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紅薯秧變廢為寶,加工飼料的三種方法

紅薯秧變廢為寶,加工飼料的三種方法

每到收穫紅薯的季節,在收穫紅薯的同時,還會收穫大量的紅薯秧。鮮紅薯秧含有幹物質約15%-20%,粗蛋白質2.2%-2.5%,是優質的青綠飼料,用來飼餵豬雞鴨鵝等,不僅能廢物循環利用,變廢為寶,還能降低飼料成本,一舉兩得。農村常用的利用方法就是曬乾或磨碎,但紅薯秧經長時間的暴曬後,維生素大量損失,適口性變差,若經適當加工,鮮紅薯秧可製成適口性更好,利用期更長的優質飼料,很適合在冬季青綠飼料缺乏時利用。現將紅薯秧的三種加工方法介紹如下。

紅薯秧變廢為寶,加工飼料的三種方法

一、堆積發酵

紅薯秧經堆積發酵後,酵母菌適度繁殖,有機物被降解,變成容易被家畜吸收利用的低分子物質,形成具有“酸、甜、軟、熟、香”特性的糖化飼料,適口性大大增強,飼料利用率也得到提高。

方法:將鮮紅薯秧切成2釐米長的小段,拌入3~5%的米糠或麥麩,充分混合,堆積在牆角處,周圍用木板或磚塊擋住,用鐵鍁稍加拍打,形成扁平狀料堆,厚度約20釐米,上面撒一層米糠或麥麩封頂,蓋上草簾或麻袋。每隔2小時測一次料堆內的溫度,等到溫度達到35℃(約需24小時),即可開堆飼餵。如果量較大,一時用不完,可將發熱的飼料裝進水缸密封,這樣保存時間較長且香味更濃,動物更愛採食。如果用其餵豬,可拌入鮮雞糞、玉米麵發酵,效果更好。

紅薯秧變廢為寶,加工飼料的三種方法

二、塑料袋青貯

飼料青貯的過程,其實就是培養乳酸菌的過程,利用乳酸菌對原料進行厭氧發酵,產生大量乳酸,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好的青貯飼料,顏色青綠或黃綠,有光澤,氣味芳香,有酒酸味,植物基本保持原有的結構形態,PH值為4.0~4.2。大量青貯,需有合適的青貯窖。農戶可以採用塑料袋青貯,此法投資少,方法簡單,保存時間長,存取十分方便。

方法:收集鮮紅薯秧,曝曬一天,使其含水量降至75%左右。檢驗的方法是:梢部第二葉片的葉柄用手對摺後不斷,但能擠出小水珠,即合適。將紅薯秧切成2釐米長的小段,裝填在塑料袋內,將袋口稍作捆紮,層層碼齊疊放在牆角處,最上層壓蓋木板,木板上壓大石塊或其他重物,目的是擠出袋內的空氣,以造成缺氧環境。一般青貯1個月後即可開袋取喂。喂時,塑料袋邊緣處發黴的地方要去掉。

紅薯秧變廢為寶,加工飼料的三種方法

三、水淹發酵

發酵原理與青貯相似。起初是利用醋酸菌繁殖發酵,氧氣耗完後,主要利用乳酸菌發酵。

方法:將鮮紅薯秧洗淨、切碎,裝填在大水缸或水泥池內,邊裝填邊用力踩實,裝填至八成滿後,即可放入木板,板上放乾淨石塊鎮壓後,注入清水,使水面經常超出飼料10釐米。一般4~6天即可完成發酵,這時上部的水會有一股臭味。將水舀出,取出飼料即可餵豬。水淹發酵的紅薯秧,由青綠變為暗綠,質地變軟,散發出一股酸醋味,豬特別愛吃。

匯晟元(huì shèng yuán)釋義

匯之本義為盛器,引申義有積聚、聚集等。

晟之本義為中午12點鐘的太陽,引申義有興盛、旺盛等。

元之本義根源,根本,引申義萬物之本原;

匯晟元旨在彙集多方智慧,興盛中國農業,以農技服務為元點,整合多方資源,聚焦產業融合。為農業產業鏈發展提供技術和信息服務。

為了更好的給各位粉絲帶來閱讀體驗,本頭條號一週內每天將專注於某一領域的農技知識、農業資訊等方面的文章。

星期一、病蟲草害(病害、蟲害、雜草的防治)

星期二、農藥(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的使用方法)

星期三、肥料(複合肥、水溶肥、葉面肥、有機肥等的鑑別與使用技巧)

星期四、果樹(柑橘、蘋果、梨、葡萄、獼猴桃、櫻桃等的栽培管理技巧)

星期五、蔬菜(番茄、辣椒、茄子、黃瓜、馬鈴薯、白菜、蘿蔔等的栽培管理技巧)

星期六、大田作物(水稻、小麥、棉花等的栽培管理技巧)

星期天、綜合信息(新品種、補貼、政策、電商銷售等相關的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