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重讀滇西抗戰大反攻中的一些數字,記住那段熱血鑄就的歷史

重讀滇西抗戰大反攻中的一些數字,記住那段熱血鑄就的歷史

滇西抗戰紀念館雕塑

重讀滇西抗戰大反攻中的一些數字,紀念為國犧牲的英烈

在上世紀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軍隊的抗日戰爭裡,有一場非常重要,但是史書及研究著墨不多的戰役,那就是滇西大反攻。滇西反攻戰役包括東西兩線兩個戰場。東線戰場是中國遠征軍從怒江向西打,西線戰場是中國駐印軍在緬甸北部自西向東打。

滇西大反攻是亞太地區盟軍取得勝利的關鍵戰役。戰役從1944年5月11日中國遠征軍渡怒江起,到1945年1月27日,中國遠征軍和中國駐印軍於緬甸芒友會師止,歷時8個月零16天(共計294天)。殲滅了日軍盤踞在滇西和東南亞的精銳部隊,滇西和緬北的重要城市得以光復,以中國軍隊為作戰主體的盟軍取得了戰役的完全勝利。

滇西反攻作戰,共殲滅日軍69907人,中國軍隊傷亡失蹤共82258人。其中西線戰場中國駐印軍以傷亡18000人的代價,殲滅日軍48850人;東線戰場中國遠征軍傷亡失蹤64256人,殲滅日軍21057人。

滇西大反攻開始之前,經過補充、整編、整訓,分處戰場東西兩線的中國駐印軍和中國遠征軍員額已達22萬人,全部美式裝備,成為當時中國僅有的兩支現代化裝備的軍隊。廣大官兵充滿愛國情懷,士氣高昂。加上英美盟軍支援部隊,盟軍總兵力超過40萬人。

重讀滇西抗戰大反攻中的一些數字,記住那段熱血鑄就的歷史

位於騰衝的國殤墓園官兵墓碑群

中國駐印軍完成現代化裝備整編:

1942年5月,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失利後,總司令羅卓英脫離部隊,跟隨史迪威退往印度。遠征軍新38師從緬甸西北撤到印度阿薩姆邦,副總司令杜聿明率新22師和第5軍直屬部隊經野人山地區(今緬甸克欽邦)也撤到阿薩姆邦。同年7月蔣介石任命史迪威為中國駐印軍總指揮,羅卓英為副總指揮,撤入印度的中國遠征軍統一整編為新編第1軍,下轄新22師、新38師,接受美式裝備,於藍姆伽開始整編、整訓。

整訓後的新編第1軍成為中國第一支真正具有現代化意義的部隊,每師編員12500人,汽車300輛,騾馬千餘匹,105毫米榴彈炮12門,75毫米山炮24門,37毫米反坦克炮36門,81毫米迫擊炮36門,60毫米迫擊炮162門,重機槍108挺,輕機槍360挺,火箭筒108具,火焰噴射器85具,衝鋒槍與卡賓槍各400支,步槍數千支。火力密度和後勤保障與美軍相當,中國駐印軍一個師的火力和運動能力已經全面超出日軍一個1944年制甲種師團。1944年4月,為了發起滇西反攻,中國遠征軍第54軍第14、15師從雲南驛空運到緬北,與新1軍合編為組建為第1軍和第6軍。

在滇西大反攻前,中國駐印軍規模已近60000人,擁有全套美式裝備。

重讀滇西抗戰大反攻中的一些數字,記住那段熱血鑄就的歷史

龍陵松山遠征軍雕塑群

中國遠征軍的完成戰略集結:

1943年4月,也就是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失敗後不到一年,國民政府決定重組中國遠征軍。任命陳誠為司令長官(同年7月後由衛立煌接任),調集駐紮在西南各地的第11集團軍、第20集團軍兩支野戰部隊及第8軍,第5軍的200師、榮譽1師,滇康緬轄區游擊隊等相關支援部隊共20萬人再度重組中國遠征軍,移駐滇西的楚雄、大理、保山、怒江、臨滄等地,開始整編、整訓。遠征軍司令長官部駐保山城北馬王屯。

1944年底,中國遠征軍第11集團軍第2、6、71軍和第20集團軍的第43、54軍在滇西按每個軍3個師編制完成整編、整訓,全部接受美式裝備。第5、8、13、18、73、74、94軍也派員參加了整訓,並獲得大批美式裝備。整訓後的中國遠征軍各部隊輕重武器配備趨於完善,火力顯著加強,通訊和運輸器材更加完備,營連一級都配有電臺,團一級均開設有線電話,戰場指揮便捷。

大反攻前,中國遠征軍總兵力超過16萬人。

以上中國駐印軍與中國遠征軍兵力相加,超過22萬。

重讀滇西抗戰大反攻中的一些數字,記住那段熱血鑄就的歷史

滇西抗戰紀念館大廳地面

日軍成立緬甸方面軍:

與中國重新組建遠征軍時間大體相近,日軍於1943年成立緬甸方面軍,下轄第15、28、33軍,方面軍直轄第49師團、獨立混成第24旋團。在西線參戰的有第15、18、31、33、49、53、54、55、56師團及第2師團(1944年8月後投入)等。日軍部隊雖然番號較多,但大多是從關東軍和中國華北、太平洋戰場抽調而來,長期得不到補充,很少有滿員師團。

日軍以18師團主力對抗中國駐印軍,56師團主力對抗中國遠征軍。加上其它支援部隊,日軍總兵力約15萬人。

當時日軍兵力分佈為:18師團駐密支那為中心的緬北。員額較完整的第56師團5個聯隊駐龍陵方向,第53師團3個多聯隊分駐騰衝、龍陵、芒市,此外,還有第18師團一個聯隊,第2師團一個聯隊及53師團少量部隊分駐芒市、片馬、龍陵等地。

1944年5月,中國遠征軍、中國駐印軍從東西兩個戰場幾乎同時向滇西及緬北日軍防守要點發起猛烈攻擊,掀開了大反攻的序幕,經東西兩線夾擊,滇西戰場南北包抄,在步、炮、空各兵種的有力配合下,

經8個月又16天(共計294天)的激戰,取得全殲日軍緬北、滇西及東南亞精銳部隊的偉大勝利。

此戰,中國軍隊付出巨大犧牲,給日軍予重大殲滅,是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抗日戰爭的重大轉折,也是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由此,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進入反攻作戰。

數字很枯燥,歷史已遠去,但是,當年的犧牲不應忘記,當年的勇士值得我們永遠記住,並尊重。

重讀滇西抗戰大反攻中的一些數字,記住那段熱血鑄就的歷史

中國遠征軍抗日戰士紀念碑

補記:1月27日是滇西反攻勝利會師紀念日,以此小文作紀念。

數據來源:保山市、德宏州及相關縣市文史資料。


謝謝關注,歡迎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