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22歲進入摩根,幫華誼引進了李嘉誠,後斥巨資收購法國“挑戰者”

如果一開始就成功,就不要另覓他途。——巴菲特

過往的二十年,靠著互聯網發財的投資人不在少數。但凡能投資一兩家類似於美團這樣的企業,其後的幾十年都可以躺在沙灘上數錢。生逢大時代,跟隨國家一起成長起來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最終成為了社會的中流砥柱。

1980年,年僅15歲的汪潮湧被華中理工大錄取。畢業之時,朱總理剛好組建了清華經管學院。於是,他又成為了清華經管學院建院的第一批研究生。

22歲進入摩根,幫華誼引進了李嘉誠,後斥巨資收購法國“挑戰者”

1985年,汪潮湧入讀清華經管學院的第二年,他得到了一個公派去美國留學的機會,正是這次留學之旅,悄然地改變了他今後的人生軌跡。

其後,自費留學不再需要審批,我國掀起了一股留學熱潮。當年,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也曾為了留學百般努力過,幾經努力失敗後,他才創立了新東方。

留學熱幾年甚至十幾年後,這批當年的留學生成為後來回國投資和建設的重要力量,包括現在的張朝陽、李彥宏、汪潮湧,都是那一批出去的留學生。

1987年,年僅22歲的汪潮湧經過20多輪的面試程序進入了摩根大通。那時,中國的留學生進入華爾街一流的投行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汪潮湧憑藉著自己在國內理工科的經驗,一路過關斬將成為了一流投行的一員。不僅如此,他還給摩根大通的管理人員描述了中國未來十年、二十年之後的遠景。正是因為這批留學生,也讓華爾街改變了對中國留學生的看法。

22歲進入摩根,幫華誼引進了李嘉誠,後斥巨資收購法國“挑戰者”

1995年,汪潮湧成為摩根士丹利中國區的首席代表,回到了北京。其後的幾年,當他看見張朝陽、李彥宏這些海歸為了幾十萬美元創業資金求告無門時,他就覺得他應該利用在華爾街幾十年的投融資經歷幫他們做一點事情。

1998年,汪潮湧受邀成為國家開發銀行的顧問,工資只有一塊錢。對於為什麼拿一元錢,汪潮湧回憶到,12年的華爾街經歷早就讓他實現了財富自由,當時他的年薪是七位數,這也是他後來創業的勇氣與底氣。

1999年,汪潮湧創立信中利資本集團。其後,外界給他送了一個綽號——投資界的“黃藥師”。

此後,他投資了搜狐、百度等一系列知名公司,單百度的上市就讓汪潮湧獲得了百倍利潤。

22歲進入摩根,幫華誼引進了李嘉誠,後斥巨資收購法國“挑戰者”

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裂。新浪、搜狐、網易的股價掉到了1美元。汪潮湧就在1美元左右大量的買進了搜狐的股票,最後甚至把因特爾手中的股權也一併接了過來。

汪潮湧買入搜狐等公司股票時的理由很簡單,他認為中國的互聯網用戶並未因互聯網泡沫破裂而減少,相反這些公司經營環境正在發生變化,成倍增長的用戶最終會為這些公司帶來利潤。

同年,他在上海遇見了馬雲。他表達了想投資阿里的想法。當時馬雲問了汪潮湧一個問題,他的基金投資的時間是多久?汪潮湧的回答一般是五年。馬雲擺擺手說到,那你千萬不要投資我們,因為未來十年我不打算上市,也不打算盈利。就這樣,汪潮湧錯過了阿里。

2004年,王中軍兄弟想做一箇中國的華納。當時市場沒有一家機構看好這家公司。可汪潮湧不僅投了,還幫華誼引進了李嘉誠這樣的投資者。華誼上市之後,汪潮湧獲利頗豐。這也是他最為滿意的一筆投資。

商業上的成功讓汪潮湧意識到,必須在文化上也改變外國對我們的看法,這樣我們才能在國際舞臺上有更大的空間。於是,他有了組建中國之隊的想法。

22歲進入摩根,幫華誼引進了李嘉誠,後斥巨資收購法國“挑戰者”

當時,美洲盃組委會主席告訴汪潮湧,美洲盃有160年的歷史,卻從來沒有中國隊。如果汪潮湧能組這個隊,也會是第一支中國隊。

回國之後,汪潮湧就找了國家體委,說我們應該組建一支帆船隊去參加美洲盃。當時國家體委給了汪潮湧15年的授權,於是汪潮湧斥巨資收購了資金緊張的法國“挑戰者”,改組了中國第一支帆船隊——中國之隊。

2015年,信中利掛牌新三板。2016年,汪潮湧夫婦花了16.5億成了深圳惠程的實控人,但是這一筆投資並未給汪潮湧帶來可觀的利潤,面對當時19元的接盤價格,汪潮湧賬面虧損超過了一半。

2018年,信中利投資的1藥網和蔚來汽車上市。

汪潮湧認為,中國創投之所以錯過了阿里、騰訊,是因為人民幣的創投期限太短,規模太小。而硅谷基本上都是10+2模式。

22歲進入摩根,幫華誼引進了李嘉誠,後斥巨資收購法國“挑戰者”

汪潮湧不想再錯過下一個阿里,因此他不僅投資了中誠信、居然之家、1藥網、蔚來汽車、美年大健康、朗進科技等細分領域的200家龍頭企業,還投資了今日頭條、滴滴這樣的超級獨角獸企業。

20年前,巴菲特見到汪潮湧曾向他建議:“相信中國,投資才能獲利”。20年後,汪潮湧已經成為這句話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