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當心身體這6大症狀,心血管疾病早知道

當心身體這6大症狀,心血管疾病早知道

心血管疾病的存在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長期飲食不合理,長期不合理的生活習慣都又有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面對會影響到血管、心臟、腦部的心血管疾病,我們怎麼判斷呢?

1、頭暈

因為血液循環不通暢,血液無法正常流通到大腦,很容易產生腦部缺氧,引起頭暈、噁心、嘔吐等現象!

當心身體這6大症狀,心血管疾病早知道

還會忽然間感到眩暈,是人體對於空間聯繫的定向錯覺出現障礙,以及平衡系統感覺發生障礙,使患者自覺周圍景物或自身在旋轉及搖晃,眩暈發作時常伴有平衡失調、站立不穩及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出汗、心動過緩、血壓下降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症狀。

2、心悸

血管負責運輸血液,當血液無法正常運輸到心臟的時候,那麼心臟肯定會出現一些異常情況,如心悸。患者會感覺心臟跳動明顯加速、心律不齊以及脈搏搏動有力。通過檢查能夠見到心跳的頻率出現過快、過緩或不齊,即有心率和心律的變化。

當心身體這6大症狀,心血管疾病早知道

3、肢體麻木

心血管疾病的另一個症狀是四肢麻木,不受自己支配。突然感到一側面部或手腳麻木,有的會出現舌麻、唇麻,“嘴斜眼歪” 是預兆,像是螞蟻在身體裡面爬的感覺。

當心身體這6大症狀,心血管疾病早知道

4、呼吸困難

通常疾病患者會覺得呼吸費力,客觀上呼吸的次數明顯增加,動作快而幅度加大。胸部的各種器官都可以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如腦梗塞,肺炎,急性氣胸,氣道堵塞等情況,以及皮膚出現帶狀皰疹的疾病,特別是疼痛也能夠導致呼吸發生困難。但是心臟病的呼吸困難表現大部多數為漸進性,逐步加重。

當心身體這6大症狀,心血管疾病早知道

5、 記憶力減退

心血管疾病的典型症狀是記憶力減退,常常注意力不集中,患者可能記憶力不太好。

當心身體這6大症狀,心血管疾病早知道

6、精神萎靡

整天昏昏欲睡,處於嗜睡狀態,會頻繁打哈欠,這主要是因為腦組織呈缺血、缺氧狀態的緣故。有研究發現,70%的腦卒中患者在發病前5-10天內有頻繁打哈欠的異常表現。

當心身體這6大症狀,心血管疾病早知道

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和降低危險因素來進行預防,我們怎麼進行預防呢?

1、控制鹽分、油脂攝入

高鹽飲食是導致血壓升高的最重要、最可控的因素。對於口味重的人來說,建議逐漸減少鹽分的攝入。

當心身體這6大症狀,心血管疾病早知道

控制高油脂的攝入,減少血管內垃圾,預防血栓形成成年人每人每天食用油攝入量不超過25g(包括自家燒菜所用的食用油,還包括食用豬肉等食品所攝入的油脂。)

研究發現日常所用食用油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歐米伽6較多,歐米伽3較少,兩者失衡是誘發慢性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預防為主,要補充歐米伽3。

2、降低危險因素

血脂、血糖、血壓異常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極為密切的關係,存在這三類異常症狀的患者,一方面要積極查體,密切關注血脂、血糖、血壓的變化,同時要配合治療,將其控制在正常水平內。已經確診為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疾病的患者,要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當心身體這6大症狀,心血管疾病早知道

3、控制情緒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調節好自己的心態,能減少疾病的困擾,控制情緒也是長壽的一大特徵!

當心身體這6大症狀,心血管疾病早知道

4、適量運動

適當的運動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增加血管的彈性,這樣就可以更好的改善心血管疾病帶來的其他問題。但是要注意的是長期不運動的人,一開始不能參加運動強度過高的項目,循序漸進為好。

當心身體這6大症狀,心血管疾病早知道

每天騎車或步行20分鐘以上的老年男性,與運動量更大或更小者相比,心衰發生風險均有所減小,而且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晚餐後進行45分鐘抗阻鍛鍊,可顯著降低餐後的血脂與血糖水平。

5、別熬夜

即使工作在繁忙,也要掌握好作息時間,儘量別熬夜,熬夜會打亂身體“生物鐘”,出現“紊亂”情況。

當心身體這6大症狀,心血管疾病早知道

若本文對你有所幫助,記得點擊上方紅字關注“新綠洲健康養生”並轉發給有需要幫助的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