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魯西南的嘉祥縣境內,曾經出現過十座古城,你知道嗎?

魯西南的嘉祥縣境內,曾經出現過十座古城,你知道嗎?下面就告訴你:

一、焦城

焦城為西周焦國都城。《史記·周本紀》記載,周滅商之後,“武王追思先聖王,乃褒封神農之後於焦。”焦城方位:《山東通志》載:焦國,“姜姓炎帝之裔,武王封之,為魯附庸。在今嘉祥縣南十五里青山左。”《兗州府志·古蹟志》載,“故焦城,在(嘉祥)縣南一十五里青山之東,周武王封神農之後於焦,世傳焦王,宮殿遺址尚存,今青山惠濟公廟即其地也。”《嘉慶重修一統志》記載:“焦城,在嘉祥縣南十五里青山之東,縣誌俗傳周武王封神農之後於焦,即此,今其地為焦城村雲。”

魯西南的嘉祥縣境內,曾經出現過十座古城,你知道嗎?

焦城遺址

焦城遺址位於今嘉祥縣西南7.5公里,青山之東,紙坊鎮焦城村之南,南北長467米,東西寬468米,佔地21.9萬平方米,東、南城牆殘跡尚可辨認。周圍暴露許多紅、灰素面繩紋陶片、瓦片,並曾發現少量紡輪、銅鏃、網墜等。濟寧市文物局對該城址進行文物調查時發現,該城城牆,夯築風格為西周時期,夯窩上層4—5釐米,為春秋時期;夯窩下層3釐米,為西周時期,皆棍夯。地層陶片則早到商,並有比較大的夯土臺基遺址,疑為宮殿遺址。從城內文化堆積看,該城從商一直使用到戰國,後廢棄。1985年濟寧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升格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二、武城

嘉祥武城是魯國下邑。關於嘉祥武城,《鉅野縣誌》和《澹臺氏族譜》都有多處記載。因鉅野縣初設在今嘉祥縣城北故縣山下,故明天啟癸亥年知縣呂鵬雲《鉅野縣誌序》說:“鉅野即古之武城,而子游之所治也。”(清道光年間《鉅野縣誌·舊序》)《澹臺氏族譜·姓源》關於武城的記載更明確:“魯之下邑武城,即今兮穎,濟寧嘉祥縣是也,……西北有高原曰澹臺,里居之人以地為氏。”這就是說,武城在澹臺山東南。

魯西南的嘉祥縣境內,曾經出現過十座古城,你知道嗎?

武城舊址

澹臺山東南有魯寨山。清光緒版《嘉祥縣誌》記載:嘉慶十二年(1807年)魯寨山中陷一古墓,得周宣王賜魯武公冊命銅冊兩版。武公在魯諸公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魯武公與伯禽文廟並不毀”(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宗廟考》)。因而此城就以武公之諡定名武城。

三、南武城

南武城為春秋古邑,曾子故里。《山東通志·古蹟》載,“嘉祥縣南武城,在縣南四十里。”明代萬曆年間《兗州府志》載,嘉祥縣“城南四十里有南武山,山西有曾子墓,山東南三里許有南武城,即曾子故里。”

南武城北4公里武翟山村北有東漢武氏墓群,其武斑碑記載:“昔殷王武丁久伐鬼方,元功章炳,燻臧王府。官族分析,因以為氏焉,武氏蓋其後也。商周遐貌,歷世曠遠,不隕其美,漢興以來,爵位相踵。”早在商代,武丁後裔武氏便在此聚族而居,後建城自保,稱武城。

魯西南的嘉祥縣境內,曾經出現過十座古城,你知道嗎?

南武城遺址

現南武山東南1500米,崱山西南,有南武城遺址。故城遺址呈方形,子午向,面積約25萬平方米。故城東北、東南城牆角在1970年尚存,原殘高約4—5米。現尚有殘存的東城牆,南北長約100米,寬約8米,高3—4米。濟寧市文物局對城牆局部剖析,發現夯土層上夯窩密集清晰,呈圓形圜底狀,為周代築城特徵。該夯土層中包含少量西周晚期和春秋時期陶片,未有春秋以後時期包含物。遺址南500米現有阿城鋪村,“阿”、“武”古音相近,阿城即武城。

四、鹹丘

鹹丘也稱鹹、鹵鹹、鹹亭。《春秋左傳集解》杜預注:“鹹丘,魯地,高平鉅野縣南有鹹亭”, 而清葉圭綬《續山東考古錄》卷二十三說:“(鉅野)縣當在今縣東北,嘉祥北有故縣山,當即近鉅野故縣之山也。”又據《易·鹹》“象曰:山上有澤,鹹”,鉅野無山,鹹丘也應在嘉祥地。酈道元《水經注》:“黃水又東逕鉅野城北,又東逕鹹亭北,《春秋》桓公七年,經書樊鹹丘者也。”由此又可看出,鹹丘在鉅野城東。這是因為杜預是西晉時人,鉅野縣城還在今嘉祥城北故縣山下;酈道元是北魏時人,鉅野縣城已西遷,與現今的方位相合。

有的專家認為,焦城應是古“鹹丘”城。因而,清乾隆《濟寧直隸州志》說,“鹹丘在今鉅野東南,即焦城也”。待考。

五、爰戚城

爰戚城即爰戚縣城。爰戚縣,秦時所置縣名。《史記·曹相國世家》: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曹參“擊章邯車騎,攻爰戚及亢父”,後任爰戚令,即此。西漢高帝六年(前201年),改置為爰戚侯國。《史記·集解》徐廣曰“宣帝時有爰戚侯。”《史記索引》蘇林雲“縣名,屬山陽。”按功臣表,爰戚侯趙成。《漢書·地理志》記爰戚為侯國。《漢書·世系表》載“爰戚侯當,趙敬肅王子。不得封年,後三年坐與兄廖謀反,自殺。”後,爰戚侯國改為爰戚縣,屬於漢沛郡。

《讀史方與紀要》載:“爰戚城,在嘉祥縣西南。”清代光緒年間版《嘉祥縣誌》載,“爰戚城在縣南二十五里大鼎山(又名英山)前。漢屬山陽郡,漢武帝封趙成爰戚侯即此,俗名團城”。紙坊鎮東紙坊村古廟石碑及《馬氏家譜》載,此處原名團城村,建於西漢,後毀於水患。具體遺址已不存。

魯西南的嘉祥縣境內,曾經出現過十座古城,你知道嗎?

爰戚故城大鼎山前

魯西南的嘉祥縣境內,曾經出現過十座古城,你知道嗎?

六、鉅野故城

鉅野縣置於西漢中期,位於今嘉祥縣中北部,其故城位於今嘉祥縣城北3公里,故縣山下。清葉圭綬《續山東考古錄》載:“嘉祥北有故縣山,當即近鉅野故縣之山也。”西周春秋時期,鉅野為武城地,魯國西境。

鉅野縣因大野而得名。在遠古時,這裡是連綿曠野,謂之大野。大野上的河流匯入東北部的一片窪地,形成湖澤,得名大野澤。

魯西南的嘉祥縣境內,曾經出現過十座古城,你知道嗎?

鉅野故城故縣山下

鉅野縣城在今嘉祥縣境內的變遷情況,可以從有關大野澤方位的記載中看出端倪:《漢書·地理志》雲:“山陽郡鉅野縣,大野澤在北。”晉代杜預《左傳》注:“大野在鉅野縣東北。”唐代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鉅野澤,在縣東五里,即魯西狩獲麟處。”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兩漢時鉅野縣城在故縣山下,大野澤在鉅野縣的北部;魏晉時期鉅野縣城往西遷徙,大野澤就位於鉅野縣的東北了。據記載,北魏時鉅野縣城被淹,北齊時撤銷了鉅野縣。隋開皇十六年,恢復鉅野縣,縣城又有所遷移。之後的唐宋,鉅野縣城就在現今的鉅野境內了。雖然大野澤在歷史上有所變化,但北宋之前變化不大。

七、金鄉故城

《水經注疏》:“考《漢志·王子侯表》有金鄉侯不害,後漢遂立金鄉縣,蓋取金鄉山為名。”關於金鄉山,清葉圭綬《續山東考古錄》說:“焦氏山以南以東,古皆金鄉山。”明於慎行《兗州府志·山水志》說:“焦氏山之北為青山,左為金鄉山,三邑(昌邑、鉅野、金鄉)之界,山脈相連,不可不辨也。”

魯西南的嘉祥縣境內,曾經出現過十座古城,你知道嗎?

金鄉故城阿城鋪村

金鄉縣建於東漢建武元年(25年),因此地曾經設置過金鄉侯國,遂改爰戚縣為金鄉縣。關於金鄉縣城,滿硐鎮宋山出土的《許安國祠堂記》有:“採石縣西南小山陽山”,陽山即羊山,縣指金鄉縣城,在羊山東北。《金鄉縣誌》記載金鄉縣故城在嘉祥滿硐阿城鋪。1966年開挖洙趙新河時,武翟山南河道地下4米處有一條用條板石鋪設的路面,約1華里,石面光滑,並發現大量磚瓦石塊等,疑為金鄉故城遺址。北魏末期,金鄉縣治才從此地遷入東緡城,即今金鄉縣城址。

八、郗城

明於慎行《兗州府志》載,(魯翟山西)“裡許為郗山,其西麓有郗城”。光緒版《嘉祥縣誌》:“郗城在燈臺山下,郗鑑築,今成平地。”郗山即燈臺山,位於縣城東南4.3公里。山西有晉郗鑑墓故名郗山;又因郗鑑墓前二石臺砌石成門面中斷其半,望之如燈檠又叫燈臺山。

1981年文物普查時,在縣城南3.5公里處,嘉祥村東南1000米處,燈臺山之西,發現約東西寬300米,南北長400米,佔地12萬平方米的地方,有碎磚殘瓦和石柱基礎等遺物,大體上就是郗城的範圍。

九、山口鎮

山口鎮為嘉祥縣初置時縣治,位於嘉祥村東北。據明代嘉靖《山東通志》:“大雲禪院:在嘉祥縣東橫山前,初名西寺,在嘉祥村塹柵外,正隆間隨縣遷此。”金代正隆年間“西寺”隨嘉祥縣治所一起移到橫山。嘉祥儒學:也是在金大定年間移到今縣城附近的(嘉靖《山東通志》:“嘉祥儒學:……金大定間,縣令竇迪自嘉祥村遷□山之陽”)。明萬曆《兗州府志·學校》明確指出:“嘉祥村東北山口鎮”,“瀕河”。清光緒《嘉祥縣誌》也說,嘉祥故城,“在山口鎮,即今嘉祥村”。此處東為璺山、禮山,西為澹臺山、潑山,應了“山口”之名。

也有說山口鎮在縣西二十五里的。如《讀史方輿紀要》:“嘉祥舊城在縣西二十五里,金人置縣於此,本名山口鎮,相傳魯哀公時獲麟處也,縣因以名。”《歷代地理志韻編今釋》《續山東考古錄》《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也持此說。縣西二十五里,即獲麟集附近。此說出現較晚,可能由獲麟處推測而來。

山口鎮北宋時隸屬任城,《元豐九域志》記載:“任城,州東南九十里,七鄉,普(魯)橋、山口二鎮。”金代才劃歸鉅野。山口鎮在《水經注》所記黃水(今洙水河)南岸,有良好的水運、水利條件。宋代岳飛在《論邊防機務狀》中說:“今偽齊漕運由北清河泝流至濟州山口鎮,自山口鎮入黃河,經由徐州淮陽軍轉漕入淮。”這裡在北宋就應該有了水磨,《宋史·食貨志》:“元豐中修治水磨,止於在京及開封府界諸縣,未開始行於外路,其後將於濟州山口營治。”

金正隆三年(1158年)山口鎮毀於水,縣治所遷至橫山,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再遷至萌山南麓,即今址。

十、合來鎮

《金史·地理志中》:山東西路濟州嘉祥,“舊有合來、山口二鎮,後廢”。合來鎮舊址,今已無可考。

一個縣居然有十座古城。作為嘉祥人是否更愛自己的家鄉了?!作為外地人是否看出了嘉祥歷史上的發達和文化底蘊的深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