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重慶橄欖之鄉:石蟆橄欖名聲大,是江津一張響亮的名片

石蟆橄欖是重慶江津著名的特產之一,因出產於江津區石蟆鎮而得名“石蟆橄欖”。

重慶橄欖之鄉:石蟆橄欖名聲大,是江津一張響亮的名片

橄欖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因具有“天堂之果”的美譽。

江津具有“重慶橄欖之鄉”的稱號,其橄欖種植面積達8萬畝,擁有標準化的產業基地,江津石蟆鎮也被稱為“中國優質橄欖基地鎮”。

重慶橄欖之鄉:石蟆橄欖名聲大,是江津一張響亮的名片

石蟆橄欖是重慶江津著名的特產之一,因出產於江津區石蟆鎮而得名“石蟆橄欖”。橄欖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藥用價值、經濟價值,因而具有“天堂之果”的美譽。

目前,江津石蟆鎮具有500年樹齡的橄欖樹達百餘棵,江津自主研發的飲料橄欖汁也受到市場的歡迎。

重慶橄欖之鄉:石蟆橄欖名聲大,是江津一張響亮的名片

橄欖是中國南方的特產,在中國具有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主要分佈於中國福建,因此也稱之為“福果”。同時在四川、重慶、雲南等地也有種植。

重慶橄欖之鄉:石蟆橄欖名聲大,是江津一張響亮的名片

遠在漢代,橄欖便被當做珍果進行種植,古人稱之為“諫果”,取“忠言逆耳,良藥苦口”之意。另外,橄欖因其果實呈青色被稱為“青果”。

橄欖分為“油用”和“果用”兩種,江津石蟆橄欖屬於“果用”橄欖。石蟆橄欖屬於亞熱帶常綠喬木,耐寒,耐旱,喜光,適生地域十分狹窄。

重慶橄欖之鄉:石蟆橄欖名聲大,是江津一張響亮的名片

橄欖樹高10米左右,主根可以入土3米。葉子類型為小葉對生,葉背面呈網狀,有突起,捏碎後有特殊香味。每年6月左右開花,花為黃白色;8月開始收果,果實呈橢圓形,表面粗糙。

新鮮橄欖初食有澀味,久嚼略有沙質感,有清香。

價值

據《本草綱目》記載:“橄欖生食、煮飲,並消酒毒,解魚毒;嚼汁咽之治魚鯁;開胃,下氣,止瀉,生津液,止煩渴,治咽喉痛。”同時《中華大藥典》也有記載:“果橄欖能消肺、利咽、生津、解毒、治咽喉腫痛。”

橄欖具有食用價值、藥用價值、工業價值、經濟價值等多重價值。

重慶橄欖之鄉:石蟆橄欖名聲大,是江津一張響亮的名片

據相關研究表明,橄欖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如維生素、礦物質、磷、等。同時橄欖的含鈣量居水果之首,每百克橄欖果肉含鈣約300克;其抗氧化能力比維生素E強,其多酚含量比橙汁高3.5倍。

醫學研究發現,橄欖具有健胃消食、清熱解毒、清咽利喉、降低血脂、強肝解酒、正洩瀉、去脂、抗氧化、抗心血管老化等富哦衝功效,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

據瞭解,橄欖中的黃酮(國際市場上價格十分昂貴,每噸價格200萬元)含量也特別高,含量達到42.87%。同時,橄欖果硬殼能夠提取活性炭,是工藝雕刻品的絕好材料,具有極高的工業價值和經濟價值。

發展歷史

江津種植橄欖的歷史十分久遠,原先為零散栽種。

1998年,石蟆鎮調整農業結構,打造特色橄欖產業。

重慶橄欖之鄉:石蟆橄欖名聲大,是江津一張響亮的名片

2002年—2006年,橄欖發展成為江津區的特色產業,但並沒有帶動江津區的經濟發展,帶領果農致富的目標也遙遙無期。

2007年,江津石蟆鎮榮獲“重慶市橄欖之鄉”稱號,同時也是中國第二大橄欖集散種植地。

2009年,舉辦首屆橄欖開幕節,同時,江津石蟆鎮榮獲中國優質橄欖基地(鎮)的稱號。

2010年以後,通過技術培育出優良橄欖品種,開展果農培訓,不斷招商促進橄欖業的發展。

食用方法

橄欖既可以直接食用鮮果,也可以煮食(泡茶、燉雞等)。此外,還可以,加工成果酒,製成蜜餞、果脯等。

NO1.橄欖泡茶;

NO2.橄欖燉豬肚子、燉雞、燉烏魚;

NO3.橄欖泡酒;

目前狀況

目前,江津石蟆鎮產業基地面積有6萬畝,投產面積有4萬畝。通過技術成功培育出“江津白園橄欖”和“江津長果一號橄欖”兩個優良品種,同時開發出橄欖雞、橄欖魚、橄欖豬等綠色品牌畜禽。

重慶橄欖之鄉:石蟆橄欖名聲大,是江津一張響亮的名片

另外,結合當地的地理優勢,打造富硒農產品。2016年7月,推出江津人自己的飲料——石蟆硒橄欖飲料,在市場上十分受歡迎。

目前,江津石蟆鎮橄欖的年產量達2000噸,果農人均增收3000元,綜合產值達到1.5億元,佔石蟆鎮農業總產值的30%。現在,橄欖已經成為石蟆鎮的特色農業支柱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