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徽州一府六縣中最有個性的一個縣城,可以說是獨一無二

黃山市繼承了絕大多數徽州遺產,我們一般說古徽州“

一府六縣”。

這裡面有一個縣的成立,顯得有點與眾不同,甚至在全國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也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個與眾不同的縣就是——祁門縣,因為它是由本地農民起義軍自己設置的。

徽州一府六縣中最有個性的一個縣城,可以說是獨一無二

雨後祁門


這件事情就要從大唐肅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說起,當時“安史之亂”快要平定,社會還是比較動盪,由於藩鎮林立,各行其是,為了滿足當權者的富貴,隨意重加稅率,造成民不聊生四處流亡。

到了災害之年,天災加上人禍,百姓不堪賦稅重負,紛紛武裝起義,歙州(徽州是宋徽宗時期改名)本土農民領袖方清,召集饑民武裝起義,活動於黟歙之間,利用地利,依山自防,隊伍逐漸壯大到萬人之眾,勢力擴大到歙州境外,有“跨據大江,吞噬東土之計”。

第二年,方清帶領起義軍與宣州陳莊的起義軍會合,以烏石山和太平古城為據點,向西一直髮展到長江沿岸一帶。

他們攔截江上來往漕運物資,“西絕江,劫商旅”,在戰鬥中不斷擴充起義軍隊伍,聲勢浩大,震撼朝野。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攻破石埭縣(現在的石臺縣),進而攻奪歙州,斬殺刺史龐浚。

徽州一府六縣中最有個性的一個縣城,可以說是獨一無二

《祁門縣誌》繪製的全縣地輿圖

知道惹了大禍的方清,帶著的隊伍開拔到黟縣的山區,“拒險作固,以為守備”,利用天然的地利條件,建立穩固的根據地。

他們在黟縣山中建立軍事指揮部,這個大本營的位置選擇的非常好,《新安志》描寫

“有兩巨石夾溪相對,號閶門’。而東北有湧流,左右雲峰削成。其中平坦,週迴數頃”,

是崇山峻嶺中的一塊盆地,如同沙漠當中的一塊綠洲。

方清帶著農民軍在這裡“屯石埭城”,生生地建築了一座縣城,依據當地地名,自行命名“閶[chāng]門縣”。

徽州一府六縣中最有個性的一個縣城,可以說是獨一無二

《祁門縣誌》繪製的縣城圖

話說起義軍殺了歙州刺史,結了大梁子,加上新皇帝登基,統治者必須把場子找回來,於是調派重兵討伐,持續四年之久的農民起義被鎮壓,方清壯烈犧牲。

雖然起義失敗了,李唐朝廷倒是也認為這裡有必要建縣,起義軍選址也妥當,因此決定

“因其壘,析黟縣之六鄉及饒州浮樑縣地,置以為縣。合祁山、閶門,名之曰‘祁門’”。

祁門縣由此誕生。《新安志》明確記載了這個史實。《太平寰宇記》亦有記載:

永泰“二年平方清。因其城邑,定為縣。分饒州浮樑縣,及歙州黟縣六鄉,廣焉。遂以所近祁山為名,因曰祁門縣”。

在《文獻通考》中記載:

其縣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乃合名祁門。


祁門縣境內旅遊資源豐富,環境秀美,最高山峰是牯牛降,海拔1728米,最有名的就是“祁門紅茶”,美稱“群芳最”、“紅茶皇后”。

徽州一府六縣中最有個性的一個縣城,可以說是獨一無二

祁門紅茶

歷史本是嚴肅的話題,然而它也有不太正經的時候,起義軍設立的縣城,統治者認為設立的有道理,不光同意繼續設立,還擴大了境地。

祁門,我服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