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路易十四身上的臭氣,能在十步開外就叫人噁心得作嘔,為什麼不洗澡呢?

田慧雨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他嚴格的遵守不洗澡的約束,因此他渾身上下臭氣熏天。天主教的信仰認為:骯髒的身體才能夠更好的去接近上帝,所以不洗澡就成了神聖的聖潔象徵。那些有足夠勇氣不洗澡的年輕人,特別是常年不洗澡的通常會被封為聖人。路易十四為了更好的利用天主教控制法國,他堅持數十年不洗澡,最終成了天主教的聖人;他還將新教徒全部趕出法國,以堅定法國是天主教的法國。

希臘與羅馬帝國時期,洗浴是一種高級享受,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奴隸都有洗浴的習慣。羅馬帝國還建有專門的公共洗浴場所,裡面的服務聲色俱全,那真是無上享受。後來羅馬帝國漸漸衰落,基督教也被羅馬帝國定為國教。基督教認為世皆有原罪,因此不能洗浴,原因也主要有兩點:其一、防止人們在享受中墮落;其二、保持一副骯髒的身體面對上帝,才能得到上帝的可憐而赦免其原罪。

路易十四是法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他當了72年又3月18天,他武功赫赫,威名遠播,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國王。路易十四認為,要獲得無上的權力,他必須統一法國人的宗教信仰,讓全法國人都信仰天主教,不得有其它信仰。天主教、新教、東正教是基督教的三大流派,其中新教是從天主教中分裂出來的,東正教則是東羅馬帝國的基督教的延續。法國信仰天主教,是神權與教權的結合體,路易十四國王虔誠的信仰天主教,並將新教全部派擠到德國、英國等國家。

天主教不允許教徒洗澡,主要原因是歐洲黑死病流行,無數的人們死於疾病,天主教卻無法治療此病。後來天主教認為人們身體越髒,疾病就越不容易感染人們,因此天主教規定人們儘量少洗澡,久而久之歐洲人就很少洗澡了,並把不洗澡當成忠於宗教的行為之一。 路易十四常年不洗澡,身上惡臭無比,於是他用名貴的香水向自己身上灑,以此壓制惡臭。路易十四是與康熙同時代的偉大帝王,他曾致信康熙,還給康熙送了渾天器等30箱科學儀器,他們獻上金雞納霜治好了康熙的瘧疾。最終路易十四得了腳氣病而死,這跟他常年不洗澡有很大的關係!



大秦鐵鷹劍士


路易十四非常不喜歡洗澡,據說一輩子就洗了7次澡,而且最長洗澡間隔時間達到了64年之久,以至於他的情婦蒙特斯班侯爵夫人說;

路易十四身上的臭氣,能在十步開外就叫人噁心得作嘔。


▲蒙特斯班侯爵夫人▲

路易十四是誰?堂堂的太陽王,法國波旁王朝第三任國王,5歲繼位,一直活到了77歲,在位時間長達72年。是整個歐洲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獨立主權君主。

他的一生相當傳奇,對內加強中央集權,建立了絕對君主制,把軍事、財政大權收入囊中。對外多次發動戰爭,讓法國成為了西歐強國。然而,就這樣一個鐵血君主卻有著很多看似奇葩的愛好。

最讓人熟知的就是他的高跟鞋了。他因為身材矮小,但為了在臣民面前顯示其光輝偉大的形象經常穿著高跟鞋。最讓人驚訝的是,他穿的竟然還是紅色的。

▲路易十四▲


除了喜歡高跟鞋之外,他最喜歡的就是常年不洗澡了,為此很多人都說他身上的臭味讓人作嘔。那麼堂堂一國之君,為什麼身上都臭了也不洗澡呢?

首先說,不洗澡在中世紀的歐洲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規矩,很多人一輩子洗不了幾次澡。比如路易十四的曾孫路易十五,他這一輩才洗了三次澡,分別是出生、結婚和去世。如果不算去世時的最後一次,路易十五這一輩子就洗了兩次澡。

另外,路易十四不洗澡也不是因為珍惜水源。法國水資源豐富,塞納河從巴黎城區穿過,人們取水也非常方便。而路易十四不洗澡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因為歐洲當時的醫生,另一個則是因為歐洲當時的基督教。



先說醫生的問題吧。歐洲在15世紀時爆發黑死病,也就是鼠疫。當時的歐洲醫療條件非常差,所有的醫生束手無策,整個歐洲為此付出了2500萬條生命,佔據了整個歐洲人口的三分之一。

正在人們對黑死病恐懼的時候,很多庸醫站了出來,他們說黑死病是通過空氣傳播的。大致的意思是在人們洗澡的時候,皮膚的毛孔會張開,然後大量有毒的空氣會被吸入體內。這種看似無稽之談的說法很快得到了傳播,於是所有人都對洗澡避而遠之了。

其次就是基督教的原因。中世紀的基督徒也非常不喜歡洗澡,很多人一年只洗一兩次。原因在於洗澡是重要的宗教儀式,如果大眾經常洗澡時對神的褻瀆。久而久之甚至產生了一些奇葩的規定,比如威廉·萊基在《歐洲道德史》中說;“肉體的清潔是對靈魂的褻瀆。”



最後說一下,路易十四每次出汗之後都會用乾毛巾擦汗,然後更換衣服,這在當時也算是一種講衛生的表現。


我是越關


關於路易十四一生究竟洗了多少次澡,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說有7次,有的說只有3次,還有說法他一輩子明明只洗了兩次澡。他建造的富麗堂皇的凡爾賽宮,最初既無廁所也無浴室。他不但不常洗澡,也不常洗臉洗腳。他洗臉的方式,不過用棉花醮點加了酒精和香料的水,擦擦面孔而已。洗手也不過是將手指放進有水的碗裡,晃盪幾下。

不光是路易十四不愛洗澡,他的祖父、波旁王朝的開國君主亨利四世,同樣不喜歡洗澡。要比身體的臭味,亨利四世絕對比路易十四強悍很多。據記載,亨利四世新婚同房時,他的王后、來自意大利美第奇家族的瑪麗·美第奇,被他身上散發出來的惡臭燻得,差點沒能做成夫妻。

現代人無法想象,但不洗澡在那時的法國,十分普遍。一是因為那時的水源、供水系統很饋乏,不像現在,龍頭一開,熱水涼水盡流。另外也有觀念的問題,據說,那時的法國人相信,讓自己的手腳或全身泡進水裡洗澡,會有損健康。所以他們即便洗澡,也不過是拿溼帕子擦擦身體。

因此,無論王公貴族,還是普通百姓,不洗澡是常態,走過帶出一陣臭味,也是常事。尤其是男人,運動量大愛出汗,有的本來就有很重的體味。畢竟臭味不好聞,人人都不喜歡,無論是自己發出的,還是來自別人的。為了避免尷尬,那時人們身上常帶些時令鮮花水果。後人以為是浪漫講究生活品質,實際上是用花香果香,來掩蓋自己的、抵禦他人的體臭。

到後來有了香水、薰香,於是上流社會男女,在家薰香,出門噴香水。王后和貴婦們每天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提醒或監督侍女們,在丈夫房裡時時薰香,在衣櫃裡放上香包香囊。而丈夫出門時為其噴灑香水,則是妻子們的規定動作。瑪麗·美第奇還讓侍女們,用摻香精的水,洗泡自己和國王穿的衣服鞋襪、床單被帳。


世界真的很大


路易十四雖然個子不高,但愛美愛自戀,被稱為法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國王,在位時間超過歷代先帝,和清朝康熙皇帝差不多,自稱為“太陽王”,在位期間通過文治武功,把法國建設成了當時歐洲的第一強國。但是,令人可笑的是,就是這樣一位功德無量的皇帝,一生只洗過7次澡,渾身奇臭無比。他最寵愛的情婦蒙特斯旁夫人在其回憶錄中說道: “路易十四身上的臭氣,能在十步開外就叫人噁心得作嘔”。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首先,這是一種風俗傳統。在當時的歐洲,所有的男人基本上都不洗澡,並非只有路易十四一個人這樣,就是這麼一種風俗習慣。


其次,當時衛生條件很差。中世紀的歐洲,人們的衛生意識很差,衛生條件也不好,人們隨意傾倒垃圾和糞便,許多城市汙水橫流,垃圾堆積如山,空氣髒臭難聞。雖然當時很多富貴人家有洗浴設施,城裡也有公共澡堂,但因為後來鼠疫爆發,死去三分之一人口,人們懷疑是水源出了問題,為了自身安全,大家就逐漸不去洗澡。 甚至有人認為洗澡會弱化身體器官,洗澡的時候熱水會打開身體毛孔,毒氣就會進入肌體危害身體健康,許多人信以為真,認為汙垢可以抵禦病毒,甚至鬧出水滴在自己身上會得病的天方奇談怪論。但為了掩蓋身體的異味,香水應運而生,這樣的背景下,法國香水行業得以迅猛發展,這也是後來為什麼法國香水聞名於世的重要原因。


第三,宗教信仰因素所致。路易十四親政後,為了實現君主專政,一方面對權力貴族極力打壓,另一方面把天主教作為“國教”。在天主教的教義中,人的身體越是骯髒,越是能接近上帝,聆聽上帝的旨意。因此在主教們的鼓勵下,人們認為不洗澡是信仰虔誠的表現。一些追隨者為了追求做個“聖人”,一生都不肯洗澡。這種骯髒的行為,被他們稱為最聖潔的修行。我們知道,路易十四一生酷愛芭蕾舞,他常常親自參加芭蕾舞演出,即使跳得大汗淋漓,他也只是用乾淨的毛巾沾著香水擦一擦身體,隨即便換上乾淨考究的衣服。


今天看來,路易十四不洗澡十分怪異,但在當時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不過正是因為路易十四不洗澡,導致身體患上了嚴重的皮膚病,最後不治身亡。


小甜嘟爸爸


什麼叫黑歷史?這條就是典型的黑歷史。事實上,路易十四不僅非常愛乾淨,並且愛洗澡。



去過凡爾賽宮,看到介紹就知道,專供路易十四本人專用的浴室就有三個,設計非常豪華先進,甚至有可調節冷熱水開關,以及地面排水孔等等。


而路易十四本身非常討厭香水味,他一輩子最變態的習慣就是愛清潔。不僅每天要用酒精來擦拭全身,內衣每天還要換三次,夠變態吧!

至於洗澡?那更是路易十四最大的愛好。正是從路易十四時代開始,洗澡的習俗也在之後的幾十年裡得到普及。1750年巴黎已經有了九家公共浴室。

隨後西方人的個人衛生觀念的進步,洗澡的這個好習慣,才在近代西方逐漸風行起來。

至於為什麼造謠說路易十四不洗澡了?是因為當時的歐洲還比較愚昧,老百姓一直謠傳瘟疫都是洗澡惹的禍。這樣一來引起了大家都是不洗澡的。

你路易十四沒事幹就洗澡,搞那麼幹淨,還讓我們怎麼活,所以,必須把路易十四搞臭了,所以你懂了吧!


從小愛歷史


說起路易十四,一生很傳奇,活得也甚是有趣。他自稱為太陽王,率兵馳騁沙場,威武一生。


作為一位君王,戰士般的勇猛卻不失詩人般的浪漫情調,走在時尚的前沿,紅色高跟鞋也是他一生的摯愛。

路易十四執政時長72年,是歐洲在位最久的君主,三次大戰凱旋而歸,從此在歐洲建立了霸主地位。

作為一位君王,又經常馳騁沙場,難免要流汗,但他卻堅決不洗澡。以至於他的夫人,都嫌棄他臭味熏天,這是為何呢?

其一,基督教思想的束縛。

在最早期的基督教信仰裡,洗澡只能在自己生命誕生之日、成婚之日與生命結束之時,總共為三次。

除了這三天特殊的日子,洗澡被視為褻瀆神靈,是要受到責罰的。

而當時的基督教認為,骯髒的軀體才能更加襯托出心靈的純潔,上帝才能夠與自己拉近距離。洗澡被認為釋放惡性,會滋生罪惡的念想,從而易發生罪惡的行為。


其二,一場“黑死病”讓路易十四心有餘悸。

在十四世紀中葉,一場鼠疫大瘟疫席捲整個個歐洲。這場瘟疫從意大利開始蔓延,之後一路從西歐擴散到整個歐洲世界。

由於當時醫療技術低下,根本無藥可醫,這場瘟疫竟奪去了歐洲1/3的人口性命,讓每一位歐洲人士都膽戰心驚。

當時的說法是,瘟疫從空氣中傳播,可以從人的毛孔直入人體內。洗澡之時,毛孔會張開,非常有利於病毒的侵入,所以從那以後洗澡被認為是一種危險活動。

其三,不是完全不洗澡,有其他妙招。

但是根據相關記載,路易十四不愛洗澡應該是謠言。路易十四喜歡用酒精擦拭身子,以達到消毒的目的。

路易十四有潔癖,非常的喜歡乾淨,所以他的澡池每天都會用大量的酒精進行消毒,更有川水他自己每天至少洗三次。 (酒精濃度很低)

路易十四不僅喜歡用酒精擦拭身體,還喜歡用香水把自己噴的香香的,據說路易十四的香水受到了許多高層人士的青睞,也俘獲眾多女人的心。



香水並不是在路易十四時期才發明,而早在公元前1500多年左右,埃及的王后就已經開始用香水,據說那個時代裡,在公共場合不塗香水是違法的。

但要說到歐洲上流社會開始熱衷香水還要從凱瑟琳·德梅迪茜說起,她熱衷於香水,香水可謂是她的寶貝。獨特的味道能讓她吸引更多人,以此彰顯自己高貴的身份。

而那個時候,香水產業也逐漸起步,法國巴黎也就成為了香水產業最繁華的地區,有香水之都的美譽。香水逐漸改變了人們乏味而單調的生活,使生活變得有了情調。

而到了路易十四時期,十七世紀的歐洲上流社會,香水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而路易十四本人也非常熱衷於香水,不論什麼場合他身上都有一股香水味。

據說,路易十四是為了紀念他的父親,還親自調配出了一款“路易十三”的香水。

香水是大部分現代女性必不可少的物品,具有蓋臭、薰香的功能,聞起來讓人更覺得舒服,使心情更加愉悅。而香水也成為了路易十四在那個時代俘獲女人心的秘訣。


史之策


路易十四自稱“太陽王”,他在位時,不僅把君主專制推向極致,還通過文治武功,把法國建設成了當時歐洲的第一強國。同時他還在藝術和時尚方面極有品味和造詣,堪稱時尚帝。可是,這樣一位堪稱完美的皇帝,卻一生都不洗澡。以至於身上臭不可聞。這是為什麼呢?

(路易十四劇照)

其實,當時不僅是路易十四不洗澡,當時整個歐洲都流行不洗澡的風氣。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狀,是因為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瘟疫橫行。

當時的歐洲盛行各種瘟疫,最嚴重的就是黑死病。

黑死病通過老鼠傳播的。在十四世紀的四五十年代,僅3個月時間,便蔓延了整個歐洲。由於它勢頭兇猛,傳播速度很快,再加上當時的醫療條件比較差,很快就讓歐洲失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

眼看每天不斷有人死去,束手無策的醫生,只得把傳染的根源歸結於腐敗的空氣。於是他們鄭重地向人們建議:“千萬不要洗澡!”

他們給出的理由是,在洗澡時,毛孔打開後,腐敗的空氣會趁虛而入,從而會讓黑死病病毒得到入侵的機會。

缺乏醫療常識的人們,於是將此奉之信條。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戒掉了洗澡的習慣。

路易十四將泡澡看作是治病,所以他一生只洗過7次澡。並且他在洗澡前都會諮詢醫生,也就是說,他僅僅把洗澡看成是治病的一種方法。

(瘟疫橫行)

二、宗教信仰。

路易十四親政後,為了實現君主專政,實現“朕即國家”的高度中央集權,他一方面對擁有權力的貴族極力打壓,另一方面他把天主教作為“國教”。除了天主教之外的教派,如果不改信天主教,那麼就會在他的高壓下遷居國外。

在天主教的教義中,人的身體越是骯髒,越是能接近上帝,聆聽上帝的旨意。因此在主教們的鼓勵下,人們認為不洗澡是信仰虔誠的表現。一些追隨者為了追求做個“聖人”,一生都不肯洗澡。這種骯髒的行為,被他們稱為最聖潔的修行。有個叫聖亞博格的僧侶,由於在長達50年的時間裡不洗臉、不洗澡、不洗腳,在他死後,得到了“聖人”的稱號。

路易十四等皇室成員,也認定洗澡是墮落的表現。所以,他們雖然衣著華美,穿著高貴,但誰也不知道在那華美的袍子下,也許藏著幾隻養尊處優的蝨子。

因宗教原因不洗澡的,像法蘭西國王亨利四世的生母,就一生沒有洗過澡。到死後,終於如願被封為“聖女”。

路易十四一生熱愛芭蕾舞,他常常親處參演芭蕾舞演出。不過,就算跳得大汗淋漓,他也只是用乾淨的毛巾沾著香水擦一擦身體,隨即便換上乾淨考究的衣服。因此他的情人曾在回憶錄中提到,說在十步開外,便能聞到路易十四身上令人作嘔的氣味。

(中世紀的天主教 )‍

三、生產力低下。

當時的發過城市裡,一方面沒有科學的下水道,另一方面洗澡的成本也很高。

洗澡需要大量熱水,這就要涉及到鐵鍋,但鐵在當時屬於貴貨,一般家庭根本就不可能擁有。甚至連洗澡用的木盆,也不是平民能擁有的。因此,洗澡成了貴族才有資格享受的權利。不過由於成本高,他們也是一年難得洗幾回。

所以,路易十四不洗澡在當時看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不過,讓路易十四萬萬沒想到的是,正是因為他不洗澡,導致身體患上了嚴重的皮膚病,最後不治身亡。

可見,不洗澡不講衛生,才是真正要人命的事。

(參考史料:《路易十四時代》《歐洲中世紀史》)


張生全精彩歷史


現在的很多女孩子,在和異性約會之間,都要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然後再噴上一點名貴香水,瞬間感覺自己吸引力倍增,心裡美滋滋。而在香水界,法國香水可是扛把子級別的存在。



而有意思的是,法國香水之所以會誕生,卻是因為中世紀的法國人常年不洗澡有關,上至國王,下至平民百姓,都是常年累月的不洗澡。特別是當時法王路易十四,據說64年間只洗了一次澡。放在今天,就是64天不洗澡,這味道足以燻死一頭牛了,想想64年不洗澡是何其恐怖,估計隔著500米就能聞到這個味兒。


中世紀的歐洲人之所以不洗澡,有兩個因素,一個是黑死病,一個是宗教。

14世紀初,在歐洲範圍內爆發了大規模的黑死病(鼠疫)。當時的醫學水平,在面對黑死病時一籌莫展,因此在當時的歐洲,一旦患上黑死病,就等於被宣判了死刑。從1347年至1353年這短短的幾年之中,黑死病造成了2500萬歐洲人喪命,要知道當時歐洲的總人口也就8000萬左右。也就是說,當時歐洲有1/3的人口消失是因為黑死病(即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死亡人口數量也只佔歐洲總人口的5%)。


當時的一些醫生認為,黑死病之所以在歐洲大面積爆發,是因為人們經常洗澡,毛孔處於張開狀態,才導致了病原物沿著毛孔侵入人體。因此,倖存的人們都嚇得不敢洗澡。

這是原因之一,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宗教。在當時,歐洲各國信仰基督教(法國主要是天主教),教會的權力甚至凌駕於世俗權力之上。面對黑死病的肆虐,教會認為黑死病是惡魔在人間傳播的疾病,想要根除黑死病,必須有著虔誠的信仰,即信仰耶和華。天主教認為,人生來就帶有原罪,必須要不斷像主懺悔,而洗澡越勤快,則離主的距離原來越遠,也就更容易被惡魔散播的疾病所感染,而越不洗澡,則會離主越來越近,越不容易被疾病所感染。

天主教在法國擁有至高無上的影響力,因此在教會的號召下,整天生活在黑死病死亡陰影之下的人們紛紛響應號召,能不洗澡就不洗澡。

實際上,希臘和羅馬時代的歐洲人,還是蠻喜歡洗澡的,還有公共浴室。然而黑死病的爆發,徹底改變了歐洲人愛洗澡的習慣。

因為長時間不洗澡,身上的味道也越來越重,只好用別的氣味去掩蓋,香水也就應運而生了。當然,還有一部分歐洲人認為,身上味道越重,則越有男人味。


小鎮月明


如果知道路易十四也不愛洗澡,估計大清的蘇麻喇姑也會常舒一口氣了,原來這個世界上不止她一個人洗澡非常少。

路易十四貴為十七世紀的法國君王,要說洗澡,那是方便至極,可是人家不願意洗,這就沒辦法了。據路易十四的夫人說,路易十四身上的臭氣,能讓人十步之外就感到噁心。也許此話有點言過其實,就算長期不洗澡,也不會和一個戶外大垃圾箱一樣吧!

但是,說話雖誇張,卻道出了實情,路易十四這個皇帝不愛乾淨。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路易十四不洗澡,是受了疾病和醫生的影響

歐洲的中世紀,在十四世紀中葉,黑死病爆發,死去了無數的人,死去的比例可以佔到當時歐洲總人數的三分之一,而法國和意大利就是重災區。這什麼概念?三個人當中死一個,太可怕了。這給民眾心理造成了極大恐慌,但又無可奈何,只要得了黑死病,死亡可能性就達到了60%以上。


當時的醫生們很努力,但是依然沒有能很好控制。後來有醫生說,洗澡時,毛孔張開,因此比較容易傳染病,於是乎,很多人開始不洗澡了,或者儘量避免洗熱水澡了,涼水澡又有幾個愛洗的呢?沒有幾個。因此這種“不洗澡更健康”的理念就開始傳播,前前後後幾百年,在十七世紀的路易十四,多少受了這種理念一些影響,給自己的不洗澡找到了一個小藉口。

但是,不洗澡確實既不講衛生,也很不舒服,還是有很多人經常洗澡。只是,路易十四比較能堅持。

難道,僅僅是醫生的話就讓路易十四一生都沒洗幾次澡嗎?難道他這麼怕死嗎?其實,還有原因。

路易十四不洗澡,和宗教信仰有關係

古羅馬時代,人們是非常喜歡洗澡的,因為大家認為,神是喜歡乾淨的人。後面的伊斯蘭教,也是提倡常洗澡,說真主喜歡乾淨的人。

而基督教,以及它派生出來的三大流派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對於頻繁洗澡,早期並不提倡。這些來源於早期基督教的一些佈道者們的思想和言論的傳播。

木匠約瑟夫,可能沒幾個知道,但他另外一個身份是瑪利亞的丈夫,耶穌的養父,這就有點不一樣了。

約瑟夫在一次佈道中說道:“我受洗於基督本人,因此不需要再次洗浴。”於是乎,早期很多的基督徒們將這奉為金科玉律,接受神職人員(據說也可有其他資深教徒)洗禮後,他們從此不再洗澡,或很少洗澡。

還有些早期的基督教徒(比如著名的奇怪修士本尼狄克)說“洗禮就是重生,頻繁洗澡就會滋生原罪,而且毫無意義。”他們宣揚,不洗澡的人和上帝距離是最接近的。

這種情況,在十八世紀後,情況才慢慢得以扭轉。洗澡才不被其他教徒詬病了。

路易十四所在時間段,大部分是十七世紀,他又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因此嚴格控制自己的洗澡次數。就算這樣,據說也沒控制好,一生洗了七次澡。

這應該是路易十四不洗澡的最重要原因,舊時代的人,對於宗教信仰的虔誠度那是非常之高。

那麼問題來了,不洗澡,有臭味怎麼辦?出了汗怎麼辦?

路易十四對於出汗情況,也有應對之法;對於臭味情況,也有準備

路易十四雖然很少洗澡,但是對於出汗情況,則是快速用毛巾擦掉,在他看來,這是小範圍內的潔淨,不是自己主動洗的,而是被動擦的,不算違背“不洗澡”的規定。

對於身上的臭味,路易十四和貴族們喜歡用香水來壓制,這就是掩耳盜鈴,不是沒有臭味了,而是暫時香味大過了臭味而已,香味太濃,會讓周邊人很不舒服。如果香味少了,再加上臭味揮發,香臭結合,那味道真是“酸爽”。

雖然周邊的人被路易十四的味道所影響,而路易十四繼續將不洗澡堅持到底,正是:堅決不洗澡,臭味永散發。

路易十四不洗澡的原因就是這麼簡單,一是因為害怕傳染疾病,二是因為宗教的原因。


藍風破曉


太陽君王路易十四不說其他,能做到一生只洗七次澡也不是一般的人物。

2015年我在草原上拍紀錄片,因為沒有旅館,沒有熱水,天氣又冷,曾經嘗試過20天不洗澡,那感覺也是終身難忘。路易十四難道自身有淨化功能?還是習慣成自然,洗澡壓根沒當一回事?這個當然不是。


我們知道大家洗澡的理由都差不多,但是不洗澡的理由有千千萬,中國一些少數民族就有這種一生只洗三次澡的風俗。而路易斯十四所處的時代,黑死病流行,不洗澡被認為可以預防黑死病的入侵(好奇怪的理論,大概是以黑制黑吧)。


另外,洗澡也被認為是對上帝的褻瀆,是不聖潔的,還有可能是精神病(又是一個奇怪的理論),所以,整個社會都處在一種關於對洗澡的恐慌中。但按我的猜測,其實很多人應該是偷偷的洗了,不敢讓人看見和發現,但路易十四卻認真了,還用生命來堅持。


可是,熱愛絲襪高跟鞋,熱愛美妝美顏的太陽王,終究無法逃脫生物出汗藏汙納垢的自然規律,最終髒汙納垢於一身,以肉身供養了各種寄生蟲,病菌,最後還因為要留存“可愛的”“迷人的”腳氣,真菌感染,一命嗚呼,這可能是世界歷史上唯一一位因為腳氣而一命嗚呼的君王了,算是了不起,牛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