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4月28日,“地方國營上海手錶廠”在徐彙區高安路19號成立,我國第一家手錶廠由此誕生。我國不能批量生產手錶的歷史就此終結。
我國人口眾多,市場廣闊,是一個手錶消費大國。但由於技術力量薄弱,長期以來一直處於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尷尬境地。新中國建立後,上海輕工業局牽頭組織了一批上海鐘錶行業有經驗的制鐘技術人員和修表老師傅,開始嘗試生產手錶。1955年7月,由58名技術人員組成的試製小組開始製造第一批國產手錶樣機。他們在技術資料、生產設備、原材料均非常缺乏的艱苦條件下,經過近兩個月的奮戰,終於在1955年9月26日成功試製出18只“細馬”長三針手錶,為建國六週年獻禮。這一批手錶的試製成功,終於打破了我國不能製造手錶的記錄。
1956年4月,上海手錶廠的建廠申請得到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次年,籌建工作正式啟動。籌建中的上海手錶廠聘請了3位民主德國專家,同時從國外引進一批關鍵生產設備。通過前後8批樣品的試製,使得產品結構、技術工藝和生產流程得到進一步優化完善,為國產手錶的批量生產打下了紮實的基礎。1958年4月28日,“地方國營上海手錶廠”在徐彙區高安路19號正式成立,採用“上海”牌商標。“上海”牌A581型手錶,是上海手錶廠生產的第一批手錶。首批二百多塊手錶一經上市,便供不應求,周恩來總理也購買了一塊,並長期使用。
鏈接一:“大白兔”奶糖誕生記
無論“冠生園”還是“大白兔”,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都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上海老字號。前者不僅具有悠久的歷史,至今還為人們提供著各種美食佳餚。後者更是在那個物資還不豐富的年代,陪伴著幾代人度過了美好的童年。然而,如果說到“大白兔”奶糖的誕生,還有一段頗為曲折的故事。
“冠生園”由廣東人冼冠生在1918年創立,最初設在南市九畝地,以經營陳皮梅和果汁牛肉為主。創辦之初,企業經營頗為困難,直到20世紀30年代才有了起色。1934年,“冠生園”在上海“大世界”舉辦月餅展覽會,特邀影后胡蝶進行宣傳,一時轟動上海。此後,“冠生園”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分別在武漢、杭州、天津、南京等地創設分店。抗戰爆發以後,冼冠生積極支持抗戰,並將總部遷往重慶,抗戰結束以後重新返回上海。1956年,冠生園進行公私合營,並更名為“上海益民食品五廠”。
1943年,上海另一家食品企業——“愛皮西糖果廠”(也被稱作“ABC糖果廠”)廠主馮百鏞發現永安公司獨家經銷一款英國奶糖,價格頗為昂貴。馮廠長便以這種奶糖為樣品,通過半年時間生產出仿製品。他還利用兒童喜愛“米老鼠”卡通片的心理,為仿製品設計了一款米老鼠包裝,並命名為“ABC米老鼠奶糖”,結果很快便走俏國內市場。新中國建立以後,愛皮西糖果廠被收歸國有,更名為“上海愛民糖果廠”,但“米老鼠”奶糖依舊暢銷。進入50年代後,一方面“崇洋媚外思想”開始遭到批判,另一方面在當時的愛國衛生運動中又興起了“除四害”,所以工廠開始為“米老鼠”奶糖的形象擔心。於是他們委託上海美術設計公司設計了一款以大白兔為核心的包裝。1956年,“大白兔”奶糖問世了。一經投放市場,立刻就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1959年,大白兔奶糖更是作為自力更生的成果向國慶十週年獻禮。1972年,周恩來總理還特地將大白兔奶糖作為禮品贈送給首次訪華的美國總統尼克松。1976年,愛民糖果廠正式併入冠生園食品廠,“大白兔”奶糖也正式成為後者旗下最具影響力的產品。
第一代和第二代大白兔奶糖的包裝
鏈接二:白貓洗衣粉問世
作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白貓洗衣粉已經深深融入國人的日常生活,陪伴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成長。今天的白貓集團,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創建於1948年的上海永星制皂廠。新中國建立之初,由於技術力量不足,還無法生產洗衣粉,人們的日常洗滌,只能選擇肥皂。原料短缺是阻礙洗衣粉在我國普及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無論肥皂還是洗衣粉的生產,都需要使用動植物油脂,而油脂在當時主要被用於滿足人們的飲食需求。因此,從20世紀30年代起,一些發達國家已開始轉向利用化學合成的方式生產洗滌劑。
1958,上海輕工業進行行業改組,合成洗滌劑的生產重任落在了永星制皂廠的肩上。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下,永星制皂廠面臨著技術資料和生產設備均十分缺乏的困境。在外援無望的情況下,該廠通過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終於在1959年4月成功試製出我國第一包合成洗衣粉——“工農牌”合成洗衣粉,填補了我國合成洗滌劑生產的空白。此後,該廠又相繼開發出“上海”和“五洲”等兩個品牌的洗衣粉。1962年7月,永星制皂廠建成了合成洗滌劑的工業生產裝置,隨即改建為我國第一家合成洗滌廠——上海合成洗滌劑廠。1963年1月,上海合成洗滌劑廠推出“白貓”品牌,並開始大批量生產白貓洗衣粉。不久,白貓洗衣粉便打入國際市場,遠銷香港、東南亞和中東等地。由於質量過硬,價廉物美的白貓洗衣粉在國際市場都廣受好評,此後20年經久不衰,直到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仍為我國重要的出口產品。
80年代的白貓洗衣粉包裝袋
閱讀更多 上海徐匯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