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寶寶真的不能拍胸片,做CT嗎?

曹政情


簡單回答:能拍胸片,能做CT,但能不做就儘量不做。

我們來分析下,其實道理很簡單,不做檢查,得不到診斷,無法好好治療,嚴重了可以危機生命;做了有電離輻射,而且臨床使用的X線,CT產生的效應是隨機效應,也就是說多數是沒有嚴重後果,但有很小的幾率會有嚴重後果,比如白血病,惡性腫瘤等,幾率多高?跟中彩票差不多。

我是放射科大夫,自然瞭解電離輻射的作用。放射科大夫自己要做檢查的時候會怎麼辦呢?

記得幾年前感冒過,發了兩天高燒,用了藥退燒,過幾分鐘又燒起來,頓覺自己不是普通病毒感染,立刻回科裡,拜託技師同事:做胸部CT,而且毫不猶豫!因為要想不燒了,就得準確用藥,要想準確用藥,就要準確診斷,要看肺內有無感染,唯有做CT!那個時候管他電離輻射?

另外一次,帶女兒看牙,孩子才兩歲半,我比絕大多數人都知道,這麼小孩子對射線比對成年人更敏感,可是要想知道壞掉的牙齒根部有無感染,必須得拍牙片,當我的牙醫師弟提出最好給我女兒拍個牙片的時候,我沒有絲毫猶豫,拍!

放射科的這些設備,是多少科學家,醫學家對人類的貢獻,至少目前為止,現代醫院診斷信息的百分之七十都是來自放射科,如果不做這些檢查,後果很可怕。

而實際上,我們臨床用的這些檢查,其輻射遠遠低於公認的低水平照射水平!

說到兒童做CT,拍片子可不可以,很簡單,去兒童醫院放射科就知道,那裡可比普通醫院的放射科忙碌的多,全是兒童。

當然,臨床醫師對於這些放射檢查絕對不會濫用,尤其對孩子,是會斟酌利弊的,不用帶輻射的技術能解決問題的,絕對不會拍片子,做CT。

舉個自己的例子,幾個月前,孩子咳嗽,去兒研所找呼吸科教授看病,其實是做好了要拍片子的心理準備的,教授拿聽診器聽了聽,我問:要拍片子嗎?教授答:肺沒事,不用拍。那一刻,作為患兒家屬,忘記自己醫生的身份,由衷的信賴和感激這位跟我同齡的教授!


放射科楊大夫


兒童對於放射線影響的靈敏度是成人的10倍多,女孩對放射線比男孩更敏感。當成人的放射劑量用於新生兒或幼兒時,劑量效應上升50%以上。

這是由於大物體(成人)中心劑量是表面劑量的一半,而對於小物體(兒童)的中心劑量,幾乎就是全部表面劑量了。

對於新生兒常見的肺部疾病,如無特殊情況,X線胸片即可滿足診斷。雖然多層螺旋CT檢查對肺部病變顯示良好,但其高輻射帶給新生兒機體的損傷可能超過其對疾病診斷的價值。因此,新生兒常見胸部疾病,一般不必做CT,尤其是短期內多次複查CT對於新生兒應該禁止。

一般來說,新生兒檢查應該遵循先無創後有創、先簡單後複雜、先經濟後昂貴的原則,首選要選用無輻射的影像檢查方法,不得已選用X線、CT檢查時,儘可能減少攝片次數和輻射劑量。其中,胎兒更是應該禁止照CT。

兒童CT掃描中劑量最高的是先天性心臟病多層CT掃描,兒童心率快,波動大,前門控困難,多用後門控,致劑量增加。

兒童心臟CT掃描的範圍從主動脈弓上方到橫膈,範圍大,劑量高。即使用非門控掃描,劑量也高。心臟CT檢查量是兒童各系統中增長最快的。且兒童心臟CT常用於新生兒,其危害更大。

兒童心臟CT檢查難度高,如能使用磁共振替代,對兒童其他系統也有較好的示範作用。

想要最好的影像,卻以放射線輻射為代價是錯誤的。因此,無論是數字X線攝影,還是CT檢查,都要努力在放射曝光最小的情況下獲得好的診斷性影像。


閒時拍拍


根據病情需要。事情有利有弊,不能拿放大鏡去看弊。不能因為一點輻射耽誤病情的診斷、治療,釀成大錯。本人覺得遵循"按需所取,能少則少"原則。因為這些度一般人不好掌握,還是建議相信醫生,既然選擇就相信。(一家之言)。


手指觸碰的光芒


一般嬰兒是不建議做放射性檢測的,因為有可能會出現急性損傷,有也可能會出現一些類神經症,比如頭痛等。但是一般10歲還是不建議的。您好! 照胸片的影響不是很大,相比CT來講少了很多,如果因為疾病的檢查,那麼是利大於弊的。您好! 根據您的情況,輻射量不大,請不要擔心,建議短時間內不要接觸太多。祝您健康快樂,如有疑問請隨時諮詢!


cc小蠍子


寶寶最好不要拍胸片,因為還是幼小生命,器官還比較弱小,經不起外在福射刺激,給寶寶造成損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