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穿越貴州遵義的無人區童仙溪,從習水縣東皇鎮到赤水市官渡鎮

童仙溪,一條貴州遵義的習水縣和赤水市交界處的十多公里的溪流,這裡有諸多在貴州習水縣和赤水市的著名景點,如習水縣的天鵝池和丹霞絕壁“赤壁神州”、赤水市的桐仙岩和桐仙溪水庫。童仙溪在習水縣和赤水市兩縣市的名稱略微有所不同,習水縣稱為童仙溪,赤水市則叫桐仙溪(或同心溪)。童仙溪雖然是人跡罕至的無人區,卻曾經上演過不少習水縣和赤水市為爭奪此地而發生過的愛恨情仇的糾葛故事。

童仙溪發源於海拔1730米的葫蘆坪,葫蘆坪是赤水市和習水縣的界山,也是赤水市最高峰。葫蘆坪山南坡山腳便是黔北盛景——天鵝池。

穿越貴州遵義的無人區童仙溪,從習水縣東皇鎮到赤水市官渡鎮

群山環抱的貴州習水天鵝池

天鵝池水面海拔970多米,湖水周圍是一系列1600米至1700多米的大山。天鵝池是上古時期周圍大山的部分岩石垮塌後,在童仙溪的上游河段形成的堰塞湖。

天鵝池曾經是仁懷廳十景之一,有古代詩文形容這裡“山為錦屏何須畫,水作琴聲不用弦”。現在的天鵝池,湖水面積已經萎縮了不少,這是由於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圍湖造田所至。現在天鵝池畔的稻田,曾經全部都是天鵝池的池水。這些農田養活了十幾戶人家,這裡是長十多公里的童仙溪唯一有人煙的地方。

穿越貴州遵義的無人區童仙溪,從習水縣東皇鎮到赤水市官渡鎮

天鵝池池水

穿越貴州遵義的無人區童仙溪,從習水縣東皇鎮到赤水市官渡鎮

天鵝池畔的稻田

穿越貴州遵義的無人區童仙溪,從習水縣東皇鎮到赤水市官渡鎮

天鵝池畔的農田

童仙溪曾經是古代貴州習水東皇鎮及土城鎮經過貴州赤水官渡鎮到四川重慶的古道。沿途有不少清代的殘存石質古蹟。

穿越貴州遵義的無人區童仙溪,從習水縣東皇鎮到赤水市官渡鎮

殘存石質古蹟

穿越貴州遵義的無人區童仙溪,從習水縣東皇鎮到赤水市官渡鎮

殘存石質古蹟

從天鵝池出水口起,至童仙溪匯入長嵌河的溝口,有七公里的童仙溪峽谷地段,其中四公里多屬於習水縣東皇鎮管轄,兩公里多屬於赤水市官渡鎮管轄。

穿越貴州遵義的無人區童仙溪,從習水縣東皇鎮到赤水市官渡鎮

天鵝池出口的童仙溪峽谷

穿越貴州遵義的無人區童仙溪,從習水縣東皇鎮到赤水市官渡鎮

童仙溪

沿著童仙溪的右岸有一條習水東皇至赤水官渡的古道,沿途丹霞地貌風光絕美,有習水旅遊著名的標誌性景觀“赤壁神州”丹霞大絕壁等。

穿越貴州遵義的無人區童仙溪,從習水縣東皇鎮到赤水市官渡鎮

穿越貴州遵義的無人區童仙溪,從習水縣東皇鎮到赤水市官渡鎮

童仙溪古道

穿越貴州遵義的無人區童仙溪,從習水縣東皇鎮到赤水市官渡鎮

童仙溪習水境內段的丹霞地貌

穿越貴州遵義的無人區童仙溪,從習水縣東皇鎮到赤水市官渡鎮

童仙溪習水境內段的丹霞地貌

穿越貴州遵義的無人區童仙溪,從習水縣東皇鎮到赤水市官渡鎮

童仙溪習水境內段的丹霞地貌—天鵝峰

穿越貴州遵義的無人區童仙溪,從習水縣東皇鎮到赤水市官渡鎮

童仙溪習水境內段的丹霞地貌—赤壁神州

在童仙溪下游看到一處水庫,那便是進入了赤水市官渡鎮境內。這裡童仙溪稱為桐仙溪,水庫為赤水桐仙溪水庫。赤水市官渡鎮境內的桐仙溪最後兩公里多的峽谷地段也是丹霞林立,有著名的丹霞絕壁桐仙岩和丹霞山峰九宮石等。赤水市境內段,桐仙溪溪谷海拔降至四百多米,出現大面積生長的桫欏。

穿越貴州遵義的無人區童仙溪,從習水縣東皇鎮到赤水市官渡鎮

桐仙溪上游望赤水桐仙溪水庫

穿越貴州遵義的無人區童仙溪,從習水縣東皇鎮到赤水市官渡鎮

赤水桐仙溪水庫大壩

穿越貴州遵義的無人區童仙溪,從習水縣東皇鎮到赤水市官渡鎮

赤水桐仙溪水庫大壩下不遠處的桐仙岩

桐仙溪水庫是赤水市第一大鎮官渡鎮的灌溉和發電用的蓄水大壩之一,它和官渡鎮山上的眾多其它水庫一起滋潤了官渡鎮富饒的河谷地區,使官渡鎮成為赤水市境內著名的魚米之鄉。

關於桐仙溪水庫,赤水市和習水縣兩兄弟縣市還曾經為此發生過激烈的爭執。上世紀赤水市修建的桐仙溪水庫大壩的時候,原設計水庫庫容遠比現在的規模要大,大壩也要高得多。無奈這樣的規模會超過赤水市邊界,淹沒習水縣境內的部分桐仙溪溪谷。兩縣市無法協商一致,曾經發生過激烈的阻工事件,導致桐仙溪水庫停工。後來在兩縣市上級政府的協調下,桐仙溪水庫不得以才降低了壩高,以淹沒赤水市段為主,在新世紀後才得以建成。現在的桐仙岩下的磚房,就是水庫建設工程房屋遺址。

穿越貴州遵義的無人區童仙溪,從習水縣東皇鎮到赤水市官渡鎮

水庫大壩上望赤水桐仙溪水庫

童仙溪(桐仙溪),一條黔北赤水市和習水縣交界處,自然和人文兼具的絕美溪谷。它的整個流域都屬於習水國家級常綠闊葉林保護區,它的下游赤水市官渡鎮境內段同時也屬於赤水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赤水丹霞遺產保護區。我們應該保持對於自然的敬畏,讓它的絕美繼續藏於深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