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在這裡,四季的故事都生機盎然

狀如天鵝引吭的黑龍江,四季景緻講述一個生機盎然的故事:春天,滿山遍野的興安杜鵑衝你頷首微笑;夏天,清涼歡囂的三江水驅走騰騰暑意;秋天,萬畝“稻花香”枕鐮待割;冬天,銀冰白雪粉妝玉砌一個童話世界。

白山黑水間,莽莽林海里,黑龍江省各級檢察機關正打響一場守護生態和民生的公益訴訟攻堅戰。

“小專項”帶動“大提升”

“黑龍江是生態資源大省,森林、煤礦、溼地、界江……全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要以服務經濟發展和保障民生福祉為立足點,圍繞服務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等重點領域深度聚焦、精準發力。”黑龍江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高繼明提出了以專項行動為牽引,帶動公益訴訟各領域辦案整體穩步推進的工作思路。

黑龍江省檢察院在該省部署開展“校園周邊食品安全”“醫療廢物清理”“飲用水水源地保護”三個公益訴訟專項活動,開展小煤礦關閉整治公益保護專項調查活動,開展秸稈露天焚燒、燃煤小鍋爐大氣汙染公益訴訟“小專項”活動。

“2018年6月,省檢察院抽調全省百名精幹力量對四煤城年產能在15萬噸以下的小煤礦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排查,發現違法違規問題線索113件,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線索19件,公益訴訟案件線索7件,省委政法委就此牽頭召開問題線索移送專題會,專項工作為整治煤礦安全問題提供了經驗。”曾參與辦案的大慶市檢察院副檢察長欒福成提起那段經歷,信心滿滿。

七臺河市龍湖礦附近堆放的4萬立方米垃圾被清理了,新富煤礦六井已停止向倭肯河支流龍湖河排放汙水,附近居民在家喝上了放心水。

“以後逛夜市吃美食心裡更踏實了。大學周邊夜市的每個經營攤上都多了一張登記卡,卡上除了攤主信息,還註明了監督電話,另外張掛了健康證。”家住哈爾濱師範大學夜市附近的李女士很高興。在哈爾濱市南崗區檢察院的監督推動下,南崗區街道辦加強了對5處早、夜市380餘家攤位食品安全的監管。

在幾個“小專項”的帶動下,公益訴訟工作有了較大的提升。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黑龍江省檢察機關共摸排公益訴訟案件線索5825件,立案4877件,提出檢察建議和發佈公告4375件,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31件。

“小切口”做出大文章

“公益訴訟工作不宜貪大求全,要以小見大,重點關注人民群眾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哪怕是小事情,也要努力做出大成就。”黑河市檢察院檢察長孫曉軍向記者講起該市兩級檢察院保護母親河生態安全的故事。

黑河市檢察機關從該市14.5萬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出發,利用3臺無人機對飲用水水源地進行跟蹤監督。經調查發現,小金廠水源地保護區內209省道存在交通穿越問題,愛輝區檢察院向市交通運輸局制發檢察建議,被建議單位應聲整改,並表示將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確保飲用水水源地的絕對安全。

同江市位於松花江與黑龍江交匯處南岸,是全國“六小”民族之一赫哲族主要聚居地。2018年,該院以“保護赫哲族民族傳統文化和生態資源”作為公益訴訟特色內容,建立“保護赫哲族民族傳統文化和生態資源”公益訴訟宣教基地,輻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特色小鎮保護等方面,做足環境治理、生態資源保護和食品藥品安全等方面公益保護大文章。

小切口做出大文章,也獲得了廣泛支持。近日,黑龍江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支持檢察機關依法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的意見》,省政府、省檢察院聯合印發了《關於在檢察公益訴訟工作中加強協作配合的通知》,對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予以肯定和大力支持。

如何更好地發揮公益訴訟作用,達到雙贏多贏共贏效果,是黑龍江省檢察機關一直積極探索的問題。

2018年8月,鐵力市檢察院召開檢察建議宣告會,對1起在河道內違法採砂而水務行政管理機關不履行法定監督職責公益訴訟檢察建議進行了宣告並當場送達。12月,海林市檢察院檢察建議宣告廳就6起醫療廢物清理和1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領域的行政公益訴訟案件,一次公開宣告了7份訴前檢察建議。

2018年10月,黑龍江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定了《黑龍江省人民檢察院關於檢察建議宣告、公告的規定》。《規定》指出,檢察機關可以在專門設置的檢察建議宣告廳宣告檢察建議,被監督單位負責人一般應當到場接受宣告。對社會影響較大、需要社會公眾知曉等重大公益訴訟案件,或者被監督機關不接受、不落實檢察建議的,檢察機關可以在新聞媒體上公告檢察建議。

黑河市兩級檢察院採取當面溝通、書面建議、跟蹤問效、落地生根“四步走”檢察建議模式增強監督實效。在辦理愛輝區老母豬溝生態環境遭破壞案中,愛輝區檢察院通過制發檢察建議,促使林業部門對該地18.12公頃砂金過採區投入資金30餘萬元,種下雲杉1.5萬株、樟子松3萬株。這種跟蹤問效使檢察建議由“柔性監督”變成“靶向治療”,打造了“專業化法律監督+恢復性司法+社會化綜合治理”的多贏模式。

對經過訴前程序,行政機關仍不依法履行職責,受損公益未得到有效保護的,檢察機關依法及時提起訴訟。承包人趙某在承包蘭西縣一處國有草原後,將189.5畝草原改變用途用於耕種農作物、種植樹木。蘭西縣檢察院向該縣畜牧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對違法開墾的草原進行清理,責令趙某限期退耕還草。該局收到檢察建議後,雖然下達了恢復植被通知書,但整改期滿後,非法開墾的草原仍然在種植玉米、南瓜,尚有109.7畝草原植被沒有恢復,公共利益仍然處於受侵害狀態。2018年8月,蘭西縣檢察院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請求判令縣畜牧局依法履行草原監管職責。

守護北疆亮麗風景線

黑龍江森工林區是全國最大的重點國有林區,是東北亞陸地自然生態系統主體之一,生態地位十分重要。近年來,黑龍江省檢察院林區分院堅守森林、林地、溼地、植被、物種的保護紅線,為維護和保障森林資源生態安全設立了一道法治防護網。

林區檢察機關積極調研森林資源生態安全及森林資源狀況,梳理近年來破壞森林資源的案件,分析潛在危害程度,創新維護森林資源生態安全途徑,在黑龍江省率先辦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支持起訴案件,“補植復綠”賠償款用於植被恢復;做好涉及森林資源公益訴訟案件線索收集、分流、督導、反饋工作;利用12309平臺打造森林資源智能化檢察服務公共平臺。

中國龍江森工集團黨委書記李坤在聽取檢察公益訴訟成績後點贊:林區檢察機關圍繞森林資源生態保護,檢察監督的力度、取得的成績前所未有,檢察機關公信力、影響力前所未有,檢察隊伍高標準、高狀態前所未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