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同室操戈,蒙古帝國的分裂,其實在成吉思汗去世之時便已註定

嘉陵江、渠江、涪江的交匯處,便是大名鼎鼎的釣魚城,這裡東、南、北三面臨江,且江岸均為懸崖峭壁,是真正的天險所在。南宋之時,四川制置使餘玠在這裡築城,從此釣魚城成為重慶的重要屏障。

同室操戈,蒙古帝國的分裂,其實在成吉思汗去世之時便已註定

公元1259年,蒙哥汗親自率軍強攻釣魚城,但五個月後,蒙古人依然無法破城,釣魚城守將王堅一度還曾經偷襲蒙古大營。從七月開始,蜀中炎熱難當,軍中瘟疫橫行,但蒙哥依然沒有放棄,並誓奪釣魚城。

公元1259年8月11日,蒙哥暴斃,時年五十歲。蒙哥之死的原因眾說紛紜,有的說是感染瘟疫,有的說是被宋軍飛矢所傷,有的說是落水而死,但不管怎樣,蒙哥的突然死去,對當時的整個世界格局都影響甚大。

同室操戈,蒙古帝國的分裂,其實在成吉思汗去世之時便已註定

蒙哥死後,忽必烈與南宋賈似道議和北歸,與阿里不哥爭奪大汗之位;旭烈兀停止了在敘利亞的戰事,返回波斯,靜觀其變。

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都是成吉思汗四子拖雷之子,也都是蒙哥的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奪汗位直接導致了蒙古帝國的大分裂,不過帝國分裂的種子其實在成吉思汗去世之時便已埋下。

1、窩闊臺與拖雷

成吉思汗有四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蒙古舊俗是幼子繼承製,即父親在世之時將年長的兒子分出去成家,而幼子留在家中。四子之中,拖雷一直跟隨成吉思汗,同時戰功赫赫,深受鐵木真喜愛,按蒙古舊俗本來最有可能繼承汗位。

但對於自己的繼承人,成吉思汗一直猶豫不決。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前,忽蘭夫人問道:“諸皇子中,嫡子有4人,主上西歸後應由何人承統?”成吉思汗最終決定由窩闊臺為汗位繼承人,並說道:

掌管國家和大位是艱難的事,就讓窩闊臺管吧,而包括我所聚集起來的營地、家室、財產、庫藏以及軍隊在內的一切,則讓拖雷掌管。

看起來大局已定,但事實上並非這麼簡單。

成吉思汗死後,汗位虛懸了兩年,由拖雷監國。成吉思汗去世之時,80%的蒙古大軍歸拖雷掌管,雖然成吉思汗生前確立了窩闊臺的大汗繼承權,但形式上仍要經過忽裡臺的選舉,而1229年的忽裡臺大會開了30多天,窩闊臺才繼承大位,其對手只能是拖雷。當時朮赤已死,察合臺支持窩闊臺,拖雷只能妥協。

拖雷監國兩年,手握重兵,窩闊臺對其十分忌憚。

同室操戈,蒙古帝國的分裂,其實在成吉思汗去世之時便已註定

窩闊臺

公元1232年,拖雷在三峰山為滅金取得了一次決定性的勝利。史載,當時天降大雪,勝利在望之時,蒙古諸將主張待窩闊臺到達之後再攻擊,也就是將戰果讓與大汗,但拖雷不肯,並立即出兵,大敗金軍。

此戰後,拖雷與窩闊臺一同返回,途中窩闊臺忽然病了,昏迷不醒。珊蠻占卜後說,這是因為蒙古滅金後,金國山川之神作祟,只有親人代替窩闊臺去死,窩闊臺的病才能好。不久窩闊臺想喝水,珊蠻說必須親人代喝,於是拖雷便將珊蠻咒過的水喝了,並請哥哥照顧自己的孤兒寡母。

幾天後,拖雷死,窩闊臺病癒。

同室操戈,蒙古帝國的分裂,其實在成吉思汗去世之時便已註定

拖雷死時,年僅三十九歲,其死因眾說紛紜,但窩闊臺脫不了干係,而窩闊臺系與拖雷系矛盾的種子就此種下。

2、大汗之位迴歸拖雷系

窩闊臺在1241年去世之後,蒙古政局動盪,其子貴由僅在位兩年便去世了。

此後,蒙古大汗之位最終被蒙哥取得。蒙哥得位,一半出於母親的策劃,一半依靠拔都(朮赤長子)的支持。

  • 朮赤系、拖雷系VS窩闊臺系、察合臺系

舉行忽裡臺大會之前,拔都已經與朮赤家族確立了蒙哥的大汗之位,但窩闊臺系與察合臺系的諸王反對,於是拔都派弟弟別兒哥帶三萬大軍扶植蒙哥登基。

1251年,蒙哥即大汗位,同時誅殺窩闊臺系和察合臺系兩族中反對者七十餘人(一說三百餘人),從此窩闊臺系和察合臺系式微,這也是四大汗國之中這兩系僅據有中亞地區的重要原因。

3、忽必烈VS阿里不哥——>忽必烈VS海都

公元1259年,蒙哥暴斃於釣魚臺後,蒙古大汗之爭再起烽煙。

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開平召開忽裡臺即大汗位,之後阿里不哥以留守監國的身份即大汗位於和林,戰爭一觸即發。

此時的蒙古帝國,忽必烈佔據中原,旭烈兀佔據西亞(建立伊爾汗國),拔都的後代佔據俄羅斯(建立金帳汗國),阿里不哥佔據中亞和蒙古草原。

同室操戈,蒙古帝國的分裂,其實在成吉思汗去世之時便已註定

  • 旭烈兀的態度

蒙哥死後,遠在敘利亞的旭烈兀返回波斯,但最終決定不再返還蒙古。不過旭烈兀是忽必烈的堅定支持者,並屢次遣使指責阿里不哥。

  • 窩闊臺系的態度

海都,是窩闊臺的孫子,海都是阿里不哥的堅定支持者。由於成吉思汗曾說過,只要窩闊臺有一個吃奶的後代,都比其他人優先繼承大汗,而海都又野心勃勃,他支持阿里不哥的目的在於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他看到了重整山河的希望。

  • 拔都系的態度

拔都曾經用實力將蒙哥推上了大汗的寶座,但他在蒙哥死時已經過世(1256年),其弟別兒哥即位,對於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戰爭採取了觀望的態度。

但是,別兒哥是蒙古人中第一個皈依伊斯蘭教的君主,他對旭烈兀滅阿拉伯帝國,屠城、殺戮穆斯林非常不滿,於是出兵與旭烈兀爭奪高加索地區。

從此,伊爾汗國和金帳汗國在西亞征戰不休,旭烈兀從此也無暇顧及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爭鬥。

於是,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戰爭,最後幾乎就只是中國境內的戰爭,忽必烈在南,阿里不哥在北。

公元1261年,忽必烈在昔土木大戰中擊敗了阿里不哥的主力。

同室操戈,蒙古帝國的分裂,其實在成吉思汗去世之時便已註定

公元1264年,阿里不哥戰敗投降。之後阿里不哥按蒙古風俗披上大帳的門簾,入見忽必烈。

“我親愛的弟弟,在這場紛爭中誰對了呢?是我們還是你們呢?”

“當時是我們,現在是你們。”阿里不哥答道。

兩年後,阿里不哥去世,一說是被忽必烈毒死。

  • 海都之亂

忽必烈雖然取得了勝利,但蒙古帝國卻在事實上完成了分裂,金帳汗國位於俄羅斯,伊爾汗國位於波斯,而中亞地區是察合臺汗國的地盤,窩闊臺的孫子海都在阿里不哥戰敗後於1268年重新反叛,並建立了窩闊臺汗國。

忽必烈在世之時並未平定中亞,這裡是窩闊臺汗國和察合臺汗國的地盤,且海都不斷對元朝發動進攻。

公元1301年,海都再度出兵元朝,最後在和林被忽必烈曾孫元武宗海山所擊敗,傷重而死,海都之亂至此平定。

公元1309年,元朝與察合臺汗國瓜分了窩闊臺汗國。

同室操戈,蒙古帝國的分裂,其實在成吉思汗去世之時便已註定

當年的成吉思汗繼承人,窩闊臺的汗國是蒙古四大汗國中第一個消失。


蒙古帝國的分裂,從成吉思汗在繼承人中糾結於窩闊臺還是拖雷之時便已註定,而蒙古大汗在窩闊臺系和拖雷系間的爭奪,最終導致了蒙古帝國的分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