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從《故鄉》入手,淺談魯迅的文章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從《故鄉》入手,淺談魯迅的文章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前言:魯迅這位大名鼎鼎的作家就不用我過多介紹了。縱觀中國甚至是全世界,有史以來的名家,能夠名傳千年的大多數都是寫長篇小說的,很少有人僅僅靠短篇小說就進入中國文學史。但魯迅就不一樣了,他不僅靠寫短篇小說聞名,還穩坐中國作家的C位。時至今日,地位依然無人可撼。如今,我們就從《故鄉》入手,淺談這位偉大作家是怎麼創作文學作品的。

1.文章創作的第一步:取材自生活

魯迅在《我怎麼做起小說來》中曾說過:“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中不幸的人們,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效果。”這段話把他自己在取材上面的特色全盤托出。不光是本文要講的《故鄉》符合這個創作規律,幾乎魯迅所有的作品都符合這個創作規律。像《阿Q正傳》、《祝福》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能找到現實原型的。那麼,閏土的現實原型又是什麼樣的?

據記載,現實社會中的閏土,其實也是魯迅家裡的一位長工。

原名叫章運水。

章運水的出身與魯迅截然不同,他家裡世代為農。在十多歲的時候,他隨著父親一起去魯迅家裡做長工。當時的魯迅比閏土大不了多少,是同齡人,所以就玩在了一起。魯迅作為封建資產階級家庭裡的一個公子哥,見到的世界和閏土見到的完全不一樣。如魯迅自己所說的一樣,他每天見到的都是院子裡的高牆,但閏土就不一樣了,他有廣闊的天地: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從這段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景物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少年閏土的生活真的充滿了樂趣。所以魯迅才對這樣的生活充滿了好奇和憧憬。

不過,好景不長。沒過多久章運水就和父親離開了魯迅家。

多年過去後,兩人有過一次重逢,這時候的章運水已經是三十歲。兩人重逢之後全然沒有了小時候的親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隔閡。由於為生活奔波勞累,章運水錶現出來的是一臉的麻木和滄桑,見到魯迅說的也是:“老爺……”。這時候的魯迅才知道往事不可追。

從《故鄉》入手,淺談魯迅的文章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這次別後,沒過多久魯迅就聽到了章運水去世的消息。

原因是生活奔波讓他飽受病痛折磨,貧窮的他應對不了來勢兇猛的疾病。

《故鄉》中除了閏土,還有一個形象鮮明的人物,那就是豆腐西施楊二嫂。相信讀過《朝花夕拾》的都知道里面有一個衍太太,她和楊二嫂一樣勢利,沒有人情味。

很多魯迅研究家都認為她就是楊二嫂的原型,在我看來,可能性也是極大的。

2.創作的第二步:白描手法讓素材變為藝術品

有了素材之後,他是用何種藝術手法把它變為藝術作品的?

魯迅作為新舊文學交替間的人物,自然也是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創作手法,他最慣用的就是白描手法。他在其文章《寫作秘訣》中曾對白描手法做了說明,在他看來,白描具有: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不賣弄的特徵,和自己追求的白話文價值取向是一脈相承的。魯迅之所以會名垂青史,其實和他獨特的藝術表達也是分不開的。因為能夠寫好文章的作家太多,但是有自己特色的文章,太少。

具體分析《故鄉》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看到:

魯迅在生活中取材了之後,並沒有運用想象、誇張、變形、象徵等藝術手法來進行創作。如果運用了以上手法,必然文本沒有如此易懂、自然、真實且引起我們的強烈共鳴。他就是把真實生活裡的章運水和衍太太通過不加修飾地描寫在文章裡,使這個人物形象躍然紙上,而文本的完成也是通過白描章運水和衍太太的命運故事而完成的。

當然,白描不是真的沒有講究,白描也是講功力的。

不是隨便對任何生活瑣事和現實人物的白描都具有文學價值的。白描的核心在於要抓住某種事物的本質特徵所表現出來的意境。

現代口語詩的代表伊沙曾為口語詩做出一個說明:口語詩很大程度就是事實的詩意。在我看來這和魯迅的白描手法是有異曲同工之處的。以伊沙為代表的後現代口語詩它不講就詩歌的修辭,講求詩歌意象表達的生活性。比如他的《中國人的生活》:

父親的鄰床

是個上世紀60 年代

流落到漢中的上海人

女兒做服裝生意

此次陪護親人

康復路批發市場

進了一批上海貨

準備蹭同學的車

運回漢中去

暫時堆放在病房裡

這在傳統的詩學裡哪裡算得上是詩?不過在當今詩壇,已經承認了這樣的表達。

從《故鄉》入手,淺談魯迅的文章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這首詩以口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魯迅的《故鄉》也是一樣,他以白描的寫法,以章運水和衍太太自身故事所蘊含的情感勢能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是真實的故事,只是取材之後在創作時,做了一定的刪減、刻畫,讓人物形象和故事更加精煉、情感的表達能夠得到集中。

在魯迅之後,我國文壇對白描手法的運用就變得非常普遍了。但魯迅確實是開山鼻祖,為後來的文學人物形象的刻畫和文本的完成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

3.創作的核心內驅力:同情心

幾乎在魯迅的所有作品裡,我們看到得最多的就是他對不幸的人物的描寫,這也表現了他是一個具有悲天憫人情懷的人。無論是《祝福》裡的祥林嫂、《阿Q正傳》裡的阿Q還是《故鄉》裡的閏土和楊二嫂。這些人他們都不是達官貴人,都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具有悲劇色彩的生活在社會邊緣裡的小人物。魯迅對他們的觀察是入木三分的,他看到了他們的痛苦,心裡對他們的遭遇悲痛不已,所以才有了棄醫從文的舉動。

閏土的原型是魯迅小時候的玩伴且不是一般的玩伴,因為從文中的描寫來看,魯迅和章運水的關係是相當好的。魯迅見過了他天真美好的一面,多年後再見時卻顯得如此“悲劇”,這在魯迅的心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悲痛命運對他兒時玩伴的殘酷。

我們再來說說楊二嫂。如果說閏土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有始有終的,那楊二嫂的塑造就是“斷章取義”。《故鄉》一文用了很大的篇幅來敘述閏土的故事,對於楊二嫂卻只用了寥寥幾筆。不過,在我看來,這兩者是有內在的關聯的。

在魯迅印象裡,楊二嫂一直都是一個“大人”。但是幼時候見的她沒有這麼滄桑,多年後再見時,已經是越發看不出人情味了:

我吃了一嚇,趕忙抬起頭,卻見一個凸顴骨,薄嘴唇,50歲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裡細腳伶仃的圓規。

魯迅在描寫楊二嫂時用的語言是相當粗魯的,說她像一個圓規。這樣的語言描寫和刻畫閏土時的脈脈含情全然不同。不過,在我看來他對兩位不幸遭遇的同情是一脈相承的。楊二嫂是一個一出場就讓人比較反感的人物形象,魯迅刻畫出這樣的一個人物形象,肯定不是為了宣洩自己內心的厭惡。他是讓讀者能夠去思考為什麼世界上會存在一個如此讓人反感的婦女,是什麼原因讓她變成了現在這樣,也許在她的少女時代,她也是一個像閏土一樣天真爛漫的女孩。

4.寫作的主要目地:指出社會弊病,思考治療方法

從《故鄉》入手,淺談魯迅的文章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我們在上中學語文課的時候想必老師都說過,《故鄉》這篇文章至少有以下幾點社會意義:

1.批判了封建禮教對人心的腐蝕性

2.展現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下農村經濟的每況愈下和由貧窮導致的社會黑暗已經病入膏肓

魯迅對人物悲慘遭遇的感情肯定不僅僅只是停留在同情上,因為同情心是起不了任何實際作用的。魯迅的思想抒發是由同情心起,以此來分析人物悲劇的原因,由個人見眾生,指出社會的弊端,思考治療的方法。

幼年時候的閏土是如此活潑且與魯迅沒有距離感,中年時候的閏土卻與魯迅如此生疏,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封建禮教的腐蝕性。封建禮教讓中年閏土具有了成年人的奴性,當然,當時社會上的人都分為三六九等,但這與魯迅提倡的眾生生而平等是相悖的,他認為這是一種社會病,是需要被治療的。

結合歷史我們知道那是一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歲月,通過閏土和楊二嫂兩個典型人物的塑造,讓我們看到在那個時期裡,我們的社會是如此黑暗,勞動人民的生活是如此痛苦。使社會黑暗和勞動人民痛苦的社會性質必然是病態的,是需要改變的。閏土代表的是踏實勤奮的勞苦大眾,儘管他如此勤奮,但終究是逃不過命運的悲劇。他命運的悲劇,在魯迅看來,社會經濟的落後是要負很大一部分責任的。而楊二嫂所代表的則是利益至上的一部分底層人,造成他們沒有人情味,勢利的核心原因依然是經濟的落後。如此形勢繼續下去,社會的黑暗和勞苦大眾的悲劇必然會愈演愈烈。

魯迅雖然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很高,不喜歡他作品的還是大有人在。不喜歡的原因其實比較統一:太具憤青特色。

其實在我看來,魯迅他的憤世嫉俗不是表面上的洩憤,他的憤怒具有深度性、痛感性和溫情性,這種建立在善良和道義上的洩憤所引出來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而他取材和創作手法,也是具有很大的借鑑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