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黔北民居就是貴州省烏江北岸的重要經濟文化中心——遵義地區的民房。一般老百姓家就是四立三間,蓋小青瓦、坡面頂、一層四為木板壁,二樓為白粉牆;條件好的是三合頭龍門,長五間,有東西廂房的四合院;條件再好的是有三重天井,有走馬轉角樓,穿鬥枋、雕花窗,花園亭榭……構築而成。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遵義也建起中西合壁的“豪宅”(如遵義會議會址),也是黔北民居的一次創新。今天讓大家看看170年前的這棟,吸江南名閣於一體創新的黔北民居。其級別之高令人佩服。

陳公祠,你知道嗎?就是這棟位於中國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尚嵇鎮街中心的陳公祠,它是為紀念清乾隆年間任遵義知府的陳玉壁而修建,始建於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第一,規模宏大:由山門、兩廂、主閣、陰陽雙閣、走廊、客房組成。主閣高30米,兩邊有“陰陽閣”配村,均高約20米,主閣平面呈正六角型,4層3簷6角攥尖灰筒瓦頂結構,陰陽雙閣又稱藏書樓,陪襯於主閣南北兩側,雙閣對稱、形制相同,閣為2層,底層面闊3間、通面闊4.8米,進深1間,通進深6米,建築面積30平方米。2層居底層明間上,面闊1間4米,進深1間5米。穿鬥式歇山灰筒瓦頂。正脊剎為1站立羅漢,整祠佔地600平方米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背靠龍潭綠水流,身藏古鎮百年悠。

紅牆碧瓦今依在,畫棟雕樑舊保留。

多見遊人伸手贊,常聞閒客賦詩嘔。

如今早已揚名遠,不愧南鄉第一樓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名閣拔地接蒼穹,秀水青山八面風。

畫棟朝飛雲鳥疾,瓊窗暮湧雨煙濛。

祥臻四境堪稱德,澤被一方永記功。

百代光輝人仰望,應知教化解貧庸。

——祝西峰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腳踏烏江望尚嵇,高樓屹立與天齊。

喜迎盛世春風度,綠滿山頭水滿溪。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第二,吸名閣之精髓:陳公祠博採江南三大名樓(岳陽樓、滕王閣、黃鶴樓)建築之長,挑拱重簷,綠瓦紅楹,飛角流丹,風格獨特,富麗壯觀。此祠系尚嵇鄉紳張書田、李鑣創建。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末,他二人領銜募款修建陳公祠閣樓,去江南三大名勝之地,潛心繪圖,請來四川古建築匠人,鄉人獻工,歷一年之艱辛,於次年(1849年)冬完工,距今已有170年的歷史。這座“秀甲天下,高入雲中”的名勝古蹟,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黔北文明起乾隆,此閣融通集三風。

文革曾經倍冷落,盛世重振更恢弘。

前物必定經風雨,後業終將再推崇。

祠堂千古公魂在,功德布衣屹心中!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第三,建此祠意義重大:在明朝以前,遵義主要以農耕為主。至明朝成化年間(公元1485年—1488年),才開始有“生鐵冶煉”活動。1738年後,遵義知府陳玉壂從山東引進蠶種及絲綢織造技術,遵義絲織業大興,其它經濟也得到帶動和發展。

陳玉壂,山東歷城人。清乾隆三年(1738年),調任遵義知府。那時,遵義府城(現遵義軍分區一帶)四周槲樹(遵義人稱“青棡樹”)茂密,但遵義人並不知道槲樹可以產生經濟價值,老百姓只是沿襲傳統的賣材燒碳。而陳玉壂的家鄉山東,百姓早已用槲樹放養蠶而獲利。陳玉壂到任後,“巡視四鄉,見青棡、槲樹滿山遍野,便決定用槲樹葉養蠶富民”。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1739年冬,陳玉壂即派人遠赴山東採購蠶種,並招募技師到遵義養蠶。但遵義距山東路途遙遠,約有2000公里路程,往返一趟需過上百個驛站,耗時幾十天。購種人與蠶師日夜兼程,歷盡千辛萬苦往回趕,但返至湖南省境內沅江(今湖南省北部)時,南方已進入了春天,氣候變暖,蠶繭提前出娥,蠶種報廢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1741年冬,陳玉壂又一次派人去山東購蠶種,並要求他們春節前必須趕回遵義。

次年春,陳玉壂將蠶種分給府署西側(現遵義軍分區後府後山一帶)的百姓放養。當年,春繭獲得成功。陳玉壂即傳令各地,要求有條件的地方都要學會“放、養、繅、織”之法。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乾隆八年(1743年)秋,遵義養蠶終獲成功,全境蠶業大豐收。據各地上報數字,收繭800萬枚,陳玉壂以優價收購。除部分用作繅絲織綢外,養殖範圍進一步擴大。山東技師為遵義培養了養蠶師、織綢師數十人,他們後來成為了養蠶的骨幹力量。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從此,遵義蠶絲業迅猛發展,成了其後幾百餘年間百姓的必營之業。無論從業人數、產量,還是絲綢的花色品種在國內均享盛名。

品字閣樓高百丈,巍然屹立尚嵇場。

歷經百載風和雨,依舊存留古韻彰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170年過去了,遵義人的感恩之情並未淡化,對他依然念念不忘。在尚嵇鎮,只要提及陳公,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被純樸的本地人講得繪聲繪色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地方紳士苦思瞑,稽首高僧巧命名。

陳公主政播州府,桑柞南遷遵義城。

綴織放養桃源境,口岸通衢商埠興。

澤被龍灘增秀色,高閣昳麗為君銘

——張倫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第四,這裡就是遵義絲綢業的博物館。絲綢業促進了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遵義視全黔為獨饒,玉壁之力也。”在尚嵇陳公祠閣樓下,原有石刻對聯一副:“種搬山佐遠,澤及播州長。”概括了這一史實。

鄭子尹在《遵義府志》中描述說:當年的農村是“紡織之聲相聞,槲林之蔭迷道路,鄰叟村媼相遇,惟絮話春絲幾何,秋絲幾何,子弟養織之善否”。當時還流傳著平越峰(遵義知府)所作的一首《民歌》說:

家家門前種青槓,家家虔拜馬頭娘;

小姑絡絲大姑織,蠶事忙於農事忙。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六月十五賽蠶神,當年太守濟南陳。

做官何事不做好,兒千女萬盡曾

泰山神秀婁山雄,柞樹人生兩地同。

蠕蠕南來欣殖種,黔人懷德祀陳公。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泰山神秀婁山雄,柞樹人生兩地同。

蠕蠕南來欣殖種,黔人懷德祀陳公。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中國封建時代數千年,在遵義任職的地方官員不計其數,但能讓人們記住的卻屈指可數。清代乾隆年間的陳玉 ,卻因為官一任,致富一方而被人們經常提起,他是口碑最好的封建官員

當之無愧的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在遵義百姓心目中,陳玉 不僅是為民的官,更成了老百姓心目中造福的神。他“為官一任,造富一方”,他的事蹟讓遵義歷史為之生色,讓後輩讀史人感慨萬千!

民眾籌銀為他樹碑立傳,表達內心崇敬,寄託悠悠念情。在遵義府修建的“陳公祠”共有四處:現在只有播州區尚嵇鎮的保存完好,在苟江鄉下的,在遵義城區苟家井和朝陽小學都已經不在了。(水須哥攝於20190917部分文字來源網絡)

遵義最高級別的黔北民居在播州區尚嵇鎮

(此圖來源網絡)尚嵇陳公祠一度作為尚嵇小學的校舍,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地方文人志士。李成章詩:

表弟發照引我思,又憶當年陳公祠。

伴我兩年執鞭夢,歲月悔握愧無知。

青春韶華堪為貴,初出社會朦朧時。

這山臆想那山高,每每翻過未堅持。

鎏金時日瞬間過,回首人生痴也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