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沒有許家印曾經對恆大“金元足球”投入而影響中超發展,現今中超會是怎麼樣呢?

片片木葉


這個說法壓根就是不成立的,中超的“金元足球”,從有中超這種東西,甚至從甲A時代就開始了。

早在甲A開始的時候,各種大城市的企業就開始紛紛往足球領域砸大錢,包括名噪一時的大連萬達,那就是用錢堆出來的,規模甚至比今天的恆大還要龐大,因為那時候還有實力強很多的國腳團。

從廣州太陽神,廣州松日,武漢紅桃K,天津三星,北京國安,山東泰山將軍這些名字就能夠看出來,各路資本已經瘋狂湧入,直到今日也沒有停止。

許家印投入的,實際上是廣州醫藥,這家當年要死不活的球隊,因為打假球而降級,同時又趕上了中國足球的掃黑,在低谷時抄底成功。

當時在中甲球隊敢於把大小王招入隊中,提三五年拿亞冠的目標,實際上也是中超當時投入減弱的大趨勢中佔了大便宜。

這只是個人的投資策略罷了,恆大在3年時間內把幾乎能蒐羅的所有國腳招入隊中,同時還以近乎壟斷寡頭的形式辦足球學校來蒐羅下一代球員,其結果是小球員們沒有一人從恆大涌出,倒是其他球隊的年輕球員不斷湧入恆大,其結果是有轉會費沒有上場機會。

而當恆大不再投入巨資,坐收紅利的時候,上港、國安這樣有資本介入的俱樂部就開始發力,同時也取得了巨大收效,開始挑戰恆大的壟斷地位。

實際上,職業足球就沒有不靠金元堆的,和許家印,恆大根本就沒關係。仔細想想,廣東足球鼎盛的時候,能夠有四支甲A球隊,如今也不過三支中超,而且廣東球隊沒有廣東人的趨勢還在加劇,這和英超那種模式並沒有什麼區別。但中超可沒有英超那麼大的殖民地遺留觀眾,轉播權始終是不可能賣上去。

因此,許家印如今也在快速收回投資,外援甩掉,內援清理,新一批國腳球員囤積,俱樂部主帥進入國足,這些手筆更像是新一輪的軍備競賽,只不過太隱蔽罷了。

恆大是個中超的成功攪局者,無所謂好也無所謂不好。職業足球關鍵的並不是投資人,而是電視機前和足球場邊有多少觀眾,以及職業、業餘足校裡有多少孩子,有這些作基礎,怎麼投資都能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