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武威“蝴蝶樓”傳奇

武威“蝴蝶樓”傳奇

這是一幢神秘的建築,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門窗封閉,常人無法一睹它的全貌;這是一個靜謐的所在,無數遊客在它身邊走過,投下匆匆一瞥,留下隱隱疑惑。它,就是武威蝴蝶樓。

武威“蝴蝶樓”傳奇

蝴蝶樓位於武威市核桃園內,是一座磚木結構的兩層小樓,因平面佈局呈三段式蝴蝶展翅形,故得名。它建於1938年,是武威現存的年代最久的磚木結構樓房,為武威市文物保護單位。

武威“蝴蝶樓”傳奇

涼州植物園解放前叫東關花園,其前身是清代涼州知府陳潤生的私人花園。

《武威簡史》記載道,軍閥馬步青統治武威期間,對武威東關進行了大面積的改造,並在花園裡修建了當時武威最早的小洋樓——蝴蝶樓。

蝴蝶樓不僅外形別緻,裡面的裝飾工程也與眾不同,全樓都鋪上了木地板,木質樓梯,雕花吊頂,此外還安裝了先進的水暖設備。完工之後,蝴蝶樓成為當時武威最早的、設施設備最豪華的小洋樓。

武威“蝴蝶樓”傳奇

馬步青,字子云,生於1898年,甘肅省臨夏人,馬步芳之兄。

蝴蝶樓之所以讓人感到神秘,就是因為它與曾經盤踞在武威達十年之久的民國軍閥——馬步青淵源頗深,因此,看到蝴蝶樓,就不能不提起馬步青。

1931年率騎五師駐防武威,在他統治武威期間,四處抓捕壯丁,大肆走私鴉片,秘密販買軍火,阻擊紅西路軍西征,對人民敲詐勒索、巧取豪奪,留下了千古罪名。

武威“蝴蝶樓”傳奇

但史料還記載,馬步青統治武威期間也做過一些有益的事業,如興辦青雲學校,植樹造林,修築甘青公路,還有“電燈,電話,戲園,醫院等新式設備,皆為馬步青一人所辦。

1944年馬步青離開軍隊回到家鄉臨夏,1949年8月在解放軍進軍臨夏時,攜家眷逃往西寧,西寧解放前又逃往重慶,後經香港到達臺灣。1977年2月9日,這位武威蝴蝶樓曾經的主人——馬步青因病卒於臺北,終年79歲。

武威“蝴蝶樓”傳奇

蝴蝶樓,它是一處歷史的遺存,

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是一段深遠的記憶,

是一幢古老的建築,

我們應該有區別的對待歷史,

善加保護,

無論如何不能讓它在我們眼前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