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養好雞的最重要四點,20年養雞戶摸索總結

哈嘍,我是輕鬆養殖吧,在外行人眼裡,養雞利潤還不錯,一批賺個幾萬塊也很正常的,相對於其他行業,養雞資金週轉快,門檻低,週期短,抱著這樣的心理,很多的外行人選擇加入到養雞行業,但很多人都是錢留下,人闆闆整整的離開了。雞真的很難養嗎?不然那麼多的養雞人怎麼都養不好呢?

其實每個行業都是優勝劣汰的,有一部分人出局是必然現象,各行各業也都是如此。言歸正傳,下面來說說養雞的幾個關鍵點,供大家學習。

一、育雛方面

所謂育雛,給雞雛一個合理的環境,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溼度,然後就是管理雞雛和教會雞雛飲水和吃料的一個過程

1、管理 在接雞前一到兩天就應該給雞舍預溫,目的就是為了讓雞舍的牆壁地面和網床等達到加溫的目的,尤其是冬季,預溫很重要。預溫前可以測試爐具是否好用,有沒有冒煙的地方。然後空舍加溫,在冬季一定要測驗你的爐具能夠加溫到多少度,以空舍加溫到38度為佳。如果你覺得你搞不清楚這個溫度怎麼去測量,不管是網養、籠養還是地養,可以取一碗水放到你要育雛的地方,比如你是網養,你就將水碗放到網面上,加三分之二的涼水,用一個水銀溫度計放到裡面,每加溫兩小時去看一下溫度,直到你認為你的雞舍的爐子燒到最高溫度了,這個時候你看一下溫度計是多少度,能不能達到要求的溫度心裡就有數了。

養好雞的最重要四點,20年養雞戶摸索總結

養好雞的最重要四點,20年養雞戶摸索總結

2、開食和開水;在雛雞到達雞舍後,可以準備開食和開水。第一次最好用溫開水開口,也可以用3-5%的葡萄糖飲水,這個根據雞雛的運輸路途長短來決定。

開食時間最好選在白天,夜間要注意光線充足,讓每隻雛雞都能看到飼料,從而有利於訓練“開食”。為使未啄食的雛雞儘早吃食,可採取以下措施:一是將不吃食的雛雞抓起,放在搶食的雛雞中間促使其學會吃食;二是將一些比較弱的雛雞集中成群,用報紙“開食”,即將飼料均勻地撒在報紙上,進行引逗“開食”,每次飼餵時間在30分鐘左右。此間要抽驗雛雞吃食多少。當摸雛雞的嗉囊多數有五成飽時,可以停止撒料,同時減少光照強度,讓雛雞休息,以後每隔2小時喂一次。這樣就可以讓所有的雛雞學會採食。

必須確保每隻雞在同一時間內吃好、喝好。雛雞水位、料位標準以略有盈餘為佳。第一週每80-100只雛雞一個開食盤,以後每100只雛雞需要2個圓形料桶。水位是每100只雛雞4升容量的飲水器1個或者普拉松飲水器1個。此後隨雞隻逐漸增重而增加料桶和飲水器。在雞舍內料桶和飲水器的擺放要均勻,飲水器要離料桶近一些,以便在雞吃完飼料後能及時飲水。

每次喂料最好在5-10分鐘內喂完,同時要求加料均勻。人工上料時,可先快速在每個喂料器內撒上少許飼料,使雞分散均勻。然後,從雞舍兩端向中間把料均勻地添在料桶內。這樣,不僅有利於雞群分散,而且避免了上料慢的問題。此外,為增加雛雞食慾,還需注意添料時儘量不要將飼料撒出料桶,以保證所有雛雞都搶著吃料桶內的飼料。

3、觀察,通過觀察雞群,一則可以早期發現雞舍內不利於雛雞快速生長的環境因素,減少應激。二則可以儘早發現疾病,以便進行早防、早治,做到康復早,損失小。

結合上面說的這些,我們每天都要做好工作記錄,總結經驗,為後續養雞打好自身基礎。

、溫度與換氣通風

我們大家都知道,溫度和通風換氣是一個矛盾的話題,但是矛盾的東西如果達到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條件下,是不是就不矛盾了。舉個例子,比如雞舍現在溫度是28度,外界溫度是18度,可是這個時候雞需要的溫度剛好是28度,而這個時候雞舍的進風口打開的只有三分之一,排風扇還沒有開啟,這個時候廢氣肯定是超標的,這個時候該怎麼辦,是不是要開啟排放,但是溫度會下的很快,是不是要加溫。所以,在前面已經說過爐具加溫一定要高出正常雞群所需要的溫度的2-5度之間,給我們通風留出一個降溫空間,這樣管理起來要更輕鬆,這樣雞舍氨氣味是不是不會超標?

養好雞的最重要四點,20年養雞戶摸索總結

養好雞的最重要四點,20年養雞戶摸索總結

三, 環境的調控

環境的管理,其實這個話題就是溫度與通風的一個延續,保證每天24小時雞舍裡有新鮮的空氣供應。要根據雞群飼養方式、通風條件、發育階段和季節等因素確定合理的飼養密度。在肉雞飼養管理時必須堅持一個原則,做好兩項工作。一個原則:在保持舍溫的前提下經常通風換氣,保持舍內空氣新鮮;兩項工作:①在通風換氣時,注意避免冷空氣直接吹襲雞群,防止發生冷應激。②及時清理糞便並消毒雞舍,以保證舍內空氣質量。一般育雛開始時第1-2天溫度35℃為宜,4-7天為32-34℃。但在實踐中育雛溫度要靈活掌握,及時調整,做到看雞施溫。這裡切記高溫高溼的環境,如果出現高溫高溼就要想辦法通風。雞舍出現溫度過高的時候,一定要慢慢的降下來,但是雞舍出現溫度過低的情況,一定要快速的升上去。

四、控燈和控料的管理

控燈:從2日齡開始,就可以進行控光調整,關燈從半個小時開始,逐漸增加,但要注意不要關燈太久,最多一個小時左右,夜間關燈不僅是休息,也是在控料,所以時間不能太久,避免低血糖的發生。到15天以後,隨著雞的肝臟發育逐漸完善,腸道吸收功能健全,控光控料時間就可以適當延長。

控料:對於剛出殼的小雞,在10日齡內是不建議控料的,因為雛雞內臟正處於開始發育階段,機體功能尚不健全,對營養吸收和轉化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當雞出現吸收機能障礙,例如發生腺肌胃炎,腸毒綜合症,小腸球蟲等,此時控料會導致雛雞對攝入營養的需求進一步降低,不僅影響雞體生長髮育甚至導致雞出現低血糖現象,進一步造成大的傷亡,治療起來也相當棘手。

對於低血糖現象可以給雞飲用葡糖糖或紅糖緩解死亡。在這種情況下,控制雞病,千萬不要亂用飢餓法,隨意控料,否則會造成更大的損失。雖然不建議這個日齡控料,但可以少加勤添,儘量減少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下黴菌的滋生對雞的影響。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從1日齡起,每天少喂勤添,1-3日齡,將全天加料量分六次添加,爭取每天累積有兩個小時以上的空料時間。

10日齡後控料時間就可以稍微調整,從剛開始一個小時,吃完料,控一個小時不給料,可以每天增加半個小時,直到一天控料時間累積控制在5個小時,直至出欄。控料時間越長,雞的飢餓感越強,吃料速度就越快。這樣飼料在料槽或料線內存留時間就會減少,黴菌的滋生幾率就會大大降低,從而減少病從口入。

養好雞的最重要四點,20年養雞戶摸索總結

養好雞的最重要四點,20年養雞戶摸索總結

通過控制光照和限飼的方法可以使雞的抵抗力變強,因為雞群一直處於搶食的狀態,那麼適者生存的道理就會使優勝劣汰,雞就會增強體質去適應。會大大減少腹水的發病率,減少猝死的發生,降低後期的得病率,降低料比。但是這樣一來也會有個弊端,就是在數量有限的競爭環境下強者更強,弱者更弱。那麼解決的辦法就是放置足夠多的料桶,在控料開始時就把所有料槽都加上,隨著擴群逐漸加大料槽間的距離。

其實,養雞永遠是個辛苦活,特別是一些個體養雞戶,設備簡陋,上料全靠人工,操心費力;無論什麼條件只要用心去做才能賺到錢,養雞不要嫌麻煩,更不能敷衍,否則想養好雞很難!謝謝閱讀!動動小手轉發一下會有好的事情發生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