿里巴巴iDST(數據科學與技術研究院)、VR研究室和阿里雲等人工智能相關部門皆已成立。

除了內部延伸出多個人工智能實驗室,阿里巴巴還通過入股等方式進入各家領先的人工智能公司。


赴美上市4週年,我們用4個關鍵詞來談阿里巴巴


從2017年到2018年,阿里巴巴投資了十多家人工智能領域的相關公司。

2017年8月,阿里巴巴投資了AI芯片公司寒武紀;10月,螞蟻金服等機構向曠視科技投資4.6億美元;11月,阿里巴巴投資耐能;2018年1月初,阿里巴巴領投魔點科技;4月,阿里全資收購了芯片公司中天微並領投商湯科技的6億美元融資;同月,阿里巴巴等領投了Video++的3.49億元融資……而這串名單,還在不斷增加中。

“有人說阿里去年投資砸了300億美金,但我說300億美金只是開始。並且我們將投資千億,甚至幾千億,如果不夠就更多。”

面對人們對阿里巴巴此番作為的質疑,馬雲不無“偏激”地回應道。

根據《2018-2022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達到237億元,同比增長67%。而這一數字,將在2020年後呈指數級上漲。

面對如此藍海的未來市場,阿里巴巴與百度、騰訊一樣,在風口來臨之前,做著最後的衝刺準備。

至於AI未來究竟會給阿里巴巴帶來怎樣的賦能,值得期待。

股權激勵

在8月23 日阿里巴巴發佈的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阿里巴巴收入同比大增61%,達到809. 20 億元人民幣。但公司當季淨利潤為86. 85 億元,同比下滑41%。

針對此事,公司官方宣稱,導致淨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人才投資激勵額度在不斷增大。令外界咋舌的是,當季授予員工股權獎勵的總開支高達 164 億元。


赴美上市4週年,我們用4個關鍵詞來談阿里巴巴


從上市以來,阿里巴巴的股權激勵已經累計達800億元。

“一個公司要成長,主要取決於兩樣東西的成長。一是員工的成長,一個客戶的成長。”馬雲在公開場合無數次談及人才的重要性。

為此,阿里巴巴設計了非常完整的薪資體系:第一是可觀的工資;第二是年終獎金,70%的人發兩個月,10%的人拿不到,20%的人拿十個月到三十個月,因此做得好的往往獎金會翻很多倍。通過這種方式,促使頭部員工牢牢地與阿里巴巴捆綁在一起。

根據脈脈研究院數據顯示,在互聯網巨頭BAT三家中,員工平均在職時間最長的是阿里巴巴,2.47年,其次是騰訊,2.28年,百度則為2.19年。其中,螞蟻金服技術崗員工流失率低於5%,低於行業平均值。

如此可見,阿里巴巴的股權激勵為凝聚軍心、留住人才起到了巨大作用。

後記

上市四年,阿里巴巴高歌猛進,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也遭遇過不少的挫折。

從這些年的戰略抉擇中,我們不難發現,儘管作為世界級的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也在為未來擔憂。

無論是在其他領域開疆拓土,還是在內部激勵人才,說到底,本質上這些行動是在為阿里巴巴的持續發展助推動力。


赴美上市4週年,我們用4個關鍵詞來談阿里巴巴


當然,純粹以資本注入而盲目拓寬市場邊境,無論體量如何龐大,也都面臨著極高風險。

所以儘管阿里巴巴目前還處在高速穩定增長期,但達摩克利斯之劍依然不得不常懸頭頂。

一年以後,作為靈魂人物的馬雲將會卸任,阿里巴巴的前途由此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面對未來市場,阿里巴巴仍將進行更多探索。

畢竟,上市只是起點,阿里巴巴也才走四年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