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山西:傳遞正能量“紅馬甲”成為交城最美麗的風景線

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山西訊(公益記錄者 黨永安 通訊員 張晉)漫步在交城縣城的大街小巷,時常能看到這樣一群人:他們穿著醒目的紅馬甲,或在路口幫忙疏導交通,或在社區、農村扶老助殘,或在擦洗燈杆、果皮箱、交通護欄……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願者。


山西:傳遞正能量“紅馬甲”成為交城最美麗的風景線


去年以來,交城縣以創建省級文明縣城為契機,以脫貧攻堅為主線,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打造“大愛交城”志願服務名片,積極探索新時代志願服務的新形式、新內涵,營造幫助他人、關愛社會、傳播文明的社會氛圍,提高市民、村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立足基層 愛心湧動善行如潮

在配合縣委、縣政府重點工作開展志願活動的同時,共青團交城縣委積極引導青年志願者,擔負起社會關愛責任,把愛心送到更多不為人注意的角落。志願者們定期到養老院和鄉村看望慰問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為老人理髮、義診、挑水,和他們一起包餃子。有些志願者在春節、端午節、重陽節等節日期間來到老人家中,陪老人一起過節。他們的感人事蹟、崇高精神感動了交城人,引領著社會風尚,彰顯著道德主流,成為交城縣最美最耀眼的風景。2018年11月13日,交城福田志願者公益協會深入嶺底鄉後火山村為貧困村民義務理髮並送上了過冬衣物。一大早,十幾名志願者冒著嚴寒來到了嶺底鄉後火山村,把帶來的理髮工具準備好,等待村民的到來。隨著貧困村民陸陸續續的到來,志願者也忙碌起來。他們一邊熟練地為貧困戶戴上圍布,一邊詢問需要什麼髮型,在理髮的過程中還時不時徵詢貧困戶的意見,一一滿足貧困戶的要求。經過志願理髮師一上午耐心、細緻地修剪,58位貧困戶面貌煥然一新。一位貧困戶感動地說:“志願者剪得真好,到家門口來服務又周到,還不要錢,平時在理髮店剪要十幾塊錢,我還挺捨不得的,這次活動給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2018年11月25日,交城縣委統戰部組織交城縣新聯會、愛心志願者協會部分成員赴水峪貫鎮西孟村開展整治村容村貌、義診、走訪老黨員等社會幫扶活動。此次公益活動,新聯會成員和愛心志願者們給西孟村村民帶來了價值900餘元的米、面、油等慰問品;同時,還開展了義診、理髮和打掃等活動,共義診20餘人、免費理髮25人,幫助他們整理戶容戶貌、提升村容村貌、進一步扶危濟困、助力全縣脫貧攻堅。活動中,愛心人士還走訪看望了貧困老黨員,並與他們親切交談,詢問身體狀況,瞭解實際困難,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2019年1月1日,交城縣愛心志願者協會走進縣福利院與福利院孤兒一起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元旦。交城縣福田志願者公益協會走訪了賈家寨、小辛村、成村、辛南村、大辛村40戶貧困戶,給貧困家庭捐贈了保暖內衣、毛巾、過年的衣物以及其他日用品,送去新年第一份祝福……“想穿上一件新衣服過年”“想給奶奶買一雙皮鞋”……交城縣福田志願者公益協會會長孟全福告訴筆者,看到那些貧窮卻懂事的孩子寫出來的小小心願,很感動,他每年都會組織好幾次這樣的活動,幫孩子圓一個小小的夢。“作為一名志願者,我積極參與了環境衛生整治、治安巡邏、消防宣傳等公益活動,為打造美麗交城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交城縣愛心志願者協會會長趙利飛說。


山西:傳遞正能量“紅馬甲”成為交城最美麗的風景線


山西:傳遞正能量“紅馬甲”成為交城最美麗的風景線


義行善舉 匯聚慈善大愛力量

為推動志願服務常態化、制度化、規範化、長效化,交城縣成立了福田志願者公益協會、愛心志願者協會、順風車公益協會,各志願服務團隊採取日常志願服務與主題志願服務相結合的方式,在政策宣傳、法律普及、交通勸導、環境整治、植綠護綠、文明禮儀、幫助孤殘、義務植樹、森林防火等方面開展愛心奉獻活動,著力實現社會需求、服務項目和志願者的有效銜接。義行善舉,弘揚文明新風;守望相助,書寫時代華章。2018年10月24日,交城縣舉辦了“點亮慈善之光、助力精準扶貧”主題慈善晚會,通過歌舞朗誦、播放短片、人物訪談等形式,濃墨重彩地描繪了致力於交城慈善事業的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群像,形體舞《讓世界充滿愛》、獨舞《綻放》、獨唱《好人就在身邊》、手語舞《感恩的心》、情景劇《龐泉雪耳幸福花》等 12個文藝節目精彩紛呈,演員們淋漓盡致的表演獲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生動展現了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的良好道德風貌。慈善晚會共收到來自社會各界捐款350餘萬元,其中以山西華鑫煤集團焦為代表的 13戶交城縣民營企業和省工商聯確定的酒仙網、聚義實業2家縣外幫扶民營企業捐款254萬元,並對23戶貧困家庭進行了現場捐助,以實際行動助力脫貧攻堅。在晚會上,交城縣愛心人士齊黨生、閆海強等獲得了表彰。齊黨生是交城縣的一名普通農民。多年來,他一直熱衷於慈善事業,有需要他的地方,他都會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他熱心公益事業,自發組織給燒傷兒童小鵬飛、武星光、小宇浩等多位白血病患兒捐款60餘萬元;他心懷大愛,看望病殘貧困家庭、福利院的孤兒和老革命;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發動周圍的朋友與他一起為善,組建了“昌盛愛心團隊”,他共參與活動30餘次,籌集善款70多萬元。愛心捐助,用行動幫助別人。閆海強不僅是一名成功的民營企業家,而且一直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十幾年來,他多次向貧困戶、敬老院、學生、各種慈善、公益組織捐款捐物,累計50萬元。出資近20萬元購買了計算機、投影儀等遠程教育設備,裝備了西汾陽小學,並且每隔二年為西汾陽小學師生每人購買一套秋冬校服和工作服,一套春夏校服和工作服。從2015年開始,閆海強每年在全縣範圍內篩選4名貧困大學生,每人5000元,幫助他們完成學業,並且對每年考入本地高中的貧困學生,每人捐資300元—500元,累計捐助 100餘人,金額達13萬元。此外,他還出資5萬元為西汾陽村安裝完善了路燈,為村裡70週歲以上的400餘戶老人發放新春福利,為80歲以上的60多名高齡老人每人每年發放500元,這一筆費用近10萬元。能堅持一直去做公益,這對閆海強來說是責任也是挑戰,更是公益精神的傳遞。人民網、黃河新聞網、新浪、網易、搜狐、騰訊等數十家主流媒體或門戶網站對閆海強的公益事蹟進行了轉載報道。據瞭解,交城縣慈善總會自2017年9月成立以來,積極倡導全縣企業和群眾廣行濟困之舉,彰顯“大愛交城”的慈善品牌,通過實施“光伏扶貧”“金秋助學”“夕陽扶老”“康復助醫”等工程,聚焦精準扶貧,將慈善資源用到點上、根上,實現在慈善領域扶真貧、真扶貧。累計支出救助款物累計近百萬元,在扶貧濟困、愛心助學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形成了以“厚德、濟民、助困”為特色的慈善品牌,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山西:傳遞正能量“紅馬甲”成為交城最美麗的風景線


山西:傳遞正能量“紅馬甲”成為交城最美麗的風景線


榜樣引領 愛心之花生根發芽

身邊好人示範引領,好人好事蔚然成風。近年來,交城縣多措並舉,廣泛宣傳發動,積極培育好人文化,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勇於開拓、道德高尚的模範人物,也正是他們讓“交城精神”這張名片更加閃亮。有中國當代十大道德模範趙利飛、中國當代十大愛心人物喬建華、全國道德模範孝老愛親提名獎夏佔海、第二屆山西十大愛心人物申志高、第四屆山西十大愛心人物齊黨生、最美呂梁人孟全福等幾十名道德楷模、道德模範,不斷傳播弘揚正能量,形成特有的人文品牌,在社會各界產生較大影響。引導居民自覺控菸禁煙,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翻越護欄、損壞花木、不守交規、酒駕醉駕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和制止……志願者就像一團流動的火炬,走到哪裡,照亮哪裡。康養交城旅遊季暨白木耳採摘文化節、山地自行車挑戰賽、“醉美交城山,萬畝黃芥花”攝影節……一些重大節會、賽事也不乏志願者的身影。2018年8月1日清晨6時,為做好康養交城旅遊季暨白木耳採摘文化節志願服務工作,共青團交城縣委組織300多名青年志願者早早來到被譽為“華北綠肺”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龐泉溝景區,主動維護秩序、自覺清理垃圾,確保會場及周邊衛生整潔、秩序井然。“這樣的大型活動是向外界充分展示交城形象的絕好機會,我們志願者應該盡力而為。”交城公益順風車協會會長成龍燦說。2018年9月9日,50多名志願者在卦山景區開展撿拾白色垃圾綠色環保活動。他們不怕髒、不怕累,仔細尋找散落埋藏在沙土中的菸頭、塑料袋、食物殘渣等生活垃圾。在志願者們的影響和帶動下,很多遊客也自覺加入到撿拾垃圾的行動中來,部分遊客還藉機教育孩子,引導他們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讓伸手、彎腰成為一種習慣,讓文明旅遊成為自己的責任。組織這次活動的志願者孟全福說,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但有志願者這個大平臺,點點小愛就匯成了大愛。“授人玫瑰,手留餘香。作為普通的青年志願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為社會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社會在發展,我們的思想也在進步,經常參加愛心活動,能使自己的思想得到昇華,人格得到洗禮,我將用畢生的精力參與愛心活動。”青年志願者肖雄如是說。如今,志願服務已經成為交城社會新時尚,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加入到這支隊伍中來。社會因奉獻而更加和諧,人生因奉獻而更加絢麗。一座城市的歷史,一座城市的文化,一座城市的靈魂,一座城市的精神,一座城市的品格,正是由無數個像趙利飛、孟全福、齊黨生、張晉、卞飛、徐剛、閆海強、成龍燦等這些平凡的志願者們所構成。他們的精神閃耀著這座小城的光芒,折射著這座小城的品質,凝結這座小城的內涵。他們像一簇簇跳動的火苗,感動著、影響著每一個人。沒有驚心動魄的豪言,只有愛崗敬業的赤誠;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只有樸實無華的愛心。海闊心無界,山高人為峰,這些人,這些事,這些愛,都在光陰中漸漸鋪就了這座小城濃厚的文明底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