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東晉的門閥世襲官僚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時代主角的?

西晉政權是魏晉南北朝分裂時代中惟一的統一王朝,但是可惜的是,西晉重建統一國家的努力很快就歸於失敗。隨著八王之亂的爆發,國家權力迅速崩潰。


東晉的門閥世襲官僚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時代主角的?


之後,隨著五胡入華,衣冠南渡,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最為漫長而動盪的南北朝分裂時代。但如果仔細分析,則發現西晉的短促滅亡是一個頗為意外的歷史變化。


東晉的門閥世襲官僚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時代主角的?


作為曹魏政權的繼承者,西晉擁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政治體制,加之三國內部本身都已形成了局部統一與穩定的局面,建築在這一基礎上的西晉王朝應當說具備了一個長期穩定政權所需的基本條件。

西晉政權的崩潰固然有武帝玄立智障太子這樣的偶然因素作用其中,但是如果究其滅亡的根本原因,則是其官僚階層的凝固化與排他性。


東晉的門閥世襲官僚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時代主角的?


西晉的這一政權矛盾不僅表現在曹魏貴戚子弟對於鄧艾、石苞、張華等出身貧寒的政治人物的排斥上,在統一大業完成之後,則有進一步的凸現。

由於原有官僚階層的封閉性,吳、蜀兩國士人在西晉政治中只能處於邊緣的地位,無法進入權力結構的核心,這對於一個統一國家的政治整合無疑是非常不利的,政治上升渠道的閉鎖為西晉政權的穩定埋下了隱患。

與政權頻繁更迭的景象相悖,從魏晉時代開始出現了社會階層凝固化的趨向,許多前輩學者都曾探討過東漢末年的大姓名士與魏晉士族社會形成之間的關聯。


東晉的門閥世襲官僚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時代主角的?


魏晉官僚階層流動性的減弱在魏明帝時代便已初見端倪,以夏侯玄為首的名士圈,包含了大量曹氏貴戚子弟,其在形式上模範漢末清議,品評人物。但是這些人作為“當朝俊士”,以才華智慧為當世所矚目,同時又是當朝高官權門的貴公子,以父祖少居清要。

他們在政治上已屬於權勢者一方,與“以天下名教是非為己任”的漢末名士有著質的區別,不再以清議的方式對抗專制皇權,而是利用優越的家族勢力分割權勢,奢侈享受,清談玄理,虛無放誕,成為一種新式的文化貴族兼政治貴族。


東晉的門閥世襲官僚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時代主角的?


這一評論網絡目的不在於激清揚濁,有清議之名而無其實,而是通過人物評論的手段影響選舉,形成一個分享權力的新貴網絡。

這一親貴的評論網絡試圖干涉國家的選舉,無疑對皇權構成了挑戰,因而魏明帝曾以抑制浮華為名,加以打擊。


東晉的門閥世襲官僚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時代主角的?


由於夏侯玄等人最後站在了司馬懿的對立面,這一貴戚子弟的交遊網絡發生了分裂。但魏末對立的曹、馬雙方其實都與這一社會網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仔細看曹魏後期的官僚重臣的名單,不難發現功臣子弟出身者佔據了其中的絕大多數,無論曹爽還是司馬懿,所重用的人物其實系出同源,從中足可窺見官僚階層走向封閉的趨勢。


東晉的門閥世襲官僚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時代主角的?


與一般王朝改朝換代的過程有所不同,曹魏的政治網絡基本上完善地被司馬氏繼承下來,轉化為西晉官僚階層的主幹,這主要是由內部與外部兩個因素所共同決定的。

一方面在三國分立、強鄰窺伺的外部環境下,司馬氏家族並不具備進行大規模政治清洗、重建權力結構的條件。而另一方面,司馬氏家族本身便是曹魏政權權勢網絡中的重要一員,與曹魏貴戚子弟有著世代通婚、交往的密切關係,因此採用將魏臣轉化為晉臣的建國方式,對於司馬氏無疑是代價最小、最利於保持政權平穩的過渡方式。


東晉的門閥世襲官僚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時代主角的?


魏晉時代作為士族重要的發育期,其政治局勢的演進對於士族政治的最終成型具有深遠影響。正如學者所指出的那樣,漢魏、魏晉兩次王朝革命所確立的禪讓模式構成了後世政權轉移的一種新的典範,形成了與漢代不同的政治傳統。

由於禪讓這一王朝易代方式的特殊性,官僚階層在這兩次王朝革命過程中基本上沒有受到大的損失,在保持政權穩定的同時也造成了“世官”現象的普遍存在。


東晉的門閥世襲官僚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時代主角的?


晉初功臣中三世顯宦者比比皆是,其主要成員大都是曹魏功臣的第二、三代子弟,而作為受成之主的晉武帝,由於其本人缺乏足夠的政治基礎,不得不仰賴父祖遺業,採取優容功臣的方式籠絡其心。這使得漢末到晉初約一個世紀的時間內,逐漸形成了一個穩定延續的政治受益群體,累世仕宦成了西晉政治中的普遍現象。


東晉的門閥世襲官僚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時代主角的?


西晉官僚階層經過魏晉兩代的生長髮育,已經形成了一個通過婚姻、交遊、同僚、徵辟等方式凝結起來的不正常不健康的政治利益共同體,加之魏晉之際玄學清談的興起,這些官僚家族除了政治利益外,在文化上也逐步形成了共同的趣味與認同。

因此,在西晉一個以累世仕宦為特徵,具有共同文化特徵,分享一個帶有封閉性的通婚、交遊網絡的權貴階級已日漸成型。


東晉的門閥世襲官僚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時代主角的?


許多西晉官僚家族在五胡十六國的動亂中遭到了重大打擊,中斷了士族化的進程。但是北方長期的戰亂也成為大族代際更新的重要契機,特別是中央權力崩潰之後,擁有鄉里勢力的大族成為地方政治的主導力量,在原有政治體系無法正常運作的情況下,區域性的割據政權都必須藉助地方大族的合作,方能鞏固政權,這為地方大族社會地位的上升提供了渠道。


東晉的門閥世襲官僚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時代主角的?


在南方,東晉雖然延續了西晉的正朔,但是這一由北方流亡大族支持下建立起來的政權,皇權力量更趨薄弱,無法抑制大族的勢力,最終形成了皇權與大族共天下的分權格局。

在這一格局下,西晉時代便已普遍出現的累世仕宦的現象在東晉已經演變為政治傳統的一部分。

東晉士族雖然並非完全承自魏晉官僚階層,但東晉門閥政治中至少有兩個重要的特徵淵源自西晉,一個具有累世仕宦傾向的政治群體,一個以玄學清談為共同文化特徵的官僚階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