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突破行業想象,江波龍創新小尺寸一體化封裝固態硬盤Mini SDP

深圳2019年10月23日 /美通社/ -- 提到固態硬盤,大部分人第一反應都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小盒子,也就是最常見的2.5 inch SSD,其相比傳統的機械硬盤在重量、體積、噪音、讀寫速度、功耗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從1989年世界上第一款固態硬盤誕生到現在,SSD依然在市場上廣受歡迎,可見其價值所在。縱觀固態硬盤近20年發展,其容量、性能不斷提升,但除了接口類型有所新增 (SATA/mSATA/PCIe/M.2),並無實質性突破。

江波龍 Mini SDP (SATA Disk in Package) 首次突破行業想象,將主控、緩存和閃存三部分融合封裝為一體,體積只有傳統固態硬盤的十分之一 (33.4mmx 17.2mm x 1.23mm)。

突破行业想象,江波龙创新小尺寸一体化封装固态硬盘Mini SDP

江波龍 Mini SDP (SATA Disk in Package)

江波龍 Mini SDP 採用原廠最新3D TLC NAND Flash,SATA6Gbps 接口,提供128GB/256GB/512GB 容量選擇,最大順序讀寫達 560MB/s和520MB/s,最大隨機讀寫90K。

產品集數十項專利於一身,其中5項發明專利、11項外觀設計專利、13項實用新型專利,在美國、韓國、日本、加拿大、巴西、中國大陸及臺灣都申請了專利並處於有效期間。

1. 防震耐久,高效保護數據安全

現有的固態硬盤電路模塊一般將電路元器件直接焊接在電路板上,再連接接插件和外殼組裝起來,電路元器件直接暴露在空氣中,容易受潮和沾染灰塵,從而影響元器件的性能,造成固態硬盤的功能不穩定。

江波龍Mini SDP中文全稱“一體化封裝SATA固態硬盤”,採用封裝膠體結構,將焊接於電路板上的所有電子元件進行無空隙封裝,擁有著更好的物理保護:防塵、防震、抗潮溼,高效保護數據安全,令固態硬盤模塊的功能更穩定,耐用性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2. 性能高,數據傳輸流暢、低耗

江波龍Mini SDP雖然只有小小一片,但是玩法卻多種多樣。因為是標準SATA接口,加一個2.5英寸外殼即可兼容安裝到各類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之中,還可以使用SATA轉USB轉接線變為外接式存儲設備,個頭小但性能高。

從CrystalDiskInfo中可以看到,Mini SDP除了和普通固態硬盤一樣支持NCQ、TRIM、S.M.A.R.T。

突破行业想象,江波龙创新小尺寸一体化封装固态硬盘Mini SDP

CrystalDiskInfo測試數據

在CrystalDiskMark軟件中,Mini SDP的表現也相當不錯,測得讀取速度為560MB/s,寫入速度為520MB/s。

突破行业想象,江波龙创新小尺寸一体化封装固态硬盘Mini SDP

CrystalDiskMark測試數據

不僅如此,SoC一體化封裝還使得Mini SDP的功耗大大降低,功耗峰值僅為2w,比傳統固態硬盤相比降低了至少一半,散熱性能更好。

3. 縮短生產週期,降低生產成本

使用傳統方式製作固態硬盤,先要把控制集成電路晶粒及存儲集成電路晶粒封裝成控制芯片和存儲芯片,再將其和所有元器件一起焊接在電路板上,生產週期較長,成本也相應較高。

江波龍Mini SDP採用SoC一體化封裝,內部集成了NAND Flash芯片、主控芯片、電源芯片、復位芯片、晶振時鐘芯片等所有部件,大大簡化了固態硬盤的製造工序。並且設置與標準SATA存儲接口結構尺寸相同的開口,這樣在裝配時直接將固態硬盤存儲模塊由開口處裝入即可形成標準SATA存儲接口,同時簡化了裝配工序。這樣使得Mini SDP的成品生產時間比傳統SSD整整縮短了14天,進而幫助客戶快速交貨、大幅降低生產成本。

4. 安裝簡單、快捷,提高加工良品率

傳統固態硬盤的電路模塊在組裝時因有一定的技術要求,需在工廠內進行,生產不夠靈活;但如果通過人工在銷售櫃檯完成組裝,又無法控制組裝質量,導致生產良品率降低。

得益於一體封裝的模式,只需要江波龍Mini SDP放入卡槽,固定在2.5 inch的固態硬盤外殼中,

即可一鍵完成組裝,非專業人員也完全可以自行操作。這樣的操作過程令Mini SDP的組裝速度遠超普通固態硬盤,輕鬆實現Officeis Factory成品化,讓辦公室秒變組裝廠,而且能有效保證良品率,一舉兩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