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周杰倫暗黑三部曲:藝術家黃俊郎的失意與詩意


周杰倫暗黑三部曲:藝術家黃俊郎的失意與詩意

周杰倫的歌曲風格多樣,除了愛情題材和中國風兩大主流風格之外,最被資深樂迷稱道的是他的“暗黑三部曲”。

三部曲中,被公認的兩首分別是《以父之名》和《夜的第七章》,歌詞由黃俊郎所做。第三首有人認為是《夜曲》,有人認為是《止戰之殤》,都為方文山的詞作品,前者偏愛情,後者以反戰為主題。

所謂暗黑系歌曲,其特點往往被認為是略帶憂傷低沉的唱腔,畫面感強,具備人文特質和古典情懷,最重要的是能夠營造出一種迷幻的場景氛圍。要達到這種效果,除了編曲,歌詞也得很講究。

如果非得湊夠三首歌,並稱之為周杰倫的“暗黑三部曲”,我認為第三首更應該是《威廉古堡》。

看看這首歌的歌詞便可得知:

「藤蔓植物/爬滿了伯爵的墳墓/古堡裡一片荒蕪/長滿雜草的泥土/不會騎掃把的胖女巫/用拉丁文唸咒語啦啦嗚/她養的黑貓笑起來像哭啦啦啦嗚/用水晶球替人占卜/她說下午三點陽光射進教堂的角度/能知道你前世是狼人還是蝙蝠/古堡主人威廉二世滿臉的落腮鬍……」

無論第三首暗黑系歌曲是哪一首,都無法超越《以父之名》和《夜的第七章》在周杰倫歌迷心中的地位。

這兩首“神作”的誕生,一定程度上,應歸功於詞作者黃俊郎。

黃俊郎首作即達巔峰

黃俊郎是誰?他是周杰倫的好友,是周杰倫電影《不能說的秘密》和《天台愛情》裡的阿郎,是周杰倫的另一位御用詞作人。

周杰倫暗黑三部曲:藝術家黃俊郎的失意與詩意

沒認識方文山和周杰倫之前,黃俊郎喜愛畫畫和寫作,人生夢想是出書,不出書就不參加任何工作。他曾因繳不出房租而被房東追討,常常窩在咖啡館寫作、畫畫,用畫作交換一杯咖啡。

方文山最初的夢想是寫劇本、拍電影,在歌詞創作上成名後的他,大概在黃俊郎身上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為了挖他簽約唱片公司創作歌詞,便對他說:“我準備開個出版社,你的書將作為本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本書。”

黃俊郎答應了,入夥後,某天周杰倫向他丟了兩首DEMO,一首《以父之名》,一首《三年二班》,讓他選擇一首填詞。

當時還沒填過詞的他,認為周杰倫一定瘋了,這麼重要的歌怎麼能交到他手裡,周杰倫回道:“沒關係,即使你填得很爛,我也可以把它唱得好聽。”

2003年7月16日,《以父之名》在全亞洲超過五十家電臺同步首播,八億人收聽,應該遠遠超過《說好不哭》,7月16日被定為“周杰倫日”。

周杰倫暗黑三部曲:藝術家黃俊郎的失意與詩意

黃俊郎也因此一炮而紅。

對大多數樂迷來說,這首歌令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開頭那段詭異的尖叫,使人毛骨悚然,之後的旋律更是充滿壓抑、陰暗、憂傷,整首歌的編曲富有意大利歌劇的味道。

歌詞是以“天父、教父、父親”三者為主軸,並未完全注重韻腳,通過不同的意象描繪三類“父輩”存在的圖景,試圖展現教父的無奈、父親的慈悲、天父的無私等救贖觀念。

周杰倫暗黑三部曲:藝術家黃俊郎的失意與詩意

教父的形象出現在歌詞裡,如這般「低頭親吻我的左手/換取被寬恕的承諾/老舊管風琴在角落/一直一直一直伴奏」。

接著,開始面對天父懺悔「仁慈的父我已墜入/看不見罪的國度/請原諒我的自負」。

最終迴歸到對父親描繪「父親牽著我的雙手/輕輕走過/清晨那安安靜靜的石板路」。

此後盡是明亮的寂寞

如果說方文山的歌詞技巧嫻熟,畫面優美,黃俊郎則更偏重挖掘人的內心深處,具備藝術家的氣質。

把寫歌詞當成工作,把寫書作為情懷的他,一直抱著甘作窮苦藝術家的人生態度。即便寫歌詞讓他擺脫了貧窮,他也向來對此不以為意。

這種清高被方文山和周杰倫看在眼裡,兩人常常惡狠狠地竊竊私語:“MD,給他寫詞賺錢還在那邊裝清高,什麼玩意啊!”黃俊郎反駁他們,稱他們是“極盡侮辱之能事的拍檔”。

至今他已出版了五本書,分別是《這本書》、《第二本書》、《第三本書》、《不是第四本書》、《黃俊郎的黑》。光看書名,便能感受到一股藝術家的氣質撲面而來。

周杰倫暗黑三部曲:藝術家黃俊郎的失意與詩意

具不具備真正藝術家的氣質,還要看他內心是否有所掙扎。

到了周杰倫的《夜的第七章》,他為了填這首以福爾摩斯探案為主題的歌詞,花了3、4千元買了石楠菸斗、手杖、高帽、手槍、鬥蓬等許多道具,自行演繹情節,並翻遍了《福爾摩斯全集》,參考大量與該首歌主題相關的資料,歌詞裡的每一句都對應著福爾摩斯里的意象而寫。

最終,同樣伴隨著詭異迷人的旋律,福爾摩斯的探案形象通過歌詞展現出來「打字機繼續推向接近事實的那下一行/石楠菸斗的霧/飄向枯萎的樹/沉默的對我哭訴/貝克街旁的圓形廣場/盔甲騎士臂上/鳶尾花的徽章/微亮」。

《喬克叔叔》描述的是小丑的孤獨世界,黃俊郎把小丑的卑微心聲描繪得絲絲入扣,彷彿在寫他自己。「我不是/孤獨的小丑 /你笑了之後/不需要記得我/燈熄的時候/滿天的星空/最明亮的是寂寞。」

周杰倫暗黑三部曲:藝術家黃俊郎的失意與詩意

他深知,即便如今這成功的寂寞再明亮,都掩蓋不了他失意的事實。

黃俊郎和方文山的經歷有些相似,都是在對最初的夢想求而不得時,轉戰到了歌詞創作,那原本的失意融進骨子裡化為創作的動力。

方文山寫出太多成功的詞作品了,毋庸置疑,是他為周氏音樂披上了一身華麗的衣冠。黃俊郎並無能力為周杰倫的歌曲注入靈魂,靈魂始終都牢牢掌握在周杰倫自己手裡,但他卻憑藉藝術造詣,在另一維度讓周氏音樂爆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周杰倫的成功,離不開這兩個在原本道路上失意的寫作者,他們將“失意”轉變成“詩意”,在那個尚有詩意的年代留下了最美的篇章,周杰倫的音樂正是承載他們詩意以及失意的載體。

再大的遺憾也抵不過愛的光芒

對於無論從事任何形式的創作者來說,想要走向成功,失意似乎必不可少的人生經歷。周杰倫恰恰相反,除了14歲那年父母離婚之外,他幾乎沒經歷過什麼挫折。

《爸,我回來了》這首控訴家庭暴力的歌曲,靈感是來源於他一個朋友的經歷,並非他自身家庭,《以父之名》裡的複雜意象,也不能簡單的理解為他對父輩的某種反思。而對於外婆和媽媽,他也從不吝嗇把她們寫進歌曲裡。

儘管黃俊郎常常以高傲自持,面對周杰倫時,他的高傲卻顯得微不足道,他曾說「杰倫是個心中永遠充滿愛的人」。

周杰倫當初找他寫《以父之名》的詞,並非因為看到他有什麼才華,而是覺得那時他真的窮。

到了2013年,在他即將出版新書《黃俊郎的黑》時,周杰倫依然能熬夜為他寫一首關於那本書的專屬音樂,並出席他的新書發表見面會。

周杰倫暗黑三部曲:藝術家黃俊郎的失意與詩意

周杰倫心中的愛來源於和睦的家庭,即使父母離婚,父親仍然對他關懷備至,始終鼓勵他在音樂道路上發展。起初,周杰倫將這兩位失意的“文人”帶入“曲線救國”的正途,最終相互成就了對方,此後,友情的維繫更離不開周杰倫心中“愛的詩意”。

隨著年華老去,他們各自的創作激情都已不再。命運安排他們在那個時代相遇,完成一曲曲華麗的樂章後,一切又歸於平淡。年少時的叛逆、掙扎、憤恨,表現在創作上僅僅是才華的靈光一現,代表不了他們,一切終究還是要回歸到原有的層面。

對於黃俊郎乃至方文山來說,他們最初的夢想也都已實現,不僅黃俊郎出了書,方文山也在2013年拍了電影《聽見下雨的聲音》,周杰倫為他奉獻了一首主題曲。

周杰倫暗黑三部曲:藝術家黃俊郎的失意與詩意

只是相比他們被人熟知的歌詞作品來說,無論是電影還是書籍都表現平平,這在他們心中難免留下遺憾。

這遺憾怪不得任何人,在時代的洪流中,大多數人都會偏離原有的軌道,被動地做出選擇。獲得一份意外的收穫固然很好,但也離最初的意願越來越遠。

“曲線救國”的途中佈滿荊棘,久而久之,那“國”也逐漸成為不再唯一的目的地。即便後來到達了目的地,原有的渴望也已減弱大半。

周杰倫生來就是要做鮮花的,可幸的是,他並未遮擋身邊“綠葉”們的光彩,他明白,沒有“綠葉”他就不會如此絢爛。他們竭盡所能支持他在音樂上的夢想,他也在努力彌補他們心中的遺憾。

風起了,風又落,風涼了,風還熱。

當人們只關注他們的作品成不成功,關注他們的才華是否還在時,縱使這幫“老男孩”失去一切,至少他們還能看到對方,還擁有著最初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