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諾貝爾獎不頒發給昆德拉的原因

01.

「捷克週期」小說的完美終結

1975年,移居法國的米蘭·昆德拉,迅速成為法國讀者最喜愛的外國作家之一。

他這一時期的作品如《笑忘錄》(1978)、《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1984)、《不朽》(1990),都是率先出版、風行於法國,隨後才引起世界關注。就在昆德拉走向世界,在世界範圍引起風潮的同時,祖國的讀者卻成為了這位作家的反對者。

對這個令人驚訝的現象,昆德拉作品早期中譯者及評論者、南京大學教授景凱旋老師解讀道:

「捷克人不太喜歡昆德拉,認為他是沒有和自己祖國的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

諾貝爾獎不頒發給昆德拉的原因

昆德拉之所以給捷克讀者留下這樣印象,主要因為他1990年出版了一部重要的轉向之作《不朽》,這部小說註定不會符合捷克讀者的口味。

《不朽》1990年率先出版於法國,1993年才在捷克出版。它的故事背景完全拋棄了以往的捷克題材,轉而書寫西方後現代的社會狀況及人物故事,因此如許多評論者所說,《不朽》帶有鮮明的法國色彩,這自然令捷克讀者們感到不快。

另一方面,《不朽》就其作品「底色」而言,也不是當時捷克讀者喜歡的類型。

諾貝爾獎不頒發給昆德拉的原因

▲《不朽》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

當捷克文版的《不朽》出版時,捷克正流行著著名作家如克里瑪、哈維爾等的作品,他們都在繼續書寫布拉格之春失敗後的那種壓抑,書寫社會中的個人的命運與反抗。在這樣的文化語境下,昆德拉的《不朽》無疑顯得另類且不合時宜。

昆德拉沒有像其他捷克作家那樣,基於一種道義承擔來對非人化的制度和社會進行反抗。在《不朽》中,他側重於文化和存在的思考,而非簡單地對現實政治做出批判。景老師就此指出:

「在捷克的讀者心目中,他們更欣賞的是這一類作家。就像克里瑪、哈維爾這樣子,就堅持在捷克20年的地下文學寫作,而且是耗費了自己的一生的。」

從社會批判轉向思考存在的昆德拉,雖然未能受到當時捷克讀者的喜歡,但景老師卻對此予以了充分理解,他認為我們不應苛求一位作家一定要表現「和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話題,昆德拉擁有選擇與轉變的「個人自由」。

景老師用一種相對客觀的角度來看待《不朽》,那就是法國著名學者弗朗索瓦·裡卡爾所說,《不朽》是昆德拉「捷克週期」小說「完美的終結」。或言之,正是從《不朽》開始,昆德拉開始了他全新的創作嘗試。

02.

世界已經走到了一個極限

《不朽》是昆德拉首次以自己在法國的生活經驗為背景的小說,但其敘事所及,卻並非只有當代法國。

小說採用一種復調式結構,將生活在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人物,在小說的文本空間中並置的方式。因此全書的七章,如果以其中人物故事來看,不僅顯得雜亂無序,而且呈現一種歷史與現實、真實與虛構共同活躍在小說世界的狂歡化景象。

但若以作者關注的核心問題來看,則會發現,整部小說也有著清晰脈絡,不過這個脈絡如景老師所說,更多表現為一種思考和思辨性的議論。

諾貝爾獎不頒發給昆德拉的原因

▲米蘭·昆德拉人物像 ©Pancho

本部小說的主人公主要有兩組,一對是生活在現代法國的兩姐妹,阿涅絲與勞拉;而另一組則是歷史中的真實人物歌德與貝蒂娜。

景老師首先介紹的是法國兩姐妹中的妹妹,勞拉。

勞拉是一位充滿浪漫激情的法國女性,對於愛情和事業都有一種強烈的追求。而景老師認為這樣的追求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個簡單的信條,這個信條用勞拉自己的話說就是:

「人只有一次生命,不能白白地浪費,我們應該在身後留下一點東西。」

景老師指出,這個精神信條其實正呼應了這部小說的題目,即「不朽」。

勞拉希望在身後留下一點東西,希望這一生過得有聲有色,能夠充滿了意義,這其實就是在追求「不朽」,因為:

「在宗教消退以後也只能用這個人生意義來給我們,給我們一種『不朽』的感覺。」

景老師認為,「不朽」與「必死」是一組相對的概念。因為人類自誕生至今,一直面臨著一個根本的終極問題,那就是「必死性」。因此,如何面對死亡的威脅,並在必死的旅程中尋得生命意義,甚至勝過死亡達到「不朽」,就成為從古至今人類關心的永恆命題。

而當人類進入現代,宗教開始消退,理性主義佔據上風,人們不再相信靈魂的不朽,轉而從世俗層面來思考這個終極問題,就得出結論認為,找尋並完成自我的人生意義就是一個實現「不朽」的好方法。

小說中勞拉的精神信條,折射的就是當代公眾對於不朽的一個普遍態度。

勞拉說她必須「生活在別人的思想裡,沒有這個,儘管活著,我也是個死人」。

因此她在與男友分手後,揚言要自殺,她不是有多愛她男友,而是因為一個為愛甘心去死的女子形象更容易讓人記住;同樣,勞拉捧著募捐箱為窮人募款,也是因為一個為窮人甘願放下身段的女子形象更讓人著迷。

昆德拉指出,這些行為其實成為勞拉擴張自己存在的一種生存「手勢」,她希望藉此來實現對他人注視的佔有。在她的價值世界裡,他人的記憶就是新上帝,因此她要不惜一切地抓住它。而這種對他人注視的永恆佔有,其實就是她所理解的「不朽」。

勞拉如此熱切地追求「不朽」,令她的姐姐阿涅絲十分不解。

在阿涅絲看來,試圖在他人殘餘的記憶中實現自我意義是一種異化態度,是一種「自我之缺」的存在處境。

如果每一個人都只能在他人那裡找到自己,自我就不再是「我」,那人際間的關係就成為一種昆德拉所說的「鬥爭」,一種不使自己被他人忘記的鬥爭。於是,每一個人都不得不在屈服他人、強迫他人的意志中實現自我的意志;而當一個人在他人的記憶中不再留有地位時,正如勞拉使用她最後的武器——自殺威脅一樣,只能以殺死自己這種最為極端的方式,來挽救自我在他人記憶中的存活。

因此阿涅絲對當代人的「不朽」追求如此諷刺道:

「世界已經走到了一個極限,如果再跨出一步,一切都可能變為瘋狂。人們都將手執勿忘我走在街上。他們用目光互相射殺對方。」

為了「被看」而不斷增加自認為具有不朽屬性的行為,就能幫助人找到自我存在的意義嗎?同時,對這種「不朽」的追尋,會不會使人失去自我、失去本性或失去自由?

阿涅絲的這些反思,使她自始至終與現代世界格格不入,但也讓她始終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

諾貝爾獎不頒發給昆德拉的原因

▲圖為阿涅絲存在狀態的外化「閃開自己的臉」

作為小說中不朽追求的對位者,阿涅絲的生命是一出與勞拉不同的「音樂變奏」。具體言之就是,與勞拉總希望擴張自己的「生存手勢」不同的是,阿涅絲卻總想「閃開自己的臉」,但這裡其實又引出另外一種存在困境。

景老師指出,阿涅絲所經歷的存在困境其實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的薩賓娜類似,就是都要經歷深刻苦痛的無限之輕。

阿涅絲對於「被看」的憂慮讓她保持清醒,也讓她一步步隱遁到與所有人隔絕的存在處境,她希望和她的父親一樣被「忘卻」,由此獲得清淨與安然。因此當有一份工作能夠離家遠走,她毫不猶豫地奔向了那份孤獨與安靜,但在行車路上,她不幸車毀人亡。

然而,阿涅絲希望投向完全隔絕他人的存在之境,是否最終也會架空甚至終結自己的現實存在?或者對她而言,死亡是否才是她最理想的隔絕之境?這個答案,或許只有她自己才能知曉。

03.

生活的目的就是生活本身

「對不朽來說,人是不平等的。必須區別小的不朽和大的不朽。小的不朽是指一個人在認識他的人心中留下了回憶;大的不朽是指一個人在不認識的人的心中留下了回憶。」

在「勞拉與阿涅絲」這條故事線中,昆德拉描述了勞拉對於不朽的頑強追求,但在整部小說的概念營構中,勞拉所追求的其實具體屬於一種「小的不朽」,僅僅指向在認識她的人心中留下回憶。

而小說中「大的不朽」,則體現在另一位人物貝蒂娜身上。

貝蒂娜是一位真實的歷史人物,她在德國浪漫主義運動史上赫赫有名。景老師指出,她作為一位普通女性,卻把對激情的追求留在了歐洲的歷史上,由此產生了一個時代的價值標準,就是浪漫主義的標準,這令眾多浪漫主義者為之傾倒。

諾貝爾獎不頒發給昆德拉的原因

▲德國5馬克紙幣上的貝蒂娜

德國著名女作家,歌德、貝多芬、喬治·桑的朋友,德國第二次浪漫主義的關鍵人物。其作品極具吸引力,充滿獨立和世俗精神,其中《岡德洛德》影響較大。

而在《不朽》中,貝蒂娜的故事主要體現在她和歌德之間的情感博弈上。

景老師這樣介紹說,貝蒂娜是歌德年輕時曾經短暫追求過的一個女子的女兒。在小說中,貝蒂娜因為急於成為歌德的情人,首先以「裝小孩」的方式來衝破禁忌,贏取歌德的歡心。隨後又接連寫下五十二封情書,以此表白自己的「真心」。

在這五十二封長信中,談的全都是愛情問題,似乎她深愛著歌德,但是貝蒂娜與歌德之間真的存在愛情嗎?

或者說,貝蒂娜所愛的真的是歌德本身嗎?

請看貝蒂娜下面的這句表白罷:

「我有永遠愛你的堅強意志。」

在通常人看來是自然而然的愛情,在貝蒂娜這裡卻需要強調「永遠」和「意志」。所以昆德拉指出,「這意味的不是愛,而是不朽」。

她做出上述那些舉動並非因為真心愛這位大她幾十歲的男人,她的動機正如她自己所說:

「我拒絕與現在及煩惱一同消失,我希望超越我自己,成為歷史的一部分,因為歷史是永恆的記憶。」

諾貝爾獎不頒發給昆德拉的原因

▲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歌德雕像,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1749—1832年),德國著名思想家、科學家,德國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世界文學領域的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

歌德,在這場情感博弈中,就顯得剋制得多。他把糾纏不放的貝蒂娜比作「一隻難纏的牛虻」,對她避之唯恐不及:

這個女人太危險了,他(歌德)不能讓自己樹敵,最好是永遠和她友好相處,也不過分親密,因為任何一個微小的可疑的姿態都會被看作是一種心照不宣的愛情的跡象(在貝蒂娜看來,即使打一個噴嚏,也可以看做是一次愛情的表白),也許會使年輕姑娘更加膽大妄為。

歌德與貝蒂娜的矛盾,不僅來自歌德害怕被糾纏而小心翼翼地迴避,而貝蒂娜害怕被甩掉所以緊追不捨,其實更來自兩人不同的生命態度。

貝蒂娜傾向於追求崇高,追求激情,她不甘於只活此一生,她希望不朽,以此對抗死亡。

但歌德卻反感浪漫主義,他認為渴望活在人們的記憶中這樣的浪漫追求是一種靈魂的病態表現。正如以賽亞·柏林所總結,「浪漫主義認為價值是人類主觀創造出來的,而不是被發現的」,這個觀點中所包含的激情與抒情性,也招致歌德的反思與批判。

景老師指出,從反思浪漫派價值的角度,昆德拉在《不朽》中其實為歌德做了一篇翻案文章。

因為在後世讀者心中,歌德本來一直處於「平庸形象」的巨大陰翳下。在歌德與貝多芬一同散步的軼事中,歌德不僅平庸、「勢利」地向權貴脫帽讓路,而且被英雄主義的貝多芬教訓得「像個拖著鼻涕的小學生」一樣(《不朽》中的比喻)。

諾貝爾獎不頒發給昆德拉的原因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德國著名的音樂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被尊稱為「樂聖」。

這則故事中的貝多芬體現了一種藐視權威的反抗的人格;而歌德,如果用恩格斯的話說那就是「拖著一個庸俗的尾巴」。歌德的平庸,在這則故事後幾成公案。

但昆德拉卻在《不朽》中指出,這則故事很可能是偽造的。因為它的出處只有一個,就是貝蒂娜與歌德的通信集。而那本通信集,經由1920年貝蒂娜與歌德之間的原始信件被公諸於世,被發現是經過加工的,並不真實。

除了辨析這個故事的真偽以外,昆德拉在《不朽》的第四部分《感情的人》中,還將他的同情傾注在歌德身上,他對歌德理性、懷疑、有節制的思維方式進行了充分的肯定。景老師指出:

「他把這種感情的人,這種追求崇高,追求激情,追求有意義人生這樣的一類人,譏諷為『靈魂的惡性膨脹』。因為在他看來正是這種追求,情感至上,追求激情,追究靈魂的惡性膨脹,才造成了上20世紀下半葉,整個這個蘇東地區的這種斯大林式的這種制度和生活方式。」

對於貝蒂娜們來說,特立獨行的貝多芬當然要比歌德更加偉大。但是在昆德拉看來,貝多芬這種「非如此不可」式的追求反而是一種對絕對的激情,是一種對經驗事實的扭曲。昆德拉借小說中歌德之口反駁道,「生活的目的就是生活本身,而不是還有一個什麼更高於生活本身的目的」。

也因此,20世紀烏托邦式的歷史激情同樣屬於一種對崇高的刻奇追求。昆德拉認為,正是這種對絕對的激情,才造成了20世紀下半葉整個蘇東地區斯大林式的制度和生活方式。這不得不讓人警惕,對於崇高的追求到底在人類生活中可以起到怎樣的作用。通過對歌德的翻案,昆德拉對20世紀下半葉的歷史激情進行了解構。

04.

應該「慶祝無意義」嗎?

在《不朽》中,昆德拉除了對20世紀人類巨大的烏托邦激情進行了解構之外,還通過書寫貝蒂娜與勞拉的生命軌跡,進一步完成了對存在意義的解構,這種觀念在景老師看來已經接近西方的後現代主義了。

但對此,景老師也提出自己的疑問,昆德拉反諷貝蒂娜與勞拉對不朽以及崇高的追求,其結果卻可能讓人們的生活中只擁有經驗和實在的一面,因而導致人的生命完全成為一種動物性和經驗性的存在,所以這是昆德拉《不朽》所體現的虛無主義的一個方面。

景老師同時指出,生活是充滿不確定性的,因此小說的探討也應該是不確定性,但在《不朽》中,昆德拉卻似乎對人們的不朽追求作出了過分直白且立場鮮明的批駁。從《不朽》開始到晚年寫出的《慶祝無意義》,昆德拉都對永恆的不確定性問題做了過分確定性的回答。

在《不朽》中,昆德拉堅信無意義才是這個世界的本質,並由此拒斥人類對於不朽的追尋,這使得昆德拉不可避免地失去了意義之維,並滑向對意義追尋和生命激情的消解。

從這個角度,景老師嘗試分析諾貝爾獎為何一直不頒發給昆德拉,其中一個原因或許就在於,按照諾貝爾當年的遺囑,諾貝爾文學獎要頒發給真正的理想主義作家。昆德拉個人的思考或許與這個評獎標準產生了內在牴牾。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讀昆德拉?

恐怕就像景老師總結的那樣,《不朽》具有世界現代主義文學作品那種對於世界、對於人性的認識,也將生活中最現實的一面撕開給讀者看,這無疑難能而可貴。

至於它對個人存在意義的探討,其實也留給了讀者更大的思考空間。對於存在問題,景老師說道:

「我不把人性看得很美好,但是我覺得生命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