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委內瑞拉高票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說明什麼?

10月17日,聯合國大會以不記名方式投票選舉人權理事會14個新成員國,委內瑞拉以105票當選,在國際社會產生不小震動。選舉結果明顯違逆美國意志,挫敗了美國千方百計阻撓委當選的圖謀。

人權理事會是聯合國系統最重要的政府間機構之一,負有調查聯合國成員國違反人權行為並向聯合國大會和秘書長提交報告之責。多年來,美國干涉別國內政、對多國極限施壓甚至發動戰爭,均以“破壞人權”為藉口,委內瑞拉便是其中之一。如今美國眼中的“人權惡魔”竟被“抬進”專司維護人權的聯合國機構,無疑是打了美國的臉,正了委內瑞拉的名。這說明:

第一,投贊成票的超過半數的聯合國成員國並不認為委國人權問題和所謂“人道主義危機”是馬杜羅政府造成的,也不認同委政府違反人權,更不贊成給委政府戴上“反人類罪”的標籤。

第二,投贊成票的105國當中,一定有相當數量的美國盟友。他們跟著美國承認瓜伊多為委“臨時總統”,在公開場合屢屢指責馬杜羅政府“違反人權”,但在不記名投票的情況下卻仍然接受馬是合法總統,其政府是合法政府。這說明他們與美結盟而不同心,“跟隨”而並不情願。

第三,美國自身的人權記錄汙點太多卻反誣別人違反人權,資格不足,難以服人。

美國到處干涉別國內政,多方挑起戰爭,肆意極限施壓,國內則種族歧視橫行,槍擊事件頻發,移民處境淒涼,“人權衛士”有名無實。上述劣行曾在人權理事會屢遭聲討,美國惱羞成怒之下於去年退出人權理事會。既非成員,在此次選舉中美只有場外旁觀的份,事先授意、施壓必有,但無法現場操縱和掌控,對選舉失控也只能跳腳罵娘。

第四,有媒體認為,更具諷刺意味的是,一貫被美國列為“最嚴重侵犯人權”的委內瑞拉進入人權理事會,必將積極推動和參與對美國違反人權的調查,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不啻於“被告”與“法官”角色互換。

從根本上說,此次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新成員選舉的結果從一個側面折射出強權政治式微的趨勢,也反映出公平正義是國際社會日益高漲的呼聲。人權是人類共同的訴求,應當有共同的標準,即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規定的標準,不能搞雙重或多重標準,更不能按照自己的利益需求強加於人。公道自在人心,善惡美醜自有公論,仗勢欺人本就是典型的違反人權的行為,顛倒黑白終將打自己的臉。(作者王珍、中國駐委內瑞拉前任大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