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農村俗語:“會當媳婦兩邊瞞,不會當媳婦兩邊傳”,有道理嗎?為啥要隱瞞呢?

農夫也瘋狂


農村俗語:“會當媳婦兩邊瞞,不會當媳婦兩邊傳”,有道理嗎?為啥要隱瞞呢?其實不論是農村還是城市,只有家庭和睦和諧才能有美滿幸福的生活,家和萬事興的道理誰都懂,作為家庭之中穩定最重要的一員,媳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媳婦在家庭之中的所作所為,直接關係到家庭的幸福程度,聰明乖巧的媳婦很容易在其中左右逢源,兩邊討好,但也確實存在一些不會說法和做法不妥當的媳婦,造成敵我之勢,不但很難團結一致,而且還會矛盾不斷。



會的媳婦兩邊瞞:家庭的矛盾很多時候是在雙方親家、婆婆和兒媳之間產生,很多時候小兩口還真的相安無事,但牽扯上雙飛家庭之後,卻會截然不同,尤其是媳婦在自己孃家和父母交流所說的話,很容易讓父母產生一些別的念頭,這就要看這媳婦會不會“瞞”,會瞞的媳婦在自己孃家決計不會說一些婆家不好的話語,言多必失的老話確實如此,而且還會讓自己的父母對婆家會有別的看法,久而久之總會要爆發,在婆家亦是如此,對於自己孃家的一些事物話語,也都要做到相應的瞞,其實這也是會做媳婦的聰明之處,而心直口快不會做到媳婦,往往會兩頭傳話,很多話語傳在在雙方父母的耳裡,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對於家庭和睦是起著很壞的作用。



對於雙方父母除了話語必要的瞞之外,其實還有很多也是需要做到一些相應的瞞,相對於一些錢財物品,也是需要善意的謊言,對於不愛計較的父母對於這些自然不會放在心上,但有時候也有一些父母卻愛計較這些,而且還會產生理解為孰輕孰重,偏心偏向等等諸多的想法,這些生活之中常見的小事,有時候還真的要有分寸的去做,一碗水端平才是最主要的。除了雙方父母之外,對於自己的丈夫和婆婆也要學會適當的“瞞”,丈夫是最容易受到夾板氣攻擊的對象,很多時候丈夫在妻子和老孃之間,很難做到兩全其美,其中很多都是需要,妻子在中間做到事端挑起和結局的作用,這些都是會做的和不會做的媳婦,有和很大的不同,家庭幸福指數自然也會不同。


家庭和睦才是幸福的主要因素,家庭成員的和平相處,對於屬於兩個外姓人的婆婆和媳婦,尤為關鍵重要,只有婆媳關係融洽,才能真正做到家和萬事興,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農村俗語:會當媳婦兩邊瞞,不會當媳婦的兩邊傳。有道理嗎?為啥?

枕邊風是生活中一種蠻厲害的風,它能夠主導一個家庭的和諧與幸福,也會引申一個家庭的矛盾跟怨恨。


在農村,一個好女人,一個好媳婦,除了能夠在婚後和老公過好小日子,最重要的就是相夫教子。相夫就是輔佐丈夫。

怎樣個輔佐法呢,那就是給丈夫營造最和諧的家庭生活條件,讓丈夫能夠安心忙自己的事業。

好女人兩頭瞞,這裡的好女人是指比較會處理事情,很通情達理的女人,兩頭瞞,一般是瞞婆婆家裡和孃家的一些事情,要想小夫妻生活開心快樂,首先就是親家兩家關係好。

悠然沒結婚時,曾經聽過一個已婚同事叮囑過這樣一句話:你們這些年輕姑娘要好好記住,無論將來在婆婆家裡受了什麼委屈,都不要回孃家學話,除了挑起矛盾讓老人上火之外沒有別的一點好處。

農村確實存在很多這種情況,小兩口一吵架,媳婦兒就往孃家跑,回孃家把自己的委屈全抖出來,然後孃家人會火冒三丈,有沉不住氣的會給閨女掙氣,因此孃家人和婆婆家的矛盾會因為媳婦的訴苦越來越大。


好媳婦兒應該只回孃家說婆婆家的好話,讓孃家人放心自己,而不是在婆婆家裡說俺娘怎麼說怎麼說,更不是告訴母親婆婆對自己怎麼不好怎麼不好。

枕頭風是媳婦最常吹的風,有些媳婦會因為跟婆婆或者妯娌之間有點小矛盾,就經常在老公跟前吹耳邊風,吹多了老公自然是信自己媳婦,於是會和兄弟們之間產生隔閡,甚至最後兄弟反目,母子成仇。

好女人在家庭裡會兩邊抹,把事情抹沒了,這邊哄孃家,那邊哄婆家,這邊哄老公,那邊哄妯娌們,真正做到家和萬事興。


悠然見東山


“會當媳婦的兩邊瞞,不會當媳婦的兩邊傳”,這句農村俗語是非常有道理的。隱瞞是為了讓婆媳關係和諧,家庭關係和睦!

其實不論是農村還是城市只有家庭和睦和諧,才能有幸福美滿的生活,家和萬事興的道理咱們都知道。作為家庭中的重要一員,媳婦的角色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媳婦的做事方法,做事態度對於家庭的幸福可以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聰明的媳婦更是會左右逢源,兩邊討好,也有一些媳婦和婆家關係不和,生活中充滿了矛盾。

第一,會當媳婦兩邊瞞。

媳婦畢竟是娶到家裡面的人,要說和婆家關係處得親密無間也不太現實特別是剛過門的新媳婦,回到孃家的時候,母親肯定會問一些在婆家生活的怎麼樣,在婆家住的還習慣嗎?婆家人對你好不好等一些類似的話,會當媳婦的人一般說,婆家對我可好了,那麼當自己人一樣看待,母親聽了之後自然也就會放心,即便是平常日子裡有點小矛盾,小摩擦,這樣的媳婦也不會在自己母親面前提起,這樣一來,親家之間的關係就會比較融洽。



另外,會當媳婦的人,在婆婆和丈夫之間也會瞞,農村很多家庭都是男人在外面打工,媳婦在家裡面照顧孩子,和婆婆相處在一起時間長了,難免會有一些矛盾,聰明的媳婦一般都不會把這些矛盾告訴給丈夫,一來是怕丈夫分心,二來是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多多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己給婆婆認可錯,事情也就過去了。

第二,不會當媳婦的人兩邊傳。

不會當媳婦的人往往會製造出更多更大的矛盾,自己在婆婆家受到一點委屈,一點不合心意,動不動就往孃家跑,添油加醋的給自己的母親訴苦,說婆婆這不好那不好,即便是自己不佔理,也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這樣一來,兩家人的關係難免會受到影響。


不會當媳婦的人在婆婆和丈夫之間也是兩邊傳,今天對婆婆說丈夫這不好那不好,明天對丈夫說婆婆如何如何不幫自己帶孩子等,一次兩次可能沒什麼,畢竟是母子關係,但時間一長,難免在心中留下積怨。

所以說,媳婦在家裡面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會當媳婦的讓一家人更和諧,不會當媳婦的讓一家人矛盾重重。


一顆柚子C


有人說,做媳婦難,做好媳婦更難,其實,做農村好媳更是難上加難。在農村有一句俗語叫“會當媳婦兩邊瞞,不會當媳婦兩邊傳”,說的就是好媳婦的標準。在農村做一個好媳婦不僅是要學會做家務,伺候公婆,照顧孩子,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調解家庭矛盾。

有人說,你說錯了吧,調解家庭矛盾不是村委會的事情嗎?理論上是這樣,但是實際情況是,因為家長裡短而鬧出來的風波,大部分還是要由家庭成員自己解決的。外人無法干涉,干涉了也給不出主導意見。

這個時候,就能看出好媳婦和差媳婦的區別了,一旦家裡人有了矛盾,好媳婦會兩頭瞞著。比如說見了自己的父母,說公婆對自己如何如何好;回頭見了公婆,又說自己的父母如何如何支持自己嫁過來。

如果丈夫和婆婆因為什麼鬧了矛盾,好媳婦更是兩頭“假傳聖旨”,傳來傳去,可能一場風波也就過去了。而差媳婦在處理這樣的問題上就棋差一著了,兩頭都傳雙方真實的想法,結果導致兩邊的火氣都是越來越大,矛盾不可調和。

為什麼好媳婦會兩頭瞞呢?因為她是基於這樣一種認識的,那就是在農村家裡發生的這些矛盾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比如誰摔了摔誰家的碗,誰打了誰家的狗等等。這些事情說大不大,說小又不小,因為它牽涉到的是農民的切身利益。

中國農民又是最看重自己利益的,哪怕這個利益牽涉的可能只有幾元錢。但是壓在心中的怨氣必須要發洩出來。如果有人在中間進行調和,兩邊一說好話,那麼這個事情可能就這樣過去了,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好媳婦會在農村受歡迎的原因所以。

有這樣的好媳婦,男人儘可以放心把家交給媳婦打理,自己放心到外面去打工賺錢。這樣的好媳婦被稱為賢內助,真正的賢內助吹的是和諧的枕邊風,她可以讓家庭風波消弭於無形之中。

其實,細數中國農村家庭矛盾,無非就是那麼幾樣,什麼婆媳矛盾,叔嫂矛盾,妯娌矛盾。有些涉及到錢或物,但是都不是主要的,關鍵是農村人特別好面子,一旦面子上過不去,就等於是心裡一道坎過不去。這個時候,好媳婦想辦法給他一個臺階下,那麼滿天的烏雲也就散了。

所以在農村,做個好媳婦並不容易,不僅要人品好,行得正,走得正,更重要的是,在學會察言觀色,學會在不同的人面前說不同的話。而差媳婦只會在家人面前哭訴自己所受到的委屈,殊不知,中國農村就是這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因為家庭成員較多,一直都會存在下去。

這跟城市不一樣,城市裡兒女結婚後一般會搬出去單過,和父母公婆離得較遠,不在一起就不會有太多矛盾。而農村直到現在還是有些地方還是大家族式的生活方式,幾十口子人擠在一起。人多的地方就會有矛盾,這就凸顯了好媳婦的重要性。誰要是娶了好媳婦,真的是受益一生。


小小嬴政


婆媳關係自古以來就是比較難以把握的東西,電視劇中的很多家庭劇也都主要講述婆媳之間的鬥爭。並且這種電視劇也很受廣大中老年婦女的喜歡。農村有句俗語叫做“會當媳婦兩邊瞞,不會當媳婦兩邊傳”。那麼這局話有什麼實際的意思呢。

婆家和孃家唯一的紐帶就是兒媳。孃家將自己呵護多年的明珠嫁到別人家,而婆家也將會多一個成員。但是婆家畢竟不是自己孃家,所以很多事情都受到約束,甚至受委屈。這個時候如果媳婦處理不好自身的位置,婆媳關係會受到影響,孃家婆家關係勢必也會受到牽連。在古代女子嫁到婆家,一般都要遵守三從四德,遵守婦道,相夫教子。所以這種古老的思想也就慢慢的流傳下,導致現在有的婆婆對自己的兒媳要求也比較苛刻。但是現在誰家的子女不是嬌生慣養長大的,就算嫁為人妻也不可能說受了欺負不告訴自己媽媽的。 這個時候如果媳婦在孃家人面前說出婆家人的不好。有的孃家人可能不是很通情達理或者看到自己的女兒受欺負,心裡不舒服就會找婆家人的麻煩。這樣多多少少會引起兩家關係的不和諧。時間長了就會讓這個裂縫越來越大,就更有可能會導致婚姻的破裂。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指的是丈夫和婆婆之間的關係,我們都知道婆婆一般都會刁難一下剛剛進門的媳婦,以此告訴她家中的一些規矩,但是很多媳婦受不了最後就會向丈夫告狀,讓丈夫去跟婆婆講道理,或者是自己受了丈夫的一些委屈之後,就會選擇向婆婆告狀,其實無論是發生了什麼事情,都是妻子和另一個人兩個人之間的事情,不應該是要兩邊到處去說,因為如果你向兩邊訴說的話,別人會認為你有挑撥離間的嫌疑,這樣對一個家庭來說是非常不好的。

有的婆婆希望兒媳可以生男孩,結果生下來女孩子,婆婆就會表現出很不高興,甚至不待見自己的兒媳。無論是照顧孩子,日常生活起居上婆媳之間多多少少都會有些矛盾,不過退一步開闊天空,畢竟關係是靠兩個人去維持的。

所以說我們如果想要做一個好的妻子的話,在碰到什麼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想辦法自己去解決或者是和當事人兩個人互相溝通將問題解決掉,並不是到處去傳流言蜚語,不然這樣對於一個家庭無論是於情於理都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各位看官,你們認為呢?


神經餅大大


在農村,一個好丈夫,一個好媳婦,兩者都很重要,除了能夠和丈夫一起過幸福的生活,還有就是要相夫教子。相夫就是輔佐丈夫,要給丈夫營造著最和諧的家庭生活條件,讓他能在外面安安心心的工作。我們一起來說說農村俗語:“會當媳婦兩邊瞞,不會當媳婦兩邊傳”,有道理嗎?為啥要隱瞞呢?

“會當媳婦兩邊瞞”在每個家庭中,不管夫妻也好,婆媳關係也好,難免也會有矛盾,意見不同吵吵鬧鬧的。最關鍵的時候婆婆和媳婦吵架,媳婦總覺得自己是外人,連做丈夫的沒有站在她那邊,而是在沉默,這樣一樣心裡覺得特委屈。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媳婦是外姓人”,所以有些婆婆覺得跟媳婦是有距離的,婆婆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也是婆婆眼裡的外姓人。特別剛結婚不久的女孩子,回到孃家的時候,自己的父母都會問“在婆家過得怎麼樣”“他們會不會欺負你”等等類似的話。要是會當媳婦的人會說“我在婆家過得很好”“他們對我也挺好的”,讓父母放心。就是在平日裡跟婆婆發生一點矛盾,也不要跟孃家人說,免得他們擔心。



會當媳婦的稍微忍讓一下,畢竟婆婆他們是長輩,不能跟他們硬來。可以跟丈夫溝通自己的想法,立場和態度,儘量去和婆婆解釋清楚,免得矛盾越來越大。還有就是婆婆與丈夫之間也要隱瞞,丈夫在外工作,不在家,婆婆和媳婦發生矛盾的時候,會當媳婦的人不會告訴丈夫,本事大事化而小事。這樣一樣,婆婆也會看到眼裡,記在眼裡。有些婆婆很有氣勢,就算她自己做錯了,也不承認,以為她一直都是對的,會當媳婦的就要一些事情上,遷就,禮讓婆婆,這樣的家庭才會和諧相處。

“不會當媳婦兩邊傳”在婆家受了委屈就馬上去孃家訴苦。大家都知道,人受了委屈的時候心情也不好,很容易把事情過錯推向給他人。可能會添油加醋的,明明事情很小非要說的很嚴重。比如婆媳之間的矛盾,有可能是媳婦的問題,而向孃家訴說的時候,卻把過錯推向婆婆那邊,為了表達自己受得委屈還會把事情說大了。即使自己做錯了,還挺有理的,也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就會讓孃家人對婆家人有意見,時間久了可能會引起家庭矛盾,鬧得不可開交,連親家都沒得來往。



不會當媳婦的人,很會做兩面人,在丈夫和婆婆兩邊傳話,在自己丈夫面前數落婆婆的不是,在婆婆面前就乖自己的丈夫做的不夠好。說一兩次沒關係,畢竟是親生的。要是時間久了,婆婆和自己的丈夫也會引起矛盾的積累。給家庭鬧得不和諧,要是一天因為一些事情,就會矛盾爆發,引起爭分,可能會大大出手。



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些俗語,作為丈夫就要承擔責任,讓自己的媳婦可以跟自己的母親處好關係,而做媳婦的自然也要起到好的作用,要學會換位思考,不要動不動就把家裡的小事到處說,生怕別人不知道你的家事一樣。將自己的孃家跟婆家的關係維護好,兩頭瞞是一種智者的做法,這樣才能夠有幸福美滿的家庭,家和萬事興。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賣煎餅的小夥子


善意的謊言,是能夠維持好兩邊家庭必需的技巧。做媳婦的出於維護兩邊家庭的和睦幸福,應該知道那些話能說那些話不能說。那些話應該適當處理,乘除加減。

因為,雖然兒女走到一起,成了一家人。兩家隨之成了親家。但多數情況下,婚前兩家都是陌生人。瞭解有限。尤其那些婚前存在經濟扯鋸較多的婚姻。兩親家難免互相有些想法。要搞好兩家關係,真正做到親上加親,這時候媳婦就是橋樑。

會當媳婦的人,會把兩家關係中的一些敏感點儘量瞞去。媳婦到了婆家,婆家的一些隱私,一些矛盾。慢慢的都會暴露在自己的面前,公公,婆婆的一些言語,尤其對親家有關的問題的看法。有些要點到為止,有利的話要多說,不利的話要不說。

同樣,爸爸媽媽有些話,有些看法。也要有所區別傳達。

通過媳婦這個橋樑,把兩家關係處好了。媳婦自然就是好媳婦了。


朱增林呀


嫁人後每天都過得挺累的,大家不要住一起,不用天天見就好了,一年相處幾天的情況下那就最好了!再好的人也有缺點,再壞的人也有優點,要怎麼說,活著就是開心重要,真的不想為了瑣碎的事情爭執不下,各自過便是最好不過了



陳陳的過往雲煙


婆媳關係中男性責任最大,男的不會處理處理不公才容易出問題呢


啦啦啦19841111


農村俗語:“會當媳婦兩邊瞞,不會當媳婦兩邊傳”,有道理嗎?為啥要隱瞞呢?

作為農村家庭,過去農村弟兄們多,有時候一個家庭人口多,難免因為生活中的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有時候鬧個臉紅脖子粗的。老話說得好“家和萬事興”,這一個家庭只有和和睦睦,才會少了紛爭,多了一些和睦。所以說農村俗語“會當媳婦兩邊瞞,不會當媳婦兩頭傳”是很有道理的,即使是挪到現如今,也是很適用的,它是家庭和睦、減少糾紛的法寶。

會當媳婦兩邊瞞

在過去,農村兒子結婚後,如果兄弟們多,大多是要分家另過的。有的時候,只有一個兒子的,即使是不分家,也都是給兒子蓋一處新房子,獨門獨院分開來過。這樣一來,也減少了婆媳之間的一些接觸,避免了一些言差語錯產生的誤會和矛盾。

農村有句話叫做“媳婦是外姓人”,所以自古以來很多婆婆總覺得媳婦與自己有距離。殊不知,自己也曾是婆婆眼裡的外姓人。特別是剛結婚的新媳婦,回到孃家的時候,當母親的便會問一些諸如“在婆家過得咋樣?”“婆婆一家人拿著好不好”之類的問題。會當媳婦的總會說,婆婆可好了,對待自己像是對待親生閨女一樣,讓自己的母親放心。就是平日裡與婆婆有點矛盾,也絕不在母親面前提起。這樣一來,親家的關係就會非常融洽。

再一點,會當媳婦的,在婆婆與丈夫之間也隱瞞。過去,男人在外幹活兒,媳婦與婆婆在家要是因為一些小事產生分歧,爭吵起來。會當媳婦的也絕不會告訴丈夫,而是本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則。這樣,婆婆也會看在眼裡,記在心上。過去當婆婆的“氣勢”,所以有時候即使自己錯了,也不會在媳婦面前認錯。會當媳婦的就會在一些事情上,遷就、禮讓婆婆,這樣換來家庭的和諧。

不會當媳婦兩邊傳

有些不會當媳婦的,在婆婆家受了一點點的委屈,動不動就會往孃家跑。跑回家和自己的母親訴苦,婆婆又是這麼不對,那麼不對的。有時候,即使是自己不佔理兒,也認識不到自己的缺點。如此一來,就會使得孃家人對自己婆婆家心存芥蒂,長此以往,隔閡越來越深。如果哪一天因為一點兒小事,便會引發家庭矛盾,鬧得不可開交。

不會當媳婦的,在丈夫與婆婆之間也是兩邊傳話,在丈夫這裡數落婆婆的不是。到了婆婆那裡,有怪丈夫做的不到位。一次兩次,倒也無妨,畢竟人家是親生的。但是,時間長了,婆婆與丈夫之間也會積累矛盾。給家庭和睦埋下隱患,說不定哪一次因為言語來往,就會矛盾爆發,引起紛爭。

這當媳婦的是“磨刀石”,兩邊磨,一方有意見的時候,儘量去充當和事佬,這樣才有利於家庭成員間的和諧。而不是有屁大點兒的小事,就傳的沸沸揚揚,生怕別人不知道。兩頭瞞,是一種智者的做法,從家庭和睦出發,維護一個家庭的和和美美。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