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0-12個月寶寶不認生是好事?這個坑媽媽們別再踩啦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獲取育兒乾貨,陪寶寶成長哦!

0-12個月寶寶不認生是好事?這個坑媽媽們別再踩啦

文|老涵的爸B

9個月的子萱每天大多數時候都很開心,總是在屋子裡這裡看看那裡摸摸,但是隻要牆上的時鐘打過六下,她就會開始莫名地緊張。緊接著,就會傳來爸爸開門的聲音。這個時候,孩子大哭的聲音也會隨著爸爸進門而響起。每天這個時候也是爸爸最鬱悶的時候,他總是氣得直哆嗦:“這孩子,每天見到我都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真是太不像話了!

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媽媽似乎都在為孩子的認生而苦惱,有些孩子甚至連看到自己的爸爸都感到害怕,子萱就是這樣一個孩子。

那麼孩子認生是壞事嗎!?不認生就是好事嗎?

01.孩子認生是好事。

從孩子出生到8個月的時候,教育孩子的主要目的是讓孩子形成與媽媽之間的依戀關係,也就是孩子和主要撫養人之間的關係。

如果在這段時期,孩子出現認生的現象,說明媽媽的工作是及格的,由於爸爸不是主要的撫養人,所以,出現故事中的現象是情有可原的。

不過,雖然孩子與媽媽之間的依戀關係很重要,但是在孩子8個月之後,也要幫助孩子與家裡的其他親人形成依戀關係。

0-12個月寶寶不認生是好事?這個坑媽媽們別再踩啦

因為孩子與爸爸的相處時間比較短,所以孩子會在開始認生變得害怕爸爸。

這時候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孩子與爸爸之間的情感交流不順暢,出現這種情況之後爸爸都要開始努力修補這段關係。

即使爸爸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也一定要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否則造成的結果將會是一生的遺憾。

另外媽媽也要積極幫助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工作中來。

感情的建立不可能是一瞬間的事情,所以媽媽要及時把孩子的動態報告給爸爸,比如孩子喜歡什麼,討厭什麼等等。

增進與孩子感情最快捷的方法就是陪孩子一起玩耍。如果發現平時與爸爸不親近的孩子跟爸爸玩得不亦樂乎的時候,媽媽不要貿然加入這個遊戲,不妨在旁邊欣賞一下父子之間其樂融融的溫馨畫面。

02.孩子不認生,不一定好事。

相對於“認生”的問題,很多媽媽都覺得不認生是一件好事,如果自己的孩子不認生,媽媽們大多會把這件事當做一件很令人自豪的事情到處炫耀。

其實,媽媽的這種認識存在著很大的誤區。

很多媽媽覺得孩子不認生是性格隨和溫順或者處事大方的表現,但是實際上孩子不認生可能會比特別認生存在這更大的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呢?孩子的認生現象是發育過程中出現的正常現象。如果孩子到了週歲的時候仍然不認生,那麼孩子有可能存在下面的三個問題:

1.依戀障礙

孩子的認生現象可以說是母子依戀關係是否形成的一張成績單。

一般情況下,孩子最喜歡媽媽,也最喜歡和媽媽親近,但是如果孩子沒有和媽媽形成穩定的依戀關係,那麼就會出現誰抱都不哭鬧,任何人都可以親近的現象,這實際上是一種“依戀障礙”。

沒有形成良好依戀關係的孩子長大後會對周圍的一切缺乏安全感,長大成人的孩子很難建立與其他人之間的健康良好的交往關係,合作能力也會比較差。

2.孩子患有孤獨症

有些不認生的孩子是患有孤獨症的孩子,由於患有孤獨症,所以這些孩子不能與媽媽形成正常的互動關係,也不能正常地認識世界,所以社會性非常缺乏,不能正確地認識其他人。

也正是這個原因讓孩子不知道什麼叫做“認生”。

0-12個月寶寶不認生是好事?這個坑媽媽們別再踩啦

3.孩子的智力水平低下

智力水平低下的孩子腦部發育緩慢,到了一定的年齡卻還不能找出媽媽和其他人之間的區別,所以認生情況會出現得比較晚,但是有些問題比較嚴重的就不會出現認生的現象

如果媽媽確定自己已經全身心地照顧孩子,也保證了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可是孩子在8個月左右仍然沒有出現認生現象,那麼就有必要求助醫生來確認孩子是否患有孤獨症或者智力低下。

那麼,如何避免孩子在0-12個月都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認生現象”的時候,媽媽要反思自己是不是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問題,應該採取怎麼樣的措施呢?

1.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一定要適時給還擁抱,避免他們產生“皮膚飢餓”。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感受,當自己情緒低落或者不開心的時候,自己親近的人如果能夠給我們一個擁抱甚至只是拍拍自己的肩膀,我們內心的痛苦也會減少很多。產這種感受的原因其實來自我們小時候父母給予的照顧。

爸爸媽媽在孩子傷心失望的時候常常會用擁抱和愛撫來表達他們的關切和安慰。

最終我們形成了這樣的條件反射,那就是隻要是親近的人對我們做出這種動作,我們就會感到踏實和安慰。

其實除了條件反射之外,我們還對擁抱有著天生的依賴。很多研究都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人類和其他的恆溫動物都有一種天生的特殊情感需求,也就是互相接觸和蹭摩。”這種需求被稱為“肌膚飢餓”。

剛出生不久的孩子對這種接觸的需求更加強烈,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小孩子喜歡大人的擁抱和撫摸是天生的,而這種來自父母的愛撫也是他們健康成長的動力。

心理學家米拉爾德的研究表明,擁抱和觸摸的感覺讓孩子充滿活力並且是大腦的興奮和抑制達成一種協調。所以,擁抱和觸摸能夠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提高智商並且使他的心態保持平和。

0-12個月寶寶不認生是好事?這個坑媽媽們別再踩啦

那麼如果一個孩子長期處於“皮膚飢餓”狀態會怎麼樣呢?研究證明,長期缺少溫柔的愛撫和擁抱的孩子在身體和精神上都會出現問題。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大多喜歡抱著孩子玩,這是很正確的做法。因為這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促使他們形成健康的人格。

有些父母可能會說:“我長時間不抱孩子,他也不會哭鬧,所以我們家孩子對擁抱的需求少一些。”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孩子渴望被人擁抱是正常的心理需求,如果孩子對這種接觸的需求不強烈,那麼媽媽要注意孩子是不是有心理或者生理上的問題。

還有些父母說:“我總是抱著孩子的話,孩子長大後就會黏著父母,這樣長大的孩子怎麼能獨立面對社會呢?”

這種觀點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正確,但是事實上忽略了孩子的成長規律。

0~1歲孩子的培養重點並不是他的獨立性,而是與父母形成良好的依戀關係,此時的獨立性培養只能讓孩子喪失健全的人格,是一種得不償失、揠苗助長的行為。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親子間的接觸也漸漸地減少了。很多父母不知道,青春期是孩子可能產生“皮膚飢餓”的另一個關鍵時期。

這個時期經常被觸摸和擁抱的孩子往往擁有比其他孩子更好的心理素質,還能消除孩子的沮喪心理。同時這時候的肢體接觸可以大大減少親子間的摩擦,這對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大有好處。

2.讓孩子時刻感受你的愛

心理學家將人出生後的前三年稱為人類的“早產現象”,這是因為人在出生的時候不能像動物那樣,擁有一個成熟的大腦,生下來不久就能跑會跳。

但是也正是擁有了這種“人類的早產現象”,人類才擁有了高於其他動物幾萬倍的智慧潛力。而在這三年中促進智慧發展的最好刺激就是母愛。

0-12個月寶寶不認生是好事?這個坑媽媽們別再踩啦

如果一個孩子在生命的最初時刻沒有感受到無時無刻的母愛,那麼他的生理和智力水平的發展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輕的是發展緩慢,更加嚴重的就會出現各種生理和心理上的病變。

在孩子智力和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媽媽一定要時刻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愛要經常向孩子表達愛意,而不是把它們藏在心裡媽媽和孩子的交往態度和行為以及嬰兒天生的氣質決定了孩子的依戀類型。

如果媽媽是一個負責任、充滿愛心的媽媽,那麼孩子能夠形成安全型的依戀;

如果媽媽冷漠與孩子關係疏遠,那麼媽媽永遠不可能與孩子建立健康良好的依戀類型。

另外表達母愛的方式有很多,媽媽要儘量多地待在孩子身邊,有時間就多多撫摸孩子,給孩子做做嬰兒體操,並且用溫柔的話語多多和孩子聊天,這會在無形中給孩子帶來很大的鼓勵。

愛孩子的爸爸媽媽,不僅會用行動來表達對孩子的愛,而且還會用合適的語言去表達對孩子的愛,讓孩子對父母的愛有一個直觀的感受。

比如,當孩子拿著一幅畫歡快地跑到你的面前,你可以對孩子說聲:“孩子,你太棒了!”這比你在外拼命掙錢給他們創造更好的物質生活更加重要。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表揚和肯定才是最珍貴的。

其實,不僅是鼓勵,對孩子的批評同樣能夠體現愛的含義。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對孩子的行為一律採取鼓勵的態度,那麼最終會把孩子引向失敗的人生道路。而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用溫和的態度指出孩子的錯誤,並在以後監督孩子改正,這才是對孩子負責任的愛。

《左傳》裡面有這樣一句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是的,為了孩子的一生幸福父母要及時給予孩子正確的愛,只有為了孩子未來的愛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只有得到了這樣的愛,孩子才能夠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依靠自己的翅膀搏擊天空,創造未來。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麼疑問嗎?歡迎留言評價,和我們一起交流哦。

如果寶媽寶爸還有什麼其他想了解的的話題,可以告訴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