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卡扎菲為何會招來殺身之禍?

用戶65292723


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之所以遭遇殺身之禍,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有點錢就不知道自己姓啥,國際上太高調,野心太大。第二,缺少外交智慧,傻乎乎抱美英法大腿得罪中俄,最後被美英法捅刀時無人能救。第三,不懂得審時度勢,該跑路時不跑路。

至於其他人說的什麼不能好好處理內部矛盾,鎮壓人民,毒菜啥的,那都是次要原因,或者叫找的藉口而已。君不見沙特乎?

先說第一點:太高調,野心太大。

1969年,因為不滿意國王親美,卡扎菲中尉帶著一群青年軍官發動兵變,把王室推翻,建立了共和國,卡扎菲成為最高領導。

卡扎菲運氣不錯。以前利比亞是個窮國家,但他上臺時候剛發現了優質石油,這下子立刻不缺錢了。靠著石油賣錢,卡扎菲在國內實現不錯的福利制度,人人有房住,人人有書念,還可以修建穿越撒哈拉巨大引水工程。

比起很多非洲國家在七八十年代吃了上頓沒下頓,財大氣粗的卡扎菲上校,頓時成了非洲的“土豪”。腰包鼓起來,上校仰天長嘯,壯懷激烈,開始在國際上尋找自己的存在感。

卡上校的國際戰略,號稱是要“既不靠美,又不投蘇,走第三方路線”。這個“第三方路線”,在他看來,就是阿拉伯國家團結起來,擰成一股繩和強國叫板。

這想法不錯,可你得一步一步來啊。卡扎菲呢,他覺得自己有錢,有本事,總想著處處出頭當老大。結果反而把阿拉伯兄弟們全部都得罪了。這種指手畫腳的作風太討厭,他越是喋喋不休地宣傳聯合的好處,反而讓人越厭惡。

卡扎菲還想把非洲也變成自己的陣營,方法是三板斧:撒錢、指手畫腳、出兵。許多非洲國家的內戰中,卡扎菲十處打鑼九處在,到處出錢出槍扶持自己人,妄圖插一足。可是他這些插足多數都以失敗告終,花了錢還買不了好。

包括在冷戰結束,卡扎菲與美國和好後,覺得傍上了真正的粗腿,災心已退,雄心再起。卡扎菲繼續大展拳腳。在他的大力推動下,非洲聯盟建立了,卡扎菲要打造一個強大的非洲,立足於世界之林!

他又跑聯合國大會大放厥詞,說“安全理事會應該改名為恐怖理事會”。他還說應該把五常的一票否決權給拿掉,再增加常任理事國的數量。尤其非洲該加幾個代表。

卡扎菲還想搞非洲統一貨幣“非元”,這是在太歲頭上動土啊,把美元、歐元置於何地?尤其是法國,利比亞周圍不少法國的前殖民地,至今仍被法國視為自己家的小產權房,卡扎菲一舉一動都牽動法國的神經,早就想搬掉這個瘋子了。

以上原因,造成西方國家把卡扎菲看做自己控制阿拉伯世界和非洲的威脅,決定對他下手。

當然,高調,野心大,你如果有外交智慧,最多野心破滅,未必要垮臺。可是卡扎菲在外交方面也是一塌糊塗。

下面再說他外交上的愚蠢。

各國邦交,無利不起早。欺軟怕硬、見風使舵,都是沒關係的,人家也能理解。但你得留下後路。不能說找到新盟友,就把老夥伴得罪完。卡扎菲恰好在這方面做得極為不上道。

最初,卡扎菲雖然自稱要“走第三條路”,但他反對以色列,抗擊歐美殖民主義,從實質上就和蘇聯比較接近。因此在七八十年代,他的武器裝備基本都是蘇聯給的。為這個,他和美國越鬧越僵。

1980年裡根上臺後,對蘇聯轉守為攻,就開始對卡扎菲下手。1981年,美軍擊落利比亞兩架戰鬥機。1986年,美國發現利比亞引進了蘇聯防空導彈,就直接用導彈把利比亞導彈基地給抹平了,順帶還擊沉了利比亞4艘導彈艇。隨後,美國飛機更大舉轟炸利比亞雷達基地,炸死700多人,卡扎菲自己都差點送命。

1988年,美國飛機發生“洛克比空難”,300餘人遇害,美國說是利比亞特工乾的。於是,利比亞被美國判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還被國際社會制裁了。

(洛克比空難)

1991年,美國打了個海灣戰爭,把薩達姆的百萬大軍打得稀里嘩啦;緊跟著,蘇聯居然解體了!

這下卡扎菲嚇慌了。他趕忙轉向,想方設法給美國示好。1999年,他交出兩名洛克比空難的疑兇給國際法庭審判。2001年,他憤怒譴責911事件,支持美國反恐。2003年,他更慷慨地為洛克比空難支付了27億美元的天價賠償金,還宣佈停止核技術研究。

這會兒美國政府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兩邊打仗,見卡扎菲居然如此聽話,大喜,趕緊安撫一番,恢復了外交關係,還把卡扎菲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上一筆勾銷了。

卡扎菲得到美國的認可,又飛上天了。他全面倒向西方,開始疏遠中俄,甚至不顧中國的抗議,允許臺灣省的陳水扁順道訪問利比亞。

(卡扎菲之子和陳水扁握手)

這就是找死了。

改換門庭不是不可以,好歹多留幾條退路啊。像這樣亂整,中俄是得罪完了,美英法也不會真待見這個人傻錢多的白痴。

所以等到2011年北約對他動手的時候,中俄袖手旁觀。因為都覺得,這個扶不上牆的爛泥,幫了他也未必能承你的情。

卡扎菲也是死到臨頭,這才發現不妙。英法美不是早就和俺做好朋友了,怎麼落井下石啊?他趕緊向美國求饒,又哀求中國、俄國出面拉兄弟一把。可是先前把人得罪光了,這會兒還指望誰來補你這艘破船?

倒是那些拿了卡扎菲好處的非洲國家不少表示願意接納卡扎菲避難,但如今是大流氓清理門戶,小嘍囉哪裡插得上手?

為了倒向西方而徹底得罪中俄,導致自己失去退路,這是卡扎菲找死的第二方面。


到這一步,卡扎菲垮臺已成定局了。但是,如果他知趣,早點逃亡在外,保住一條命,在海外吃香喝辣還是沒問題的。可是他見機又太晚了。

利比亞作為一個國家其實才100年時間,之前就是各部族的鬆散聯合,本來內部部族矛盾就是重重疊疊,這也怪不得卡扎菲。2010年末,所謂“阿拉伯之春”爆發,反對卡扎菲的部族立刻鬧了起來。

英美法早就看卡扎菲不順眼,當即對這些部族出錢出槍,拼湊起大批叛軍,朝卡扎菲掄起了板磚。

卡扎菲到這一步還不懂事,覺得老子也是刀頭上滾過來的,豈能怕你們這些耗子?他指揮軍隊還擊。可是這回對面是北約啊,卡扎菲的坦克飛機剛一集結,北約的導彈立刻打了過來,炸得稀里嘩啦。這種仗還有啥懸念?叛軍節節進逼,越打人越多,越打裝備越好。

卡扎菲也不想想,薩達姆的軍力至少比你強兩個檔次,照樣落得個被絞死的下場。你當初乍得和坦桑尼亞都打不過,怎麼跟北約鬥?還不如北約一動手,你就痛痛快快地通電下野,帶著錢財細軟到外國去當寓公呢。

眼看大勢已去,卡扎菲才想起逃亡,晚了!

2011年10月,卡扎菲企圖逃亡國外的車隊半路被北約炸散,卡扎菲落到反對派手裡,捱了一頓毒打,莫名其妙就掛了。有人說是法國人在滅口,怕法國總統收卡扎菲賄賂的事兒被抖出來,也不知道真假。


卡扎菲落得如此悽慘的下場,三點總結成四個字,就是“不知進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