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教育部發布新時代高教40條,允許學生自主選擇專業和課程

教育部發布新時代高教40條,允許學生自主選擇專業和課程

2018年10月8日,《教育部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正式發佈,文件共包含40條內容。教育部曾於2012年發佈《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這個意見中包含30條內容,因此也被稱這高教30條。於之相對應,本次發佈的意見,被人們被為新時代高教40條。

新時代高教40條緊緊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為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提出了具體意見。新時代高教40條強調的是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其根本出發點高校如何提高人才培養的能力。所以新時代高教40條應該是新時代高等院校辦學的指導性文件,為如何辦好高水平本科教育,提高高校的人才培養能力提出的具體要求。

教育部發布新時代高教40條,允許學生自主選擇專業和課程

“辦好我國高校,辦出世界一流大學,人才培養是本,本科教育是根”。“高等學校必須主動適應國家戰略發展新需求和世界高等教育發展新趨勢,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學的基礎地位、新時代教育發展的前沿地位,振興本科教育,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奮力開創高等教育新局面”。《意見》明確提出了本科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礎地位和前沿地位的定位,這對於經過一個較長時期的擴張之後,本科教育進入內涵發展階段的基本特徵,應該是高等院校辦好本科教育的基本出發點。

新時代高教40條非常注重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強調圍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潛能來深化教學改革。在我國的高校內,學生的學習自主權相對較小,很多高考生在對專業認識不是很清楚的情況下,選擇了某些專業,結果學習起來興趣不高。高分被名校錄取,因專業不合適而退學的學生也大有人在。新時代高教40條明確提出:“完善學分制,推動健全學分制收費管理制度,擴大學生學習自主權、選擇權,鼓勵學生跨學科、跨專業學習,允許學生自主選擇專業和課程”。

教育部發布新時代高教40條,允許學生自主選擇專業和課程

高等學校實行學分制是國際通行做法,而目前我國的高校,雖然也都在進行學分制的試點和改革,但真正全面實行學分制的並不多。全面實行學分制,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是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力的根本方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社會需要的判斷和自己的愛好與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和課程,從而主動地進行學習。同樣學分制也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要開出足夠數量的課程供學生選擇,教師要有足夠的能力讓學生選修自己的課程。學分制也對目前的高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中流行的以班級管理為主的管理模式必須得到改變。完善學分制,應該是本科教學改革的牛鼻子,讓學生有學習的主動權應該是解決目前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有效方法,也是解決大學嚴進寬出的根本之道。

教育部發布新時代高教40條,允許學生自主選擇專業和課程

關注教育新聞熱點、分享個人觀點,拙木侃教育,感謝您的關注和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