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寶寶該不該上早教?

河馬媽媽育兒奇想


寶寶該不該上早教?他這麼小,真的能聽得懂,學得會嗎?如果需要上早教,幾歲比較合適?

相信,這是很多爸爸媽媽比較關注的問題。雖然,我們對於早教並不陌生,但昂貴的價格,以及諸多擔心、憂慮,也會讓我們對早教望而止步。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寶寶該不該上早教?

所謂早教,其實是在寶寶0-6歲這段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內,針對不同年齡的特點給予正確的教育,加速寶寶的智力開發,促進孩子良好行為習慣、個性品質的培養。

有些家長可能會感到比較困惑,我家孩子才2歲,早教能教會什麼?對於0-3歲寶寶來說,早教並不是讓寶寶學會什麼,而是豐富寶寶的體驗過程,通過遊戲互動、智力開發等方法,注重寶寶的行為和性格的培養。

當然,早教班並非非去不可。如果爸爸媽媽懂得早教方面的理念和方法,且有時間陪伴寶寶,那早教班其實可以不去,爸爸媽媽在家也可以對寶寶進行早教。但如果爸爸媽媽不懂得早教,而且工作繁忙,那麼給寶寶報一個早教班,還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最後,需要提醒大家,早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並不會立刻出現效果,而是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性格、行為等產生積極作用。


養娃視頻


時常有朋友向我諮詢這個問題,我覺得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因為每個寶寶的情況不同,但是可以分享下我的經驗。

在我女兒開心只有幾個月的時候,就有各種各樣的早教機構跟我聯繫,但是最終我放棄了這個想法,最主要的原因是一歲之前的寶寶,需要的睡眠時間很多,基本上午和下午都要睡一覺,早晨起來的時間也相對不穩定。為了帶孩子上早教,大人需要提前做很多的準備,跟打仗似的一個媽媽包裝的滿滿的,帶著孩子過去了,寶寶卻呼呼睡著了……上吧,打擾寶寶睡覺,不上吧,浪費的都是白花花的銀子,我覺得對低齡小嬰兒來說,犧牲睡眠和規律的作息,帶他去早教中心各種折騰,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但在開心一歲三個月左右,我確實給她報了早教。原因是我發現一直是我一個人照顧的開心,太敏感,太認生,對小豬佩奇的動畫片還有些著迷。為了讓她接觸更多的小朋友,也為了不讓她看電視,給她找些事情消耗下體力,我選擇帶她去早教中心。在上早教的時候,老師會帶孩子認識一些小動物,做一些遊戲,我很驚訝的發現,開心表現的很好,老師提到的所有動物她幾乎都認識,還能脫口而出他們的叫聲,甚至比同班一些上了很久早教的寶寶反應都快。後來我回想一下,大概因為從我女兒半歲開始,我就刻意帶她去各種各樣的動物園,起初她面對各種動物,只會呆呆的看,甚至避免不了會瞌睡,但是慢慢地她對小動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上早教的過程,反而成為她釋放強化的一個過程。幾節課之後,她熟悉了課程的程序,也表現出比較好的專注力和秩序感,這點我很欣慰,覺得這點早教錢花的也不浪費。後來開心一歲七個月的時候,我發現到了她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就帶她去上了一節英文的早教課,一節課老師都在講banana一個單詞,在課堂中她並沒有如願的好好讀出這個單詞,但是在之後的一個月時間裡,她突然學會了banana,apple,car……等等十幾個單詞,當然,這些都是在家裡學的,早教課,只是一個引子,為她和家長都開啟了一個新的主題。

所以綜合來說,早教值不值得看你為孩子選擇早教的初心,如果你的經濟條件允許,在孩子的某個敏感期,為他選擇一個相應的早教課程,可以起到一個總結或者引導的作用,但是不要指望一個星期兩三節的早教課能為你的孩子帶來特別大的改變。我認為在這個時期,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多帶她四處逛逛,只要家長用心,孩子都會很優秀,早教並不是必需品。

我也只是一個全職的新手寶媽,很希望能和大家分享討論下崽子的教育問題。


開心的栗子媽


早就有無意義因人而異。我個人覺得有用,如果你問我孩子去早教可以學習的什麼,我無法準確的回答你,早教不是學習,不是學習ABCD.不是學習1➕1的地方,它是給孩子營造一種氛圍,一種利於他們養成好的行為習慣的大環境,潛移默化的滲透到他們的性格中。比如我家寶寶現在2歲,以前我每次都要對他進行說教,玩具不玩要收好放回原位,並不起作用,後來她的早教課上有一個環節是分類整理,每節課的末尾都是分類整理,現在她自己都是玩完玩具以及整理好放回原處,雖然是個小細節,但是我覺得這個習慣會對她以後有很大的幫助等等,還有好多。

其實早教,你不要總想著孩子能學到什麼東西,不要用咱們的大人的思想認知來決定孩子的想法,孩子能在他們的理解範圍內思考認知就可以了呢。早教還有藝術課,無非就是塗塗畫畫,有的人可能覺得,自己在家話不就好了嗎,但是在早教有老師的引導,有同齡小朋友的陪伴,還有家長高質量的陪伴,孩子的收穫會大大提高的。

早教這個東西,你覺得它有用它就是提煉孩子性格的跳板。


捲毛麥媽咪


前面幾天才和小區的寶媽一起去了解了早教!她們家是個女寶寶,現在1歲4個月,她們家經濟條件還可以,從寶寶7個月開始就在金寶貝報了早教,現在已經上了7個月了!她家寶寶比同齡的寶寶理解能力強一些,然後獨立能力也不錯,自己知道果皮紙屑這些需要扔垃圾桶!總得老說上早教還是有效果的!但是上或者不上都要根據自己家裡的實際情況去考慮!如果上我建議還是上比較好一點的早教機構,現在的早教機構多的很,但是有的早教他教學的質量就不怎麼樣!竟然我們花了錢肯定要讓寶寶學到一點東西!


Success895


早教非常有必要,但不一定非要去早教班。

育兒是一個簡單的技術活,就那麼幾個動作要領,從網上多學學就可以自己做了。

每家的方法方法套路不一樣,你一樣可以在掌握要領後自創一套適合自己孩子的訓練方法。

一、必要性在哪?

英國媒體報道,美國最新科學研究發現,人類記憶細胞形成速度在1歲後大幅下降,13歲後完全停止!

綜合之前的各國研究成果,翻譯成白話就是:剛出生嬰兒大腦重量已達到成人的95%,1歲前是大腦的記憶細胞高速發展期,1歲後的生長速度大幅降低,直到13歲後,記憶細胞完全停止再生、增加。

大腦在0-6歲期間,尤其是0-3歲期間,經歷了高度敏感期,1歲前記憶細胞大量增加,右腦特有的照相記憶功能的開關開著,讓孩子右腦獨具開發價值,一旦錯過6歲這個門檻,右腦照相記憶的開發閥門就會關閉,任你怎麼開發也無濟於事。

照相記憶,就是快速記憶,一下子記住一張圖片上的全部內容,就像拍照片一樣,把記憶內容一下子存儲進大腦裡。一旦掌握這項技術,孩子讀書一目十行就小菜一碟!

而照相記憶的是通過孩子對識字卡片、形象卡片的快速反應能力為依據、內容的訓練方法。

二、符合孩子身心發育規律的早教主要內容:

1、音樂薰陶

2、圖片記憶訓練

3、思維秩序感訓練

4、嬰幼兒的溝通和表達訓練

如果某個機構對早教的培訓沒有包括以上內容,基本就可以判定是忽悠人的。


極限節能


作為一個已經在幼兒數學教育行業呆了近40年的老師,我想來說說我的想法。

家長們報早教班,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

1、自己在家不知道怎麼做早教

2、工作太忙,家裡沒人帶孩子

今天我來重點說說:家長不知道怎麼早教這個問題。


以數學為例,現今小學數學課程的難度跨度變得很大,老師上課教的速度非常快,孩子不能跟上老師的思路。

對於孩子還沒有開始上小學的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變成那樣,唯一的辦法就是提前學,但是自己雖然會這些內容,卻不知道應該如何教給孩子,既然這樣只有將孩子去專業人士那裡學習。

上早教班,孩子真的可以上了小學後就高枕無憂嗎?

數學早教的目的在於:啟發孩子的思維能力,並不只是簡單的教會孩子1+1=2。

據我的觀察,一些早教班的教學內容,更傾向於提前學小學知識,將豎式加減法這種課程內的知識,提前教給孩子。

這樣做會導致兩種結果,在於孩子在進入小學課程後,尤其是一二年級時候,

1、孩子能輕易學會老師教的內容,更有成就感
2、孩子覺得老師教的我都已經學過了,沒有必要再認真聽講

第二種情況的孩子,我遇到過很多。

早教關鍵是家長要給力

我認為早教更依賴家長的參與,家長在對孩子早教的過程中,不是教孩子1+1,而是以遊戲的形式,啟發孩子的思維,讓孩子在遊戲中理解數學!

數學最重要的是理解,這是一門抽象課程,孩子如果依賴右腦,只是記憶性學習,短期雖然效果很好,但隨著學習課程難度增加,孩子會學的非常幸苦。

上面說只有小學一二年級成績區分不會很大,是因為孩子在小學階段,三年級會成為一個分水嶺,所學習的知識難度會上一個大臺階。

孩子思維能力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成績的好壞。

我分享過一些啟發孩子數學思維的遊戲,家長們可以去看看,帶著孩子一起玩,讓孩子從遊戲中培養思維能力。

歡迎關注我,一起科學給孩子數學早教。


何秋光學前數學


首先早教≠早教班,在家一樣可以早教!

相信各位寶媽都聽說過早教的重要性,也會想方設法對孩子早教。但各位知道為什麼會這麼重要嗎?知其然,不如知其所以然,這樣才好,抓住重點,有效針對。

早教就是進行早期教育,其重點針對對象的是0-3歲的兒童,因為這個階段對兒童的大腦發育實在是非常的重要。

經腦神經科學研究發現,嬰兒的大腦在出生之前是並未完全發育成熟的,而是在出生後的0-3年內才迅速發育起來的,在這期間各組神經細胞互相聯結,產生突觸,從而形成網絡結構。

所以0-3歲的早期教育是促進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

最重要也是很容易混淆的一點是:早教並等於很早就進行知識教育,這裡僅僅指的是兒童早期。

還有就是必須要根據寶寶當前所處的狀態和擁有的能力來設計早教活動,不能超脫於他所接受的能力範圍之內。比如說:


1歲之前,主要的關注點是感官刺激,聽覺,觸覺和體能的發展。

可以到帶著孩子出門多看看新事物,多聽聽兒歌和音樂,體能發展的方面,一定要仔細觀察孩子的發展狀況,還沒到走路的時候,不可以強迫。


1到2歲,主要體現在對語言的發展,對情感的理解和對精細動作能力的發展。


2歲之後,主要體現在社交能力的發展。這時候我們就可以讓孩子通過和其他人的相處,來了解一些社會準則。


其實在早教期間,和寶寶相處時間最久的就是家庭成員了,而最能促進寶寶大腦發育的也是你與寶寶之間的相處對話,以及玩耍了。

在家早教就需要多花些心思放在寶寶身上了,科學的早教才是對寶寶最好的方式。

有一些目前在用的早教資料,需要的寶媽可以私信哦!

有問題歡迎大家在下方討論,或者私信!


老K育兒


今天剛好看了得到作者萬維鋼關於早教的文章,比較贊同他的觀點,和大家分享一下。

萬維鋼認為早教不僅無用,而且有害。列舉了德國和美國關於早教兒童的案例,得出了以下結論。

1.早教的孩子領先不了多久。接受早教的孩子一開始很有優勢,畢竟提早學習了很多知識,再次學習時比普通孩子對知識更加熟悉。但是研究表明,這種領先只會持續到四年級,早教的孩子會在四年級時被普通孩子反超。

2.早教的孩子在社交和情感能力方面有欠缺。研究表明,在接受三維世界的年齡卻面對二維的書本,不利於孩子的性格養成和交往能力。孩子在六歲前的任務就是玩,在實際生活中鍛鍊溝通能力,在溝通中學會公平、尊重和社交界限,如果只面對書本,就會使孩子失去天然的社交演練的機會。

3.早教給家長和孩子都造成壓力。對於家長來說,早教不僅費用高昂,還得耗費大量精力,給原本繁忙的工作造成壓力。對於孩子來說,原本玩樂的年紀,卻不得不面對枯燥的知識,或許還有父母的期待,壓力可想而知。有研究表明早教孩子的犯罪率更高,更有暴力傾向,嚴重的會影響到成年後的生活。

我覺得孩子在學齡前還是以玩為主,父母可以帶孩子多去戶外活動,看自然,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觀人文,激發孩子對知識的渴望;還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培養繪畫、音樂、體育方面的特長;最主要的是讓孩子養成閱讀、交流的習慣,形成樂觀、開朗的性格,讓他對未來的人生充滿期待和憧憬。


說點小感悟


早教非常有必要,適當參加一些機構早期教育是有幫助,更重要是年輕父母要做好孩子學習好榜樣。

1.早教當然有必要,並且是非常必要。早教其實是融入孩子衣食住行每一天,每一個時間中,而不僅僅是早教機構短時間有限的一些活動。

2.適當參加一些早教機構活動,是可以的,也是有幫助的。

3.與其說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倒不如說父母做一個模範父母親,給孩子有一個可以隨時參考學習榜樣。孩子與父母接觸時間最多,父母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學習的範本,早教根本意義更多,是年輕父母如何做一個積極向上,開朗樂觀,積極探索榜樣。



葉太生活錄


這個問題是因人而異,好比我自己家的寶寶快三週歲了就沒上過早教,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好。是我媳婦自己帶的,兩週歲辦送去幼兒園了現在各方面都不錯,當然不是說上早教沒用!早教能讓寶寶早早接觸一些先進的東西開發大腦提高各方面技能,另外花費的資金也是很可觀的[捂臉],有些早教機構純粹是賺錢為目的並沒有把孩子的教育放在心上,所以選擇早教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正規的早教中心,讓自己化的錢覺得值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