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对 话|朱泽辉 好片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对 话|朱泽辉 好片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对 话|朱泽辉 好片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感知珠海”摄影师

朱泽辉

在朱泽辉从事摄影的18 年间,已经获得了19 个国内外摄影比赛的金奖。摄影对于他来说是职业,更是爱好。

他用镜头记录下珠海的成长,用影像的方式直观地表现喜悦,也在图片里找到自己与摄影成长的足迹。

对 话|朱泽辉 好片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珠帘般的美丽画卷-港珠澳大桥》

Q: 关于《珠帘般的美丽画卷-港珠澳大桥》这幅摄影作品,您的创作灵感是什么,您是怎样捕捉到这个精彩瞬间的?

A: 这张作品,在我脑海里浮现了好几年,在大桥建设时就已经开始构思。这个角度也拍了一两年了,不同时期都有记录过,但是夜景是我最想表达,最想要的一个镜头。今年6 月份拍的这张图片,我用无人机在空中把桥身拍出来,能看出大桥连接珠港澳的特点,那天晚上这同一个角度拍了一百多张,又要风不大镜头不抖,也要灯光漂亮,拍摄难度很大。

Q:您平时都喜欢拍摄什么类型的题材?为什么会关注这些题材?

A: 喜欢的题材就是珠海,我从2000 年开始专注拍珠海,这里的城市变迁,高楼大厦、生态变化、标志性建筑等等题材都拍了。现在珠海的整个海岸线比过去美了很多,我在见证珠海成长的同时,也见证自己的成长,这也是摄影中很有乐趣的地方。在珠海就没有不喜欢的地方,海岛、古村、城市都值得拍。现在拍很多横琴、金湾、斗门的工地,想记录下它们从没有到有的变化。

在定格的瞬间,这些画面都永远留存下来了。不管拍的片子有没有用,我都一直在做影像文化的传播。从创作角度来说,珠海近年来变化很大,城市更加有魅力。这几年一直想做一个航拍珠海的片子,将自己喜欢的创作分享给大家,也让更多人欣赏到珠海的美。

Q:您是怎样踏上摄影之路的?

A: 我从2000 年开始接触摄影,黑白、彩色胶片、数码相机,数码时代的时候就增加了ps 制作,跟传统又有区别,对影像有了很大的改变。经过十多年的数码时代,最近这几年无人机的出现,又改变了影像。过去的影像比较传统,现在都是全新的视角。以前航拍都要租直升飞机,又贵又不稳定,拍摄路线也有局限性,现在无人机打破了传统。

Q:能说说您和您第一台相机的故事吗?您对器材的理解是什么?

A: 自己的第一台相机是佳能的g3,那时候才600 万像素。拍风光追求高画质,现在用的是4600 万像素的相机。

技术器材的改变,时代科技的变化,影像文化的变化,是与时俱进的,对于摄影师来说,一定要与时俱进地去追求。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不一样的,要追求更好的。但是图片内容也很重要,要有想法去拍,跟器材没有关系,要看摄影师所传播的画面有没有故事性。

Q:摄影师经常外拍,有时候甚至要去人迹罕至的地方,您有过外拍遇险的经历吗?拍摄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A: 摄影不辛苦,但是有一些有趣的经历。

以前没有无人机的时候,经常要爬山涉水,但是用了两三个小时爬上去,天气又突然不好的情况也很常见。

2007 年的时候,跟朋友4 个人一起上凤凰山,带了两个帐篷,背了很多器材,中午吃完饭就开始爬山,爬了三个小时才到顶,当时云围绕着整个山,看不到城市,都是雾拍不了,晚上六七点开始下雨。那天晚上我们住在帐篷里,又热又害怕。虽然山上青草的味道闻着很新鲜,但是害怕山上有野兽。

第二天早上,四点多的时候雨停了,后来太阳出来了,整个珠海全景出现在眼前,当时手忙脚乱地摆器材,把整个海岸线都纳入镜头,山上都是雨水,我们的裤子都湿了一半。等了一个晚上,只拍了一张片子,但是觉得所有等待都是值得的。

对 话 | 朱少基 换个角度,触及生活之美

对 话 | 文智诚 一图胜千言

感知珠海 | 守候城市的不同光线

对 话|朱泽辉 好片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珠海杂志

zhuhai magazine

关注我们,过不一样的生活。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