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雍正王朝:十四阿哥鬧靈堂為遺囑,雍正帝卻封烏雅氏為皇太后其用意?

日堯居


雍正是為了穩住大局,杜絕悠悠眾口。

康熙皇帝去的太突然,遺囑也立的有點著急,所以雍正沒有進行登基大典以前,很多人都不服氣,尤其以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為主。


十四阿哥當上大將軍王以後,帶著自以為是的,康熙要傳位於自己的心思捱到了西北。自己以模仿筆記的形式,策反了八阿哥在自己身邊的奸細鄂倫岱,再加上自己在西北打了勝仗,自我感覺簡直良好到爆棚。康熙大壽,更是奉上刻有壽字的天外隕石。意氣風發的十四阿哥,感覺自己已經成為了新太子,就等著繼承皇位呢。

但是現實總是在不經意間狠狠的潑他一盆冷水。圖裡特帶著先帝去世的消息,何新皇要求他進京祭奠的聖旨,即刻進京的時候,他感覺腦袋“嗡嗡的”。一路上都沒有緩過來,也沒有認清這個事實,他不服氣。因為他想不通,八阿哥跟他本是朋黨,穿一條褲子的,卻用死鷹事件來陷害他。他更想不通為什麼皇阿媽居然傳位給了舉薦自己為大將軍王的親哥哥胤禛。所以他一直沒有從皇帝夢中醒來,一路上逼問圖理琛皇位究竟是傳給誰的?這個夢一直到雍正讓他去收景陵的時候,他依然沒有醒。


十四阿哥風塵僕僕千里跋涉的回到了京城,卻被雍正擋在了京城外,讓他先去休息,第二天再去靈堂。這一路上的疑問和怒火,一下子就都發洩了出來,還沒有進行登基大典,就要自稱皇上。他憤怒的說出這句話以後,直闖靈堂,趴在康熙的靈柩前哭了起來。那時候老八老九老十也跟著瞎起鬨,老十三也沒有辦法請老八幫忙。老八這時候有一個很有趣的舉動,他沒有自己去勸,而是讓德妃去勸。這裡德妃就是雍正和老十四的母親。

老八這一手雷可是埋得狠。我們都知道康熙去的急,烏雅氏的皇太后還沒有冊封,現在充其量也是個皇太妃。德妃去安慰十四阿哥的時候,十四阿哥一眼就看到了她的衣服不對。所以一把把自己的母親推開說“皇太妃管不了我大將軍王 。”這裡有三層意思:老八的行為就是為了到局面更亂。他的目的就是要老十四意識到德妃現在不是皇太妃。第二個意思就是既然德妃不是皇太后,那麼雍正的皇位也就來得不正當,起碼現在還是個“半路”皇上,皇太后沒冊封,登基大典也沒有辦。第三個意思就是老十四是認為自己是大將軍王,康熙死了,最有話語權的就是他。

就在這個時候,雍正進來了,但是這時候雍正位置的不正當性被得到了深深的質疑。康熙臨死前有遺囑說要雍正善待自己的兄弟,雍正不能夠再當著康熙的靈柩當場發飆。這時候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德妃,只有宣告了德妃皇太后的正當地位,這個問題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所以雍正將德妃請上座位,並且說先帝移命,也擬定了聖旨。皇太后位置已定,作為母親也作為太后,十四阿哥不拜也得拜。


紅雨說歷史


電視劇《雍正王朝》有這麼一幕:

四阿哥胤禛繼位為雍正皇帝以後,開始為康熙皇帝辦理喪事,同時在大西北帶兵打仗的十四阿哥允禵趕回北京城奔喪,結果允禵大鬧康熙皇帝的靈堂,搞得雍正下不來臺,於是只好當即尊奉康熙的貴妃烏雅氏為皇太后。十四阿哥雖然心有不甘,也不得不屈服。


很多人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烏雅氏當了皇太后,雍正就名正言順了,十四阿哥就表面上屈服了?其實這件事不難理解。

首先,十四阿哥不服雍正的原因,是他不在朝廷,不在京城,但他自己在外帶兵,還被康熙封了大將軍王,所以他認為皇位應該是他的,他不服。這個不服,還不至於搞到大鬧靈堂,不稱呼新君這麼嚴重。說實話,如果康熙真的是變了卦,臨時將皇位給了老四,老十四隻能憋著?

問題是,十四阿哥真正不服的是,他懷疑雍正能繼位,不是因為他自己遠在邊疆,不是康熙臨時變卦,而是雍正陰謀篡位。如果康熙屬意自己為繼位新君,早就召自己回京了,而康熙遲遲沒召自己進京接位,說明康熙身體還很健康,至少沒有病到要安排後事的地步。

然而,突然之間,雍正就繼位了,十四阿哥的皇位就飛了。十四阿哥覺得這是雍正陰謀篡位,不是公平的競爭。如果公平的競爭,老十四敗了,他願賭服輸,不至於大鬧靈堂。

老十四大鬧靈堂,是心中有陰謀論纏繞。


其次,烏雅氏是老十四的生母,也是老四的生母。老十四對他這個母親,在靈堂上根本不尊敬,因為她除了是自己的母親,也只是先皇的遺妃而已。除了輩分高,沒什麼權威,遠遠不如自己這個大將軍王。

而烏雅氏被尊為皇太后以後,立馬給了老十四兩個不得不低頭的權勢壓力。

一是,烏雅氏當了皇太后,跟普通太妃就不同了,她就成了國家之母,有了下發懿旨的權力,地位等同於皇后,不簡單地是老十四的母親了,皇太后的話你老十四不聽,就是抗旨不遵,抗旨不遵是要殺頭的。

雍正剛繼位,不好跟八爺黨和十四阿哥撕破臉,所以不頒嚴旨的話,還真對老十四的大哭大鬧沒辦法。皇太后就不同了,可以以長輩的身份懲治老十四,又不怕得罪八爺黨。

二是,雍正當著老十四的面,率領王公大臣和文武百官尊奉生母烏雅氏為皇太后,這是當面打破陰謀論,或者說,就算你心裡有陰謀論,可是我已經皇位在我,我可以封太后,可以封皇后,你老十四再掙扎也沒用,事實已經擺在眼前,你得接受了。
皇權既然已經在老四的手裡,文武百官和八爺黨都跪下叫太后了,你老十四也得接受這個,你就算心裡有再多的不服,也改變不了了。


西堤君


在《雍正王朝》中老十四胤禵一直與雍正帝不對付,而且在康熙帝的靈堂之上,不肯向雍正帝下跪,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雍正帝面對老十四胤禵的無理取鬧,為什麼卻封了烏雅氏為皇太后?

一、千里奔喪:

遠在西北打仗的老十四胤禵突然接到了康熙帝駕崩的消息,並在圖裡琛的監視下回京弔喪。

這一路走的相當窩囊,他也有一肚子的火無處撒,而且有幾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

為什麼自己的八哥胤禩要拿死鷹陷害自己?為什麼康熙帝把皇位傳給了老四胤禛?為什麼康熙帝臨終前不招自己回京?為什麼面對老四胤禛的即位老八胤禩竟然無動於衷?為什麼一路回京雍正帝處處防著自己?

而這些疑問,他也問了圖裡琛,只是圖裡琛支支吾吾,並沒有解開他心中的疑惑。

正當老十四胤禵到達城門口的時候,馬齊帶著聖旨趕到:

“著十四貝子胤禵,今晚在潞河暫宿,明日進京叩拜先帝靈位。”

雍正帝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理由有三:

一是試探一下老十四胤禵是否認可他這個皇帝,是否會違旨,如果他停了一晚再進京,則說明他心中是默許這個事實的,那麼雍正帝第二天再面對他,心中就有譜了。

二是聖旨字面意思,表達一下對老十四胤禵的關心,畢竟奔波了千里路,確實辛苦,此時天色已晚,好好休息,明天進京也是可以的。

三是此時靈堂情況複雜,尤其是烏雅氏尚未接受皇太后的頭銜,一旦此時老十四胤禵發現端倪,難免會起疑心,這樣對雍正帝不利,他還沒有想好應對策略,所以先緩一緩老十四胤禵。

二、勇闖靈堂:

老十四胤禵為什麼要違背聖旨呢?

首先第一點,他並不認可是雍正帝奪得了皇位,在路上他專門嚴肅的問過圖裡琛:

“先帝爺的遺詔,究竟是把大位傳給誰的?”

圖裡琛愣了一下:

“自然是傳給當今皇上!”

隨後老十四胤禵一連串的問題都拋出來了,為什麼第一道聖旨傳給年羹堯川陝兩省戒嚴?為什麼送糧草的李衛由一月一送變成一天一送?為什麼你帶二十侍衛後面還跟著三千綠營兵?

這些問題圖裡琛都支支吾吾地回答不上來,這也堅定了老十四胤禵心中所想,雍正帝的皇位來路不明。

有了這個思想為前提,他自然不會把聖旨放到眼裡,而且兒子奔喪老子天經地義,換誰都不能阻攔,即使是皇帝!而且雍正帝越攔著他不讓進靈堂,他就越要進靈堂!

圖裡琛一看老十四胤禵直奔康熙帝靈堂去了,急忙向雍正帝彙報:

“奴才無用,辦砸了差事,十四爺他……馬中堂傳旨,讓他在潞河驛站歇下,他不願意奉旨,眼下他已直闖殯宮去了。”

從雍正帝面無表情的聽完彙報,只說了一句“走”就可以得知,這個結果已經在他預料之中,心中也明白此時的老十四胤禵必然不會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裡。

三、大鬧靈堂:

老十四胤禵進靈堂之前,還有人攔著他說聖旨不讓進,他直接頂了一句:

“登基大典還沒辦,他就敢稱皇上了?”

他進去這麼一哭,一下子讓老八胤禩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來了勁。大家注意,這時候的老八胤禩突然眼睛往後瞟了一眼,顯然他想到了一個主意,並且第一個帶頭跪下哭康熙帝。

這個行為非常的奇怪,讓老三胤祉和老十三胤祥一臉霧水,大家注意,這時候只有他們兩個是沒有跪下哭的,而是去扶老十胤誐起來。

老九胤禟顯然明白了老八胤禩的計謀,拉了一下老十胤誐,隨後倆人哭天喊地地哭起皇阿瑪來。

顯然老三胤祉看出了問題:

“老九老十,別火上澆油好不好?”

一看火候已到,老八胤禩發話了:

“老十三,老十四亂了章法,你看該怎麼辦?”

這句話是陷阱,老十四先是抗旨,這又亂了章法,你們還不收拾他?

但是老十三胤祥繞過去了,沒有追究老十四的責任,而是說等會先去見見皇上,意思就是說,由雍正帝來定。

隨後老十三胤祥跟老八胤禩講,讓他去勸勸老十四,這時候老八胤禩眼睛是看往皇太妃的。

四、皇上駕到:

老八胤禩的計謀其實非常隱蔽:

如果不仔細分析,我們反而會得出他是“賢王”,擔心老十四胤禵哭壞了身子,是為他好。

可是,如果真為他好,他應該做的是拉住老十四胤禵,而不是再跪下大哭,而火上澆油。

他的目的就是讓老十四胤禵出錯,錯的越大越好,他要看看雍正帝是如何對付自己的親兄弟。更重要的是,他還要透露給老十四胤禵一個大秘密,這個秘密就藏在烏雅氏身上。

所以,他並沒有去勸老十四胤禵,而是把目光放向了那些皇太妃們,說的再明白一點,他是看向的烏雅氏德妃。

這個德妃(皇貴妃)就是雍正帝的生母,但是此時的她仍然是妃子的服飾,這也是為什麼老十四胤禵突然發飆的原因:

“你穿的是皇妃的服色,你不是太后?你不是太后!國家有制度,你管不了大將軍王!”

當然,劇中說話並沒有標點符號,之所以加了一個問號和兩個歎號,就是說老十四胤禵突然產生疑問難道烏雅氏不是太后,原來真不是太后!

就此,老八胤禩終於把老十四胤禵引到這上面去了,等於是告訴他,康熙帝的遺囑或許不是傳給老四胤禛哦……

老十四胤禵徹底發怒了,再加上老九老十的繼續大哭,他要找雍正帝問個明白:

“四哥呢?雍正皇帝呢?他在哪兒?為什麼不來見我?”

五、冊封皇太后:

大家再注意一個細節,雍正帝進來之後,本來站著的老三胤祉急忙跪下,本來跪著的老八老九老十急忙站起來。

啥意思?

還不是通過行動告訴老十四胤禵,雍正帝的皇位可是來路不明哦。

果然,老十四胤禵怒目圓睜,就是不肯下跪,也不聽烏雅氏的要求,甚至還打了張五哥一巴掌。

這時候的老八老九老十在那裡幸災樂禍,而雍正帝卻緊緊地握著佛珠……

氣憤就這樣僵在這裡了,雍正帝想了一下,默默地搬了一把凳子過來,讓烏雅氏坐下,自己跪了下去,結果烏雅氏一下子站起來:

“皇上,祖宗的家法,我也擔不起這個理兒,快起來,快起來。”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只是一個皇太妃,怎麼可以讓皇上下跪呢?

而雍正帝馬上回話了:

“在皇阿瑪殯天那一天,兒子就和上書房擬定了您皇太后的封號……”

其實,事實上烏雅氏根本不認同這個雍正帝,也不願意接受皇太后的封號,這才導致雍正帝非常被動。但是此時他再冊封皇太后,如果她不接受,就等於她不認可老四胤禛是皇帝,那麼她剛才讓老十四向皇上下跪就是假話了。

只要她不接受,就等於把老十四胤禵逼上了絕路……

無可奈何的烏雅氏只能接受了皇太后的冊封,眾人跪拜行大禮,而老十四胤禵終於無路可走,只能下跪,他這一跪,就代表認同了老四胤禛成為皇帝的事實。

而烏雅氏掩面大哭:

“先帝爺啊……”

估計心中想的是,先帝爺啊,你為什麼要把皇位傳給老四胤禛呢?

做孃的做到這個份上,箇中滋味,也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楊角風發作


十四阿哥胤禵敢在康熙的靈堂上大哭大鬧,除了發洩爭奪皇位失敗的懊惱情緒外,他還吃準了雍正暫時不會動他的兩處理由。

一是康熙剛剛去世,初登大寶的雍正少不得要收買人心。此時胤禵稍稍出格得鬧上一鬧,雍正要顧忌康熙生前的遺願,還有皇位更迭期間的政治影響,該忍耐的也會忍耐。

二來雍正與胤禵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他們的生母都是烏雅氏,胤禵打小母親就更加疼愛他。因而即便是雍正對胤禵的吵鬧靈堂行為氣不過,多多少少也還得看一看生母的面子,放弟弟胤禵一馬。


康熙晚年,西北羅布藏丹增、阿拉布坦的聯合叛亂迭起。為了剿滅叛亂,康熙有意在皇子阿哥中,挑選一個精通帶兵的阿哥充任“大將軍王”出征西北。

精通兵事的十四阿哥胤禵見機會來了,便主動來跟以往不怎麼走動的四哥胤禛套起了近乎。一來二去,兩人達成了協議,由胤禛上書康熙保舉胤禵當大將軍王,胤禵則把胤禛的門人年羹堯推到了陝甘總督的位置上。

康熙任命胤禵當大將軍王的舉動,瞬間被滿朝文武理解成了皇帝要傳位給十四阿哥的政治信號。

十四阿哥胤禵本人也是這讓認為,心想只要自己在西北立下戰功,就能憑此資歷坐上太子儲君的位置,將來再順理成章得接掌康熙的皇位。

哪成想,康熙封他當大將軍王,純粹只是出於軍事層面的考慮,根本沒有將皇位傳給他的打算。


繼位的雍正這頭,也通過陝甘總督年羹堯控制西北大軍糧餉週轉的關鍵作用,牢牢得將胤禵的20萬大軍制約在青海一帶。

後援糧草無法得到保障的胤禵,連最後舉兵奮力一搏的機會也失去了。無奈之下只得跟著前來“押解”他的圖裡琛回到了京城。

但是,胤禵從始至終都認定,是四哥胤禛搶了原本該屬於他的皇位。有著這樣一層潛意識在心頭,胤禵無論如何都是要尋機會對雍正發難的。

於是,就有了胤禵在康熙靈堂上大哭大鬧的那檔子事。


胤禵話裡話外否定著雍正的皇位合法性,而他將否定雍正的突破口,定在了生母烏雅氏的政治身份上。

按照他的邏輯,只要自己不承認生母烏雅氏的“太后”身份,那麼雍正的“皇帝”身份自然也是站不住腳的。如此一來,整體局勢就回到了康熙剛駕崩時的狀態,皇位的歸屬,就得重新洗牌、重新發牌、重新看牌出結果。

然而雍正也不傻。你胤禵不是說烏雅氏不是太后嗎?那我就當場封生母當雍正朝的“聖母皇太后”,這樣一來自己這個皇帝的身份也就板上釘釘,你胤禵再怎麼哭鬧,都無法改變眼前的既成事實。

當然雍正此舉,也是為了用聖母皇太后的尊崇地位,將生母烏雅氏拉到自己這一邊。烏雅氏感恩之餘,也會反過來幫著雍正做一做小兒子胤禵的思想工作


劇透歷史


康熙去世,四爺胤禛繼位,隨後很快解除了老十四胤禵的撫遠大將軍王,並令其回京。胤禵一直認為自己才是最具競爭力的皇位繼承人的人選,他懷疑雍正應該是篡改了康熙的詔書才繼承了皇位,所以一路心懷不滿和疑竇,也沒有按照雍正的要求入宮,便大搖大擺地闖進了靈堂。



這個時候,諸位皇子和王公大臣都在靈堂,胤禵闖進靈堂,抱著康熙的陵寢哇哇大哭,實際上是在表達自己對雍正的不滿。老八這時很陰險,他一方面暗示老九、老十也跟著哭,企圖火上澆油,另一方面還連忙請德妃烏雅氏上前勸勸胤禵。但是烏雅氏作為雍正和胤禵共同的母親,按理說這兒子當了皇上,應該被封為太后,但由於事起倉促,尚未被冊封。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烏雅氏自己不太情願做太后,因為她更希望自己的另一個兒子胤禵做皇上。所以此時此刻,烏雅氏穿的是太妃的服飾。老八胤禩的目的,就是讓胤禵注意到烏雅氏的太妃服飾,引誘他去懷疑雍正的繼位合法性。

果然胤禵很快就關注到烏雅氏的太妃服飾,便問道:“你穿的是太妃的服飾?你不是太后!你管不了大將軍王!”這下就將矛盾引向了雍正的繼位合法性的問題。沒錯啊,四哥已經是皇上了,母親烏雅氏卻不是太后,胤禵的懷疑不是沒道理的。



這時雍正趕到,大家都盯著他,看他該如何處理胤禵對他的質疑,尤其是八爺黨們,更是盼著兩兄弟起內訌,這樣他們就能把事情再搞大一點。只見雍正請烏雅氏坐下,然後恭敬地跪下,說:“皇阿瑪殯天時,已經擬定了您皇太后的封號,現在就請接受大禮。”

烏雅氏在雍正的半推半就下,只好接受了雍正的跪拜,雖說他從內心並不希望胤禛繼位。但無論如何,這樣一來,雍正的繼位問題就在眾目睽睽下得到了合法性的確認。



老十四胤禵雖說心不甘情不願,但也不得不接受現實,只好跪了下來。


達摩說


雍正王朝:十四阿哥鬧靈堂為遺囑,雍正帝卻封烏雅氏為皇太后其用意?

這個問題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是這樣演繹的,雍正皇帝的同母兄弟的撫遠大將軍王十四阿哥胤禵千里迢迢回到北京,為自己的父皇康熙帝奔喪,在靈堂之上,這位撫遠大將軍王胤禵似乎有很多委屈說不出來,也找不到答案,於是在靈堂之上大鬧起來。

已經登山皇帝位的雍正帝當著十四阿哥胤禵和眾位大臣的面,加封了他們的母親烏雅氏為皇太后,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梗呢?

下面就由頭條號“雲和月”來分析一下:

第一、為了平息西北的叛亂,當初康熙帝加封十四皇子為撫遠大將軍王,在當時的朝廷上下,都認為這個撫遠大將軍王是未來的皇位繼承人,包括十四阿哥胤禵自己也是這樣認為的,現在登上皇位的竟然是自己的親哥哥老四胤禛。


第二、作為當時領侍衛內大臣的四阿哥胤禛,為什麼在康熙駕崩時沒有及時通知自己,而是在老四已經登上皇位並且昭告天下,才允許自己回京奔喪,而且還是被大內侍衛的圖裡琛帶著一隊人馬,說是保護自己,實則是押送回來的,由此十四阿哥胤禵認為,老四胤禛繼承這個皇位存在著貓膩,是不真實的。


第三、在回京奔喪的路上一再追問大內侍衛領班圖裡琛,康熙皇帝駕崩前是如何川味給四阿哥胤禛的,可是這位瞭解內情的圖裡琛卻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後語,這讓十四阿哥胤禵對皇位究竟傳給誰這個問題產生了更大的疑惑。

作為撫遠大將軍王的這位十四阿哥胤禵,帶著這許多疑問回京奔喪,而且在京城外,還遭到了上書房大臣馬琦的刁難,在城門口馬琦攔住了這位氣勢洶洶的十四阿哥胤禵說聖旨到:

“著十四貝子胤禵,今晚在潞河驛暫宿,明日進京叩拜先帝靈位”

作為皇子,自己的父皇駕崩,是何等的悲痛心情,一定是急於趕到父親的靈前,哪有閒心住在城外,此時的十四阿哥胤禵一定是心急如焚,因為在自己的父皇康熙帝活著的時候,就長惹他老人家生氣未能盡孝,更沒聽到父皇在皇位繼承人的問題上有一個準確的說法。


在父皇康熙帝六十八歲生日即康熙帝登基六十年的慶典上,由於路途遙遠,軍務在身,自己從大西北帶回來一塊奇特的隕石作為賀禮,可竟被陰險的八阿哥胤禩換成了一隻死鷹,這究竟是為什麼?如今又被自己的四哥雍正皇帝擋在城門外,這到底都是什麼陰謀?

雍正皇帝此刻把心急如焚的老十四擋在門外,並且由上書房大臣馬齊來宣旨無非有三條理由:

一、本身雍正皇帝自己登基就具備有爭議性,由十四阿哥胤禵作為皇位繼承人也有議論,所以,雍正帝由馬齊宣讀聖旨,阻擋這位撫遠大將軍王進城,無非是想試探自己的這位親弟弟老十四胤禵,是否承認他這個雍正皇帝,遵旨則罷,說明對他這個雍正帝是默許的。


二、讓這位十四弟胤禵在城外住一晚,也可能是雍正帝出於他對自己的親弟弟老十四胤禵處於關心的態度,畢竟奔波了幾千里路,但是這種猜測幾乎站不住腳。


三、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康熙帝剛剛駕崩,雍正帝也剛剛登基,皇宮內外包括康熙帝的靈堂,情況一定非常複雜,更重要的是,他與這位親弟弟的共同母親烏雅氏,還是一位妃的名號,沒來得及晉封,一旦老十四胤禵來到靈前,發現母親還沒有晉封,是否會藉機發難。

圖片………………

真正的問題來了,這位擔任著撫遠大將軍王的老十四胤禵,不但違背了剛剛登基這位雍正皇帝的聖旨,竟然連夜闖進了靈堂。

這一點就說明這位老十四阿哥胤禵,並不認可父皇康熙帝把大位傳給老四胤禛,他認為是這位自己的親哥胤禛竊取了皇位。

於是這位老十四問過:
“先帝爺的遺詔,究竟是把大位傳給了誰?”

老十四胤禵一連串的問題,更讓在場的人無所適從:為什麼第一道聖旨讓年羹堯川陝兩省戒嚴?為什麼保證大軍的糧草,一個月一供給,變成一天一供給?為什麼我回京,你不但帶著許多侍衛說是保護我回京,後邊跟著年羹堯的三千御用兵是何意?

這位撫遠大將軍王老十四胤禵提出了這些問題,的確讓雍正皇帝難以解答,雍正帝看著老十四胤禵趴在康熙帝的棺槨上痛哭,這使雍正帝意識到,如此下去對他這位剛剛登基的皇帝十分不利,於是雍正帝把他自己的目光飄向了自己的母親德妃烏雅氏。


這時老十四胤禵也把目光飄向自己的母親德妃烏雅氏,對著自己母親烏雅氏所穿的服飾發起飆來:

“你穿的是皇妃的服飾,你不是太后,國家有制度,你管不了大將軍王。”

老十四胤禵的這一句話導致提醒了雍正帝,於是雍正帝親自搬過來一把椅子,拉著母后烏雅氏做在上座說:

“在皇阿瑪殯天的那一天,兒子就和上書房擬定了您皇太后的封號。”

雍正帝的這一舉動,明顯是用加封母后烏雅氏為皇太后來打壓老十四胤禵的疑慮,儘管事實上他的這位母后烏雅氏,不認同這個雍正帝,更不願意接受皇太后封號,但是他的這個兒子已經登基成為皇帝,這已成為既成事實,不可改變。

於是坐在皇太后位置上的烏雅氏發話了,對老十四胤禵說:“還不向皇帝下跪!”她的這句話無疑是接受了雍正帝登基的這個事實,她想到如果不接受這個事實,就等於把自己的這個小兒子十四阿哥胤禵逼上了絕路,因為她知道她自養的這個兒子四阿哥胤禛的手段,因為他被號稱為冷麵王爺。

就在康熙帝的靈前,不但烏雅氏接受了皇太后的冊封,更是接受了眾人的跪拜大禮,此刻的老十四胤禵已經無路可走,只能下跪,就是他這一跪,無疑是承認了自己的這位親哥哥老四胤禛成為皇帝的事實。

而太后烏雅氏在掩面痛哭中,喊出了一句:“先帝爺啊……”

眼前的這一幕說明了雍正帝的高明,在老十四胤禵所提出的問題無以答覆的情況下,做出這個果斷的行動,不能不說是棋高一籌,這就是康熙帝的靈前加封烏雅氏為太后的真正用意。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刪除)我是“雲和月”,對於歷史只是做客觀的敘述,網友們有不同高見,可在下面留言共同討論。

2019年9月4日於佳木斯市


雲和月


《雍正王朝》中“十四爺千里奔喪,大鬧靈堂”的劇情是這樣的:康熙駕崩、雍正登基後,大內侍衛頭領圖裡琛奉命護送遠在西北的十四阿哥胤褆回京奔喪,途徑潞河驛時,上書房大臣拿著雍正下達的聖旨,要求十四爺暫且歇下等候雍正宣見後才能前去弔唁,但是十四爺不停勸阻,闖過驛站,直奔京城,並且直接來到康熙的靈柩前進行哭鬧,而在一旁的八爺、九爺、十爺也跟著起鬨,推波助瀾,場面變得一發不可收拾。之後雍正與十四爺的母親烏雅氏前來勸阻,卻被推翻在地,此時雍正趕到現場,冊封烏雅氏為皇太后,眾人行裡,十四爺無奈也跟著行禮,拜見皇太后。

十四爺大腦靈堂,為的是康熙的遺囑,說明他對自己繼位還充滿這幻想,還在認為這是他與八爺他們所討論的那樣,誰是大將軍王,誰就將是康熙的繼位人,他還在堅信這一點,再加上雍正登基後立馬安排年羹堯接管了他的西北大營,因而對於雍正的登基充滿憤怒,對於雍正的即位充滿了懷疑,因而索要遺詔,希望探究真相。

但是雍正此時卻封烏雅氏為皇太后,其用意也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當朝的皇太后是隻有當朝的皇帝才能進行冊封的,雍正借用冊封皇太后宣告自己繼承皇位的合法性與權威性,維護皇位的穩固。

其二,雍正冊封自己和十四爺的母親烏雅氏為皇太后,烏雅氏答應了,坐在了皇太后的位置上,就說明烏雅氏已經承認了雍正的皇位,雍正皇帝的名分就得到了母親的認可,十四爺再敢反對雍正,也就是反對他的母親,這樣會背上不孝的罵名,這是一向以孝子自稱的十四爺所部願意看到的。

其三,雍正冊封烏雅氏為皇太后,烏雅氏接受名分,百官及後宮進行了叩拜,這不僅是對烏雅氏皇太后地位的確認,也是對雍正皇帝地位的確認,確認了君臣的名分,不僅是十四爺、就是八爺、九爺、十爺再敢反對雍正,就是與百官、與天下為敵,背上謀逆的罪名,結果也會是相當的嚴重。

所以,此時雍正冊封烏雅氏為皇太后,不僅僅是給自己母親一個名分,同時,也是在穩固自己的皇帝地位。只可惜,歷史上的烏雅氏並沒有等到當皇太后的一天,康熙去世後沒有幾天,就隨康熙而去,沒有太后的名分、也沒有進行冊封儀式,被追封為孝恭仁皇后。


雍親王府


導讀:老十四大鬧靈堂,是因為他憤怒、惱火以為遭到了背叛。當年康熙活著的時候一切都是美好的,無論出於什麼原因老十四脫穎而出得到了大將軍王去西北領兵的機會。在他看來未來的皇位繼承人非他莫屬,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給父皇賀壽的禮物由天外隕石變成了死鷹;父皇駕崩後居然傳位給了四哥;八哥幾十年的辛苦謀劃居然就讓四哥輕易完成了逆襲而無動於衷。這一切都是個迷,賀壽禮物調換的事八哥嫌疑最大;而四哥明明是支持自己做大將軍王的,兄弟友恭的情景尚且歷歷在目居然不顧手足之情奪得了帝位。在他看來,八哥和四哥都是對自己的背叛。他可不知道這裡邊的爭奪的激烈程度,還陶醉在大將軍王的風光裡。他有一肚子話要向康熙說要問這都是為什麼?但是康熙已經西去,無人給他解答這些。憋了一肚子火的老十四藉著祭奠的機會大鬧靈堂就是要質疑四哥皇位的繼承權的真實性。這把高高在上的椅子動人心魄,已經讓老十四無視很多規矩必須要弄清楚自己這個最大可能的繼承人怎麼就失去了皇位。為此不惜和母親翻臉,而雍正恰恰用冊封烏雅氏為皇太后的做法來從側面讓大家對烏雅氏身份的認可。這就相當於認可了自己的帝王的合理合法性,雍正這一招絕對是一箭數雕。


歷史背景分析

其實奪嫡的諸位皇子中就老十四的心思最多,本來他算八爺黨的一員這個派別的核心目的就是要推老八上位。但是西北戰事一起,監管兵部的老十四就動了這個大將軍王的心思。在他看來自己是最合適的,況且異常順利的是他得到了四哥和八哥的支持真的夢想成真了。他帶著皇阿瑪親賜的天子劍開始了西征。

在他看來自己就是儲君板上釘釘的人選了。不要怪他很傻很天真因為他沒有自己的幕僚團隊也沒有老八那樣閱歷,所以想問題難免會簡單了些。既然自己已經出頭了,那麼皇阿瑪肯定有辦法讓四哥和八哥他們配合自己順利的繼承帝位。

果然情況除了連續的變化,先是給父皇的壽禮被掉包成死鷹;接著四哥居然在父皇駕崩的時候被遺照傳位成為皇位繼承人。這一切都因為老十四在數千裡之外的西北造成信息的延遲,當大局已定的情況下老十四被迫被圖裡琛的大內侍衛和年羹堯的數千大軍“護送”回北京奔喪。這就讓老十四更加的憤怒和懷疑,如果你四哥名正言順為何弄這些把戲。

老十四胸中對八哥和四哥的不滿的怒火越燒越旺,本來能夠給他解答最理想的人選是皇阿瑪。但是老人家已經西去老十四的,怒火只能發向奪了他皇位的四哥雍正皇帝,這才有了大鬧靈堂的一場鬧劇。


悲憤的老十四大鬧靈堂

當在西北的老十四見到圖裡琛帶來的聖旨一下子懵圈了,感覺就像是從天堂到了地獄。皇阿瑪駕崩後怎麼是四哥當了皇上,八個他們都是幹什麼吃的這些都成為一個又一個的問號縈繞在他的心頭。既然打算不承認失敗那就藉助回京的機會大鬧一場,看能否找到同盟軍恢復自己大將軍王到皇帝的過渡。



第一步:

所以腦子裡都是這個念想,在路途中的破廟中開始了計劃的第一步。他企圖像收服八哥的眼線鄂倫岱一樣收服圖裡琛為自己所用。他打算衝圖裡琛口中得到他所有問題的真相。他這麼想也是有幾分道理的:首先圖裡琛是先帝康熙的心腹,所以必然效忠康熙屬意的繼位人選也就是他自己。這個時候他還天真的以為皇阿瑪打算讓他繼承帝位。所以才有這樣的話:

“圖裡琛,你當著先帝爺的在天之靈發誓要如實回答我”

接下來就是那三個問題:1、先帝遺詔究竟是把大位傳給誰?(他還幻想是傳給自己)。2、為何停止調動兵馬且西北大軍的糧食供應從一月改為三天。3、為何大內侍衛和年羹堯的三千綠營監視自己。

當然這些他都得不到答案,所以他就開始抱怨老天;痛斥留守背景的老八等人為飯桶和酒囊飯袋。說白了他還是不能正視自己的失敗,就這點心思這樣作如果不是雍正的親弟弟是個老十四也早就被幹掉了。


第二步:

當老十四來到潞河驛的時候,上書房大臣馬齊宣讀雍正的聖旨讓老十四跪接。其實這也是雍正下的套看老十四的態度,果然老十四直接問那個皇上?馬齊的酸儒勁兒發作一點也不憷頭,說根據大行康熙皇帝遺照傳位給四王爺雍正皇帝;如果你還自認為是愛新覺羅的子孫就下馬接旨。這大帽子一扣,老十四沒辦法只能下馬跪接聖旨。

內容是讓老十四休息一晚上,明天再去祭拜先帝。雖然老十四已經先輸一局,但是早就怒火滿胸的他怎麼能等到明天;再說本來就沒打算承認雍正,也不能他說讓哪天去就哪天去啊。所以根本沒聽這套,直接奔到靈堂哭靈去了。在這第二步老十四和老四相當於一正一反打了個平手。


第三步、

當在靈堂外被原來康熙的貼身太監截住並且說皇上有旨的時候,老十四的火兒一下子就撞到了頂梁門:皇上,是四哥吧。連登基大典還沒辦,他就敢稱皇上了。這句話一來表示對四哥皇位的不認可,另外也保留了一份自己翻盤的希望只要沒有辦登基大典自己就有翻盤的機會。

當闖宮哭靈的時候那是老十四真心的哭啊,因為康熙自己的接任皇位成了可能。但是皇阿瑪一去,四哥接著皇位他可怎麼辦呢?這從他的這句話就看的出來:我走的時候你不是說等我回來嗎?言為之意就是你得把我扶上馬再送一程啊。


老八多壞呀,本來他們跪拜胤禛為皇帝都是在不情不願的。此時一看機會來了立刻跪倒在康熙靈前說:“您睜眼看看吧,您的大將軍王兒子回來了”;然後老九立刻反應過來八哥這是要渾水摸魚,只有老十頭腦簡單。老九一邊哭皇阿瑪一邊拿手使勁的碰老十言外之意你到是趕緊的呀。老三怎麼拉他們都不起來,老八開始挑唆老十三說老十四出格了其實就是讓他們打起來把事鬧大好渾水摸魚。


但是老十三沒有上當,於是老八又把主意打到皇太妃烏雅氏身上。這就是本文的重點之一了,因為你雍正連自己的母親都沒有冊封皇太后這皇位怎麼名正言順?

而此時的老十四已經瀕臨瘋癲,皇位的丟失讓他抓住一切機會和藉口接勁兒折騰。當皇額娘勸導他要保重身體的時候,他居然說了如下一套說辭為的就是否認雍正皇位的正統性,為自己的翻盤保留一絲希望。

“你穿的是皇妃的服色,你不是太后,你不是太后。國家有制度,你管不了大將軍王”



說著一把推開了母親,你說這畜生為了皇位什麼都不顧了。不是太后還不是母親嗎?他哭康熙,不管母親其實還是哭的是自己的皇位,妥妥的一個不孝子。當雍正進入靈堂的時候,老八等人也不哭了立刻站起來到了一旁這明顯是拿老十四當槍使啊。


哥倆終於到了直面的對決,老十四不但不跪下行禮還口稱四哥雍正皇帝。甚至還動手打了勸告他向皇上行禮的侍衛張五哥。九門提督隆科多請示十三阿哥胤祥如果鬧起來是否可以擒拿?在這個僵持的狀況下,雍正不斷的搓這父皇臨終前給他的珠子想起了父皇善待兄弟的話。於是雍正使出了勝負手,直接尊稱烏雅氏為聖母皇太后。老八老九等人直接沒電,沒辦法只能行三拜九叩大禮。


無論從法度還是從禮儀方面如果烏雅氏想救自己的小兒子老十四就必須接受皇太后的封號。其實烏雅氏相當看不上雍正,總想讓小兒子當皇上所以一直拒不接受皇太后的封號就是讓雍正下不來臺。結果老十四這麼一鬧和雍正頂牛,很有可能就會獲得極刑。雍正這麼現場一將軍,明顯烏雅氏面臨的就是二選一的抉擇。要想救老十四就得委屈求取的接受皇太后的稱號,也就相當於接受了雍正皇位的正統性。所以最後才高呼“先帝爺呀”,充滿了不甘和憤懣。


老十四再犟也沒辦法,所有大臣就接受了雍正的皇位的合法性;自己親媽在上面坐著,你拜不拜?沒辦法只能捏著鼻子認了。無論有多少無奈和窩火憤懣都無用,接受現實吧。


小結:

雍正在靈堂現場冊封烏雅氏為皇太后絕對是神來之筆,一箭多雕。既讓母親心甘情願的接受了聖母皇太后的稱號,又讓桀驁不馴的十四弟接受了失敗的現實。在沒有鄔先生給策劃的情況下,雍正的政治手腕堪稱高明。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歷史縱橫帝


通過皇帝親自冊封生母為聖母皇太后來告訴老十四——名分已定,別再搞了。


王振飛


老十四你可以不認我四哥,不認我雍正,你老媽你認不認?不認就是自絕於天下,自絕於列祖列宗。認了你老媽就行了,你老媽的皇太后就是你四哥我雍正皇帝封的。大鬧靈堂,對皇太后不敬,對皇帝不敬,這已經不是不敬的問題,是不認的問題,可以革除宗籍,連給老康熙守靈的資格都沒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